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5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病人(狭窄率>70%)采用颈动脉支架治疗,随访1至12个月。结果:25例患者手术操作完全成功,术后残余狭窄小于20%。1~12个月后TCD及颈动脉彩超未显示再狭窄。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颈动脉及脑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最主要的因素。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CD40-CD40L)的高度表达,会激发免疫及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内局部炎症细胞浸润,促发斑块破裂,进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因此及时了解颈动脉内膜和斑块的稳定情况,探索预测斑块破损的指标,进行及时干预,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心络是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抑制作用。方法60例诊断"脑供血不足"的门诊病人,经Hpsonos5500型超声仪,证实颈动脉内膜有硬化改变或硬化斑块,随机进入通心络治疗或对照组。治疗组投给通心络胶囊4粒,3/d,对照组投给阿司匹林75mg/d、舒降之20mg/d,均连服180天。试验前后测定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的变化,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观察内-中膜厚度(IMT)、内皮表面情况及硬化斑的变化。结果1.服药半年后两组血浆OX-LDL及MCP-1含量均显著下降(P<0.001)2.两组用药前血浆OX-LDL及MCP-1水平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80天后,两组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对照组下降程度较试验组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3.彩超示对照组血管IMT有所增加,试验组IMT有轻微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均有一定影响,其作用程度相近。病人对通心络胶囊的耐受良好,有高度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进行检查分析,并与209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各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各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之间进行比较亦显示出显著性差异;颈动脉IMT随高血压分级增加而逐渐增厚。结论血压增高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变化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于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研究血管性痴呆与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VD组34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VD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均数比正常对照组要大,且VD组左颈总动脉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以及左颈内动脉阻力指数(RI)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的血运情况可能与VD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支架长期滞留体内诱发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可回收外周血管支架,并对其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力学分析。首先建立支架和外周斑块血管有限元模型,对支架进行压握、自由扩张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比对分析结果与径向支撑力测试结果,发现误差小于10%,验证了支架有限元模型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再对支架植入及回收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与血管耦合条件下支架与血管生物力学性能。压握过程中支架最大应变为5.919%,回收过程中支架所受等效应力最大值为691MPa,均小于支架材料镍钛合金最大弹性应变及屈服应力。自膨胀扩张过程中血管所受最大等效应力值为0.592 6MPa,支架回收过程中血管所受等效应力最大值为0.536 6MPa,均小于血管损伤应力。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可回收外周血管支架理论上是可回收的,并且在植入以及回收过程中,其力学性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周围血管(指中、小动脉及静脉)的一种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的炎症病变、导致血栓形成使血管腔闭塞,病变可发生在全身血管,但以下肢为常见。本病属于中医脱疽范畴。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药辨证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将11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35例正常人,30例单纯型高血压患者和52例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患者的颈动脉。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颈动脉内膜粗糙增厚,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组内膜粗糙增厚更为明显,斑块的形成更为多见,并以混合型斑块为主。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高血压病及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超声检查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卒中是居世界第二位的死亡原因,病人常常因此而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而丧失生活及工作能力,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卒中后的幸存者仍然随时因再发卒中、心肌梗死、血管闭塞等血管事件而死亡。颈动脉狭窄性疾病引起的卒中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30%。颈动脉支架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药物治疗及其证据作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临床应用中的PTCA技术,由于金属支架植入后对血管壁的损伤及异物的炎性反应,可引起内膜增生而导致血管内再狭窄.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药物涂层支架进行控制和预防.通过不同的方式对金属支架表面进行药物涂层,并对药物释放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60例外周血白细胞CpnDNA阳性病人和60例CpnDNA阴性病人,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血脂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pnD-NA阳性组,多发性斑块、软斑、混和斑显著多于CpnDNA阴性组(P<0.05);CpnDNA阳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显著高于CpnDNA阴性组(P<0.05);CpnDNA阳性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高于CpnDNA阴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CpnDNA阴性组(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能升高TC、LDL-C,降低HDL-C,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肺炎衣原体感染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巴西心脏外科手术医生索萨发明了一种有药物涂层的新型支架,可防止患者在做过心血管支架导入手术后在同一部位再次发生堵塞。 据报道,目前全世界每年有 300万人接受心血管支架导入手术,但是大约有 20%的患者术后 6个月会在治疗部位再次发生堵塞,需要重新做手术。索萨发明的新型支架的表面涂有一层叫 RAPAMICINA的药物,这种药物在血管中逐步释放,可防止堵塞血管的组织生长,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索萨医生在 30名患者的心脏手术中使用了这种新型支架,经一年对病人的随访,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今年上半年,欧洲一些国家和…  相似文献   

13.
