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阳新闻》是集"新闻性、政策性、指导性、权威性"于一体的新闻栏目,担负着将党的方针政策广泛传达的重要任务。对于这样一档以时政新闻、主旋律报道为主的栏目来说,如何使报道在及时、准确、重要的同时又能够生动、形象,吸引观众?如何让节目的宣传效果事半功倍,真正做出影响,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  相似文献   

2.
媒体需要营销,新闻是否需要营销?在软性新闻盛行的时代,硬新闻特别是以宏扬主旋律、承担宣传任务为主的重大主题报道如何赢得受众?江苏卫视的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用自己五年来的创新实践部分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山 《视听界》2014,(4):99-100
《江苏新时空》是江苏省权威的联播类电视新闻栏目,以时政新闻为引领,对江苏政治经济进行全方位报道,是江苏重大时事新闻发布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4.
林思嘉 《视听界》2007,(4):19-21
一、创新是根本 策划型的大型新闻活动的主动引入是《江苏新时空》的主要创新 复旦大学李良荣:江苏卫视的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于2002年7月22日推出,直播节目一小时并占据卫视频道的晚间黄金时段(晚7:30到8:30),把广告黄金时段拿来播新闻而且是政策主题的新闻,这无疑是大胆的尝试甚至是冒险,也逼着(《江苏新时空》要用创新来闯出属于自己的主流新闻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5.
新千年浙江卫视打造的《新闻现场》和2002年7月江苏卫视精心开发的《江苏新时空》,为省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形态的发展开启了追求新境界的大门。这两档栏目从开播到现在,各自在省内打出了名气,不仅得到了当地观众的认可,甚至在其他省份也吸引了不少“眼球”。一、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秘诀”在于敢于以独特的方式做出别人认为不可完成的任务1.特立独行,深化“新闻立台”观念,加大新闻节目投入《江苏新时空》以新颖的编排追求信息场效应,整个节目由板块组接而成,板块之间长短搭配,既各具特色,又互相关联。而总主持人总串、评点,新闻主播及资讯主持人轮流主持播报的报道形式,既可避免众多栏目片头和栏目名称给观众带来的混乱,又能使整个新闻板块形成气韵流畅的视觉感受。另外,《江苏新时空》还特设“今日开奖”栏目,每晚节目结束前,公布昨日好新闻,最佳信息员以及幸运观众名单。从时间段到内容的设置和体现媒体与观众的互动性,加强人际传播的亲和力等,江苏卫视可以说是特立独行,在全国省级卫视台里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他们在大众黄金时间体现大众化,这也顺应了全球传播业态的大潮。为了打造好《江苏新时空》这档“另类”新闻,江苏广电总台可谓下了大本儿,以超常规的大手笔投入...  相似文献   

6.
立体,深度,互动《江苏新时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柏铨  陈磊 《视听界》2002,(5):9-10
江苏卫视作为江苏合窗口频道,担负着向全国、全世界推介江苏的重任,是外界了解江苏的看台。7月22日横空出世的大型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开播以来在江苏以及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反响。作为占有这样一个频道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采用什么样的视角,如何定位,不仅折射出整个频道的办台宗旨、价值取向的深层文化理念,也是提高收视率,获取观众认可的切入点。深度报道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可谓是取胜的利器,但这必须以大量的精心策划做为坚强后盾。传播者所做的一切最终都要指向受众,受众在眼球大战中愈发显得资源稀缺,建立良好的传受关系弥足珍贵。因此本文拟从新闻视角、深度报道、策划方略、传受关系这四方面对《江苏新时空》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播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以来,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开办了以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栏目.在很短的时间内,该类栏目就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并成为各台的主打新闻栏目和广告创收的增长点,引发了国内电视界一股民生新闻热潮,并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民生新闻此起彼伏,纷纷出现在各地电视媒体中,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七八年过去,现在民生新闻栏目的优势和不足如何昵?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温州零距离》是一档关注民生、真实面对观众、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新闻栏目,在强调“三贴近”的同时,如何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一直是我们栏目采编人员积极探索的问题。我作为这档栏目的编辑,在栏目开办近两年时间里,在稿件字编辑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舆论导向,积累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该栏目于2002年1月1日开播, 面向省会南京,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主要内容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构成。该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和好评,真正实现了与电视观众的“零距离”,被誉为“南京人的  相似文献   

