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季氏将代颛臾》章,在孔子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时,目前通行的版本是这样表述的: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段文字,给人以凌乱而残缺的感觉。中华版的《古代汉语》为这段文字的前一个分句加了这样的注释: 这两句话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样上下文才讲得通。《春秋繁露·度制篇》和《魏书·张普惠传》引《论语》这句均作“不患贫而患不均。”是不是可以认为只要把“寡”和“贫”这两个字的位置互易一下,上下文就“讲得通”  相似文献   

2.
《历史研究》一九八六年第四期,杨炳同志在《要从战略学的高度研究农民战争》一文中提出“黄巢在九世纪提出的平均主义思想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平等思想”,果真如此吗?请看下列史实: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篇》)这里不仅提出了平均主义思想而且指出平均主义对维持社会平安消除危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孔门《易经》的早期传授。《汉书·艺文志》曰:“昔仲尼殁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盖源一而流歧,其所由来者久,固不自汉始矣。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上说:“孔子传《易》于商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汉书·儒林传》上说:“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瞿以授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大同世界”是孔子“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论语·季氏篇》的第一章《季氏将伐颛臾》,对孔子的这种“大同思想”就作了较集中的阐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就较明确地揭示了这种思想的内涵。《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并非纯粹的语录体,而是具有较完整的故事和结构的。可分两段。第一段,写冉有、季路谒见孔子,告之以“季氏将伐颛臾”,孔子明确表态反对。  相似文献   

5.
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当读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时,总觉得有些不对劲。通过分析才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语序有误,应作调动。理由有二:   二、原句也不能跟它的下句协调一致。下句:“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均无贫”既不能与原句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相扣,又不能与原句中的“不患贫而患不安”相扣,只能与改句中的“不患贫而患不均”相扣;“和无寡,安无倾”也是既不能与原句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相扣,又不能与“不患贫而患不安”相扣,也只能与改句中的…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寡”的含义是指人少,而非东西或财物少,《语文读本》将其解释为“东西少”,不妥。该句无须订正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无论邢罱疏还是俞樾、杨伯峻等人据引文所作的“订正”,均偏离了传世《论语》中孔子的发话立场和表达意图。  相似文献   

7.
长期来,对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及其影响,人们常用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来概括。这种解释见诸报刊、文章、论著,似成定论。如此说,孔子成了中国传统平均主义思想的鼻祖,平均主义思想成了中国传统分配的基本特征。其实,这是悖论。它既曲解了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本义,又与孔子思想风马牛不相及。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一语出自《论语·季氏》,说的是季氏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欲攻打鲁国境内的封国颛臾。冉有和子路为此向孔子请教,孔子反对,并且借题发挥说了一通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其中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  相似文献   

8.
郭城 “城”,本义是“城墙”,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不指行政区域。《孟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 “城”用作动词时,表示“筑城”。《史记·秦始皇本纪》:“城河上以为塞。”(河:黄河。)《汉书·高帝纪》:“今天下县邑城。”由“城墙”引申为指城墙范围内的整个区域,即“城邑”的意思。《史记·  相似文献   

9.
一、古文的背诵与默写1.《季氏将伐颛臾》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相似文献   

10.
“县官”一词,屡见于《史记》、《汉书》。如: “元鼎元年,遂坐卖宅县官故贵, 国除。”(《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 (《史记·平准书》) “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 (《汉书·武帝纪》) “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汉书·张陈王周传》) “令丞相用事,县官信之。”(《汉书·霍光金日磾传》)其例多至不胜枚举。通而观之,《史》、《汉》中出现的“县官”一词,不外有两种  相似文献   

11.
直接释义,就是不经过分析字形或语音,直接解释词义,又称义训。这是一种古老、易行,常见的训诂方法。和音训一样,在先秦古籍的正文中就有不少这种释词的例子。例如:坎,陷也。艮,止也。《周易·说卦》和,曾也;勤,劳也。《周书·谥法》嘉耦日妃,怨耦日仇《左传·桓公二年》凡师……大崩日败绩《左传·庄公十一年》凡师有鼓钟目伐,无目侵,轻日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五谷不熟谓之饥。《墨子·七患》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论语·尧曰》基,始也,……宥,宽也,……靖,和也。(《国语·周语下》)老而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书》曰;“洚水警予”。洚水者,洪水也。(《孟子·滕文公上》)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孟子·告子下》)征者,上伐下也。《孟子·尽心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  相似文献   

12.
《季氏将伐颛臾》文题中有一个非常醒目的词语“伐”,由于可诠释为“攻打”,所以一般研究文章(包括与新版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理解本文主题时,往往认为该文的主题是孔子用以谴责季氏讨伐颛臾的不义做法,表达了“不患寡而患下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以及用仁义教化来使“远人”归服的政治主张。其实,仔细研读并认真探究,我们便不难看出这种说法是望文生义的,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3.
《国语·晋语二》:“人皆集于菀,已独集于枯。”《孟子·滕文公》:“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贾谊《治安策》:“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汉书·董仲舒传》:“所著皆明经术之意。”扬雄《逐贫赋》:“人皆文,余褐不完;人皆稻梁,我独藜飧”;《解嘲》:“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陶”。班彪《北征赋》:“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徐干《室思》:“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王粲《寡妇赋》:“人皆怀兮欢豫,我独感兮不…  相似文献   

14.
山东素有民间办学、树人兴邦的优良传统。春秋末期和战国中期,是我国私学的初创阶段,主要表现为孔、墨两大显学的崛起,而孔、墨均系鲁人。孔子首创私学,“有教无类”。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孟子所办私学盛况空前,“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墨子·公输》记载,墨子自称有弟子三百人。《淮南子》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墨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重视实用的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总之,儒家是私学初创阶段成就最大的…  相似文献   

15.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3.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6.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7.…  相似文献   

16.
桓谭与王莽     
引言桓谭(公元前23——公元56年),字君山,东汉沛国相县(今安徽淮北市)人,两汉之际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博学多识的学问家、洞察时务的政论家和技艺湛深的宫廷音乐家,著有《新论》一书,惜已佚,今尚有辑本。他生活于风云变幻的动乱年代,荣辱并尝,道路曲折。其生平事迹,虽具见《后汉书》本传,但核对其在《新论》中的自述与《汉书》所载,范《书》本传显有曲讳失实之处。本传说:“王莽居摄、篡弑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竞褒称德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谭独自守,默然无言。”《汉书·王莽传》及《翟义传》却明白记载他当王莽居摄之时,曾奉命颁行王莽所作《大告》  相似文献   

17.
司马相如作《子虚赋》、《天子游猎赋》 ,《史记》、《汉书》本传连为一篇 ,但从时间来看 ,《子虚赋》本作于梁孝王时 ,而后者则作于武帝建元三年或稍后 ,参《史记》、《汉书》本传及《汉书·东方朔传》。《史记》、《汉书》本传将二赋连为一篇 ,盖主要是从二赋内容及形式的连贯来考虑的 ,而本传所谓的“赋奏 ,天子以为郎” ,则单指奏《天子游猎赋》 ,非指二赋同时奏上。又 ,《子虚赋》开头“而无是公在焉”一句 ,亦非原有 ,而是后来加进去的。据《隋书·儒林传》及《史通·序传》称 ,相如本有《自序》之作 ,而司马迁作传盖本于其《自序》。…  相似文献   

18.
“禁锢”一词容易并且实际常常被人误解。而“禁锢”又多见于汉代,因此,这里谈一谈有关汉代“禁锢”的情况,以帮助读者对它加以理解。禁锢,又称“废锢”,简称“锢”,或“禁”。它是对事主为官资格的取消,而不是刑罚,也不能用刑罚来代替。《左传·成公二年》杜预注:“禁锢勿令仕。”《后汉书·马融传》注引《马融集》所引邓太后制:“融典校秘书,不推忠尽节,而羞薄诏除,希望欲仕州郡,免官勿罪。”《汉书·云敞传》:“皆当禁锢,不得仕宦。”《汉书·佞幸传》记载元帝时,石显弄权,正直的臣子忤旨得罪,“(萧)望之自杀,(周)堪、(刘)更生(向)废锢,…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三册新增课文《季氏将伐颛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课本中对此有说明:“这二句话传抄有误,“寡”和“贫”应调换”。但调换之缘由未说,读者理解有一定困难。我看起码有如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由来 “爰书” 一名,在我国古籍中十分罕见。它第一次出现于史籍,是在《史记·酷吏·张汤列传》中。尔后,《汉书·张汤传》亦有之。其他史籍,仍无言及者。因此之故,历代注疏家对《史记》、《汉书》中的“爰书”一词,解释各异,使人不知所云。直到解放前,由于在居延汉简中又出现了若干条有“爰书”字样的简文,于是,又引起了国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