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被心理学家称为人类的"精神感冒",是当今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透露,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且有62.9%的患者在出现抑郁症状后从未就医。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目前我国的发病率已高达3%~5%。在我  相似文献   

2.
精神健康问题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疾病总负担中,有23%是由精神心理疾病造成的,而且还是导致非致命性疾病的首要原因.抑郁症是精神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统计显示,抑郁症在精神疾病负担中占的比重约为40.5%.我国有抑郁症患者超过4000万,自1990年至2010年,抑郁症始终是我国第二大疾病负担,预计2030年抑郁症将高居我国疾病负担首位.  相似文献   

3.
张鸣 《百科知识》2012,(1):51-52
正心理医生告诉我们,现阶段中国人最大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据统计,我国15岁及以上成年人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17%,其中抑郁症患者约为5%,焦虑症患者约5%,药物、酒精等物质依赖症患者约5%。还有消息说,50%的人不同程度地有焦虑症状。富豪焦虑,穷人也焦虑。城镇居民焦虑,农民工也焦虑。民众焦虑,大学生焦虑,官员更焦虑。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就没有不焦虑的。连幼儿  相似文献   

4.
战胜抑郁     
据调查估算,我国抑郁症患者将近4000万人,其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两倍,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接近18%,且该病难以根治,复发率在30%左右,并带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相似文献   

5.
德吉央宗 《西藏科技》2004,(8):47-48,50
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在全世界恶性肿瘤患者约有1400万人,每年新发生的患者约700万人,每年因恶性肿瘤死亡约500万人。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3,(1):62-64
导读: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在全世界发病率约11%,而抑郁症又是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疾病,严重的患者中有15%因自杀而结束宝贵的生命,2/3的患者有自杀的念头。抑郁症同时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文摘     
正全球超过3亿人受抑郁症困扰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超过3亿人受抑郁症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3%。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聚焦抑郁症。据该组织估计,2005~2015年,全球抑郁症患者的人数增长了18.4%。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抑郁症的发病率高峰出现在老年人群,其中55~74岁的女性患病率高于7.5%,高出同龄男性2%。同时,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是15~29岁人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是个"催命鬼"2005年2月22日,韩国著名影星李恩珠因患抑郁症而自杀身亡。她的离去,让亿万粉丝们悲痛万分。而像李恩珠这样的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人,在世界范围内不在少数。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5万左右的人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1,(10):82-83
阿司匹林是一种古老的药物,全世界恐怕有几亿人在长期服用它。但这种老药往往会翻出新意,这不,国外科学家发现它与结肠癌竞有不解之缘。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高居“癌症杀手”第二位,每年会夺走约50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对抑郁症的危害进行评估,认为由此导致的自杀会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以中国为例,据统计,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在患者中超过10%的人会采取自杀行为。抑郁症的病因非常复杂。神经系统是一个完整、复杂、高度统一的系统,会受到社会、家庭、个人等等因素的影响,引发系统功能或结构改变,在个体内部,会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导致精神活动异常,出现思维、情感及意志行为活动的障碍。由于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各有不同,故无法用同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来解释。在国际…  相似文献   

11.
张蕙 《知识窗》2007,(7):4-5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有关专家称:抑郁症有如禁锢灵魂,危害健康的蓝色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目前,中国有近3000万人患有抑郁症。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紧张的精神压力,抑郁症就像流感,在中国大地蔓延,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以至不知从何时起,“郁闷”成了中国人的一个口头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WHO指出,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疾患是精神疾病,而抑郁症是其中的重点,并认为抑郁症大规模爆发的危险率为15%~20%,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已达2600万。中医治疗抑郁症以其副作用低、依从性好而被广大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4,(5):61-61
我国有超过2000万的心脏病患者,超过1.1亿的高血压病患者,每年有107.6万人死于心脏病,死于高血压的约有300万人,以上信息表明,我国乃至世界对心血管疾病的家庭监护以及治疗设备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睡到自然醒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奢望,他们辗转难眠,与之相伴的不仅是疲倦,更严重的还有心理上的抑郁悲观、痛不欲生……中国内地约13%至20%的人,一生中可能有一次抑郁体验,每百人中就有3到5人罹患抑郁症。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教授江开达在2011健康中国——全国抑郁症及睡眠障碍健康促进项目启动仪式上披露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一个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的问题。据WHO统计,全世界恶性肿瘤的年发病率约700万人,死亡约500万人,现恶性肿瘤症患者在1000万人以上。我国目前癌症患者年发病率为160万,年死亡高达110万人。为此,癌症的治疗与研究正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日趋关注的课题。目前对大  相似文献   

16.
来自城镇贫困人口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庆芳 《百科知识》2000,(11):43-44
城镇贫困群体的贫困面有多大 全国城镇贫困人口估计约有三千万人,贫困面为8%左右。估算的依据是:至1998年底止,下岗职工失业者有877万人,登记失业人数571万人,二者共有1448万人,加上退休人员被拖欠退休金的约有60多万人,共计1500万人,按平均每户低收入家庭负担人口 2人计算,贫困人口为3000万人,如再加上民政系统救济的城镇孤老残幼约100多万人,城镇贫困人口共计为3100多万人左右,占城镇总人口为8%。另一测算根据是国家统计局城调  相似文献   

17.
杨金志 《今日科苑》2007,(1):118-118
目前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有600万人,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3,每年新发病约180万人,死亡105.6万人,发病形势已经十分严峻,而人们对它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肖世富教授说:“随着中国的老龄人口比例超过10%,全社会应该更加关注老年痴呆症,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0,(10):34-36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不分性别、职业、宗教等,只要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就称为老人。我国的老龄人口已从1982年的7600多万,增加到2000年的1.3亿多,而且每年大约有250万人进入60岁的行列。2000年我国已步入老年型国家,到2025年预测老年人将达到3亿,占总人口的20%,到2040年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老年人总数将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22%。在未来的20年,我国老龄人口之多,增长速度之快,将是世界罕见的。根据天津市安定医院最近对3000余名55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老年期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我国心理医学专家、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冯志颖教授提醒:对老年心理疾病不容忽视。据介绍,老年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类型的神经症,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老年期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期痴呆等多重性精神病。目前天津市的老年期精神障碍(不包括轻型的神经症)的患病率已达1.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除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期痴呆症外,各类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的患病率已达3%以上。近年来天津市收治的老年病患者中老年心理和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比例约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李文 《今日科苑》2012,(22):101
淋巴瘤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根据肿瘤细胞构成的不同,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相似文献   

20.
青衣江 《百科知识》2024,(10):13-18
<正>全球约有55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全球患者中比例最高,约有1000万人。为了攻克阿尔茨海默病,各国政府及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但目前还没有药物或疗法可以使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痊愈,不过,现在已有一些药物可以延缓病情恶化。2023年7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名为伦卡奈单抗(Lecanemab)的新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两个月后,该药物也获得了日本相关部门的批准。今年1月,伦卡奈单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在中国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