10.
张旻星 《视听界》2006,(1):90-91
在观众收视心理状态迅速变化、民生新闻异军突起的传播形式下,传统的时政新闻面临着巨大压力。如何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主旋律和收视率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无锡广电集团的《新闻全方位》是一档以时政新闻为主的电视新闻栏目,是无锡广电宣传市委  相似文献   

11.
赵虎  陆燕 《新闻前哨》2003,(9):65-65
《江苏新时空》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于2002年7月22日推出的一档全新的大型新闻直播节目。节目推出伊始,就以其一小时的时长占据卫视频道的晚间黄金时段。其中的安排,是有悖常规的。对于省级电视媒体而言,影响力最大、广告经营创收的主要频道是覆盖面最广的上星频道,而晚间黄金时段又是广告经营收  相似文献   

12.
江苏三档新闻栏目你追我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做大市场这块蛋糕 曾经因1999年的报业大战而备受瞩目的南京新闻市场,再掀新一轮电视新闻大战,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粉墨登场;7月8日南京电视台的《直播60分》新鲜出炉;7月22日江苏卫视的《江苏新时空》横空出世。一年之内三个时长1小时的新闻栏目的出现,使观众感受到了海量信息的潮涌,在惊呼“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同时,也体会到资讯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3.
高洋 《记者摇篮》2012,(4):14-15
每年的"两会"报道往往是时政新闻厉兵秣马、决胜千里的重大战役。而很多民生新闻栏目对"两会"宣传退避三舍,认为主题报道影响收视,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实际上,"两会"所确立的发展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全省经济、民生发展的大方向。作为一档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栏目,这同样是一次融入主流的难得机会。喉舌论决定了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在导向和内容上并不对立,高明的新闻从业者完全可以从政治导向和市场需求中找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快速阅读已成为广大读者的看报习惯.适应这一情况,新闻媒体纷纷提出新闻立报的宗旨,以短新闻、大信息量满足读者的"快读"要求.但作为担负党的宣传任务的党报,重大典型报道等"大块头"的东西必不可少,且分量很重,如笔者所在的河北日报,在2005年的报道中,重大典型人物报道近50篇.如何让这些报道抓住读者的目光,吸引读者在紧张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读下去,从而达到典型报道的宣传效果?笔者的体会是:寓新闻写作手法于重大典型报道之中,以写新闻的思路写典型,强化典型报道的新闻价值,让读者在饶有兴趣地读下去的同时,受感染受教育,达到宣传、引导、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2,(1):131-132
《民生直通车》是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全力打造的一档大型民生新闻栏目,也是山东省内第一档民生新闻栏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始终把"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作为栏目的宗旨,把百姓话语、平民视角和民生关怀作为自己的品格追求,得到了观众的认  相似文献   

16.
《直播抚顺》是一档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报道内容的民生新闻。时长为30分钟,栏目中设有五个子栏目,有《在现场》、《为您服务》、《百姓记者》、《百姓故事》、《观众信  相似文献   

17.
自从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创办以来,民生新闻栏目在地方电视台顿时风生水起,渐有燎原之势。《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地方新闻节目如何跻身全国十强,如何在短短两年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如何催生出一种新的电视新闻语态?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0月20日,来自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的多位新闻理论名家对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新闻直播栏目《江苏新时空》进行了观摩。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该节目在全国省级电视媒体电视新闻改革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充分认同了其颇具特色的节目风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文虎没想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有这样的大手笔,这档节目投入很大,但无论是节目的形式还是内容,都相当不错,有特色、有创意。开省级卫视新闻改革的先河。首先是“超链接”。这是当今非常前沿、非常有探索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新闻麻辣烫》栏目创建于1998年,是一档以舆论监督为主的新闻评论节目。节目开创辽沈地区"说新闻"的先河,夹叙夹议、形  相似文献   

20.
吕倩 《青年记者》2009,(18):60-61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播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以来,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开办了以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栏目。在很短的时间内,该类栏目就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并成为各台的主打新闻栏目和广告创收的增长点,引发了国内电视界一股民生新闻热潮,并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