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学作品意义的理解与接受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被动接收文学作品意义导致语文教学丧失活力。应借鉴接受美学理论,在重视教师教学的同时,肯定学生在实现文学作品意义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文学作品意义理解的特点,建构教师教学图式与学生学习的图式,从而更好地去理解、体验和创造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清林 《新疆教育》2012,(19):54-54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它。语文是一门伸缩性比较大的学科,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你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随意驰骋,所以,要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当其冲的是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较浅,有时对所读文学作品的理解不一定完全正确。所以,语文老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指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审美想象。  相似文献   

4.
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主动摄取知识,一味等待老师的讲解。日复一日,他们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不具备学习最根本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可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是使学生成为主体的决定因素 语文固然有工具性的一面,但自身的人文特性更是其的突出特点。语言文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化石。由文字组合成的文学作品包蕴着丰富的人情、人性,反映着种种人生世相。有人说: “文学作品中的每一句话都有一颗心。”语文课的内容大部分是文学作品,而且文学正在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5.
童洪星 《教学月刊》2015,(Z1):70-73
一、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引导”请各位语文教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教别人学语文的人,我们自己应该有较高的语文水平,那么,我们的语文水平是怎么来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吗?当然是,但仔细想想又不是。我们的语文水平归根到底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己多读、多写慢慢形成的。从教多年后,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一个学生,即便把语文教师上课讲授的东西全部接受了,甚至消化了,也不一定能把语文学好。有些学生听课笔记做得很好、很详  相似文献   

6.
徐林林 《考试周刊》2013,(71):44-44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比比皆是,其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接受人类文化精品的滋养,能为良好的文化和人格修养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教育应注重文学对教育的影响.让学生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7.
在多年的小学教学生涯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很重要的,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它,语文是一门伸缩性比较大的学科,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你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随意驰骋,然而要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当其冲的是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那怎  相似文献   

8.
听了一节高三语文复习课.复习的内容是《咏物类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本来,一节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课,应该给学生和听课者带来美的享受才是。但奇怪的是,坐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充斥耳鼓的全都是些“军事术语”.课堂上似乎弥漫着的是战争的硝烟。于是,我不免心生疑惑。我们难道是要送学生上战场吗?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是由作者自己创作,而且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和完成的。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阅读环境和不同的阅读时间都会为作品付予了不同的含义,使文学作品不断的丰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借鉴和引用接受美学理论,可以增强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而为语文素质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时下,常常听到一些语文老师抱怨学生“不会写作文,写出的文章语言干瘪、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缺少文学味”。笔者也曾有过类似经历。确实,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目前,我们的教材编排体系以文学作品为主,我们的作文教学写作体式要求失当,  相似文献   

11.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写下的这句诗,阐明了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接触到作者意境的必要性。叶圣陶先生认为:“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他在这里所说的“人生的受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获得思想上的益处:而“接受美感的经验”。就是接受美育。无论是德育或美育,教师只有真正把学生领进作者的精彩意境空间.才有可能得到.文学作品教学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人文高度。  相似文献   

12.
孙小燕 《语文天地》2012,(20):13-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语文教学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情感和审美教育为主的文学作品教学改革,已经提上日程。如何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提高文学作品的教学效能和学生的阅读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依据接受美学的有关理论,笔者提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要  相似文献   

13.
一、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引导”
  请各位语文教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教别人学语文的人,我们自己应该有较高的语文水平,那么,我们的语文水平是怎么来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吗?当然是,但仔细想想又不是。我们的语文水平归根到底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己多读、多写慢慢形成的。从教多年后,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一个学生,即便把语文教师上课讲授的东西全部接受了,甚至消化了,也不一定能把语文学好。有些学生听课笔记做得很好、很详细,课后巩固也非常到位,但语文就是学不好。而语文程度比较高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但这个共同点不是上语文课认真,而是平时喜欢看书、喜欢写文章。由此看,学生的语文水平主要不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文学教育的初衷与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还应该看到,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作为,那么就会让非主流的甚至不健康的地摊文学乘虚而入,侵蚀着学生的心灵。这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存在。受一些不良作品的影响,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一少部分学生已经出现了心理异化:离家出走,仇视老师,不满社会,心理阴暗,甚至充满色情与暴力。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积极主动地用优秀文学作品这剂良药,影响学生身心,为他们打下一个健康的、阳光的、感恩的精神的底子。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提高我国学生对语文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一些学校都设置了文学作品鉴赏课,有些学校称为文学作品阅读课,这表明,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我国学生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对我国提高国民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和我国语文文学鉴赏教学的意义与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着手,分析了我国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意义及现状。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用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接受文学作品中美的感染和熏陶,这些都属于形象思维训练。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决定了形象思维是文学作品教学的主要特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富于形象性的文学作品,要特别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首先,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生动精彩的记叙和描写,让学生把文学作品中的书面描述再造为头脑中的形象。尤其面对与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文学作品教学模式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弊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诸多内容中,文学作品教学是耗时最多而收效甚微的一项,然而文学作品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我们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来看,经过我们对阅读主客体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提高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效果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作品的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现在的教育观点以及文学作品教学自身发展所受到的限制,常常导致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信念、热情、感性、细腻、豪放等方面没有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很好的体现。这方面的欠缺不仅会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文学作品学习的能力。学会赏析文学作品语言对于中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名言警句精选陈金强,许建国随着高考试题的日益科学化,题型日趋稳定。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名言警句已成为一项固定的考查内容,因此,它越来越为广大语文老师及中学生所重视。为了便于老师指导和学生学习,我们从古今浩繁的文学作品中精选了一些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刘真福老师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和式鉴赏”(见《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8期),我觉得很有创造性,值得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往更深一层思考并付诸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去探索。刘真福老师说:“和式鉴赏,顾名思义,是不同读者对同一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