每颗牙均可分为三部分,露出于口腔内的叫牙冠,嵌于牙槽内的叫牙根,介于两者之间狭细的部分叫牙颈。在牙冠的表层有一层光亮坚硬的釉质,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牙内部的空腔叫牙腔或髓腔,牙的神经、血管通过牙根尖孔和牙根管至牙腔,与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牙髓,牙髓发炎时常引起剧烈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时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的术后护理.方法 2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法,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7例介入手术术后患者,2例手术12h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其中1例致大面积梗塞而死亡,1例瘤体再次破裂,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避免弹簧圈弹出的治疗技术使以前无法介入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有可能得到根治,有效的术后护理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一、斑块问题要重视 有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脑梗塞都是由颈动脉狭窄造成的。鉴于脑卒中严重的危害性,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长期吸烟、肥胖的高危人群,在每年的常规体检中,最好加入颈动脉超声这一项检查。对于斑块现在检查已经不是问题,除B超外,还有CT造影,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关键是很多人检查出来后不重视、不采取措施,因80%的人群检查出有颈动脉斑块、冠状动脉斑块、下肢动脉斑块而自身无任何症状和无明显不适感,这也是不能得到足够重视的重要原因。其实血管中检查有斑块,因斑块的危害是巨大的,斑块就像定时炸弹,从每年的的脑梗塞、需要装支架、猝死的提升数字来看,我们更要重视血管斑块。  相似文献   

16.
设计一种新型血管支架用于血管狭窄治疗。针对目前制备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BVS)在装备和技术上的不足,提出了结合生物3D 打印和静电纺丝制备复合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CBVS)的新方法。首先,用 PPDO材料通过3D 打印制备支架内层;然后,配制壳聚糖和 PVA 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支架外层。力学性能测试显示,结合3D 打印和静电纺丝制备的支架要好于仅采用3D 打印制备的支架。在支架上种植细胞试验表明,细胞在支架上有良好的粘附和增殖,因为外层含有天然生物材料壳聚糖。所提出的复合成形工艺和方法,为后续构建可控携载药物支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该 CBVS 可用于血管狭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脑卒中(脑中风)是指急性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包括出血和缺血)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在无数夺走人类生命的杀手中,脑血管病(脑卒中)成为了我国居民的首位致死和致残原因,而其中又有约80%为脑梗死。脑梗死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的重点和难点,既往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局限于缺血组织的保护和修复,而对血管学因素(血管狭窄/闭塞)引起的血运异常和灌注障碍等关注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量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冠心病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2.冠心病组内皮舒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单支、双支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结果比较,以斑块存在为预测冠脉病变的阳性指标,敏感性为83%、特异性75%。结论:冠心病患者多合并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脱细胞组织基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细胞组织基质是近年来在组织修复领域的热门话题.它是通过对异体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去除移植相关抗原,从而获得的一种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生物衍生材料.目前在外科各分科均已开展了脱细胞组织基质的相关研究,主要有用于血管、瓣膜、泌尿道、皮肤、筋膜等的修复.作者重点介绍了脱细胞组织基质的基本结构、相关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方式及转归.脱细胞组织基质在直接修复组织缺损及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植入后早期炎症及血运来源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检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CAS)前后的脑血管反应性(CVR),分析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前与术后的脑血管反应性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与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试验组)4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10名,采用德国DWL MDX 0630型TCD检测仪,检测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3个月的CVR,对照组患者亦同期随访.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VMR、BHI、CRC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双侧VMR、BHI、CRC结果无统计学差异.2.VMR、BHI、CRC值术前与术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及3个月无明显差异.3.呼气末CO2分压(PCO2):对照组与试验组呼气末CO2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重度狭窄患者CVR明显减低,CAS术改善了CVR.2.CVR对于CAS术前评估及术后疗效的随访是较好的临床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