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乌托邦之灵"的追索是布洛赫早期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在他的《乌托邦之灵》中,布洛赫将这种追索建基于过程哲学视域内的"尚未"概念,借助"生活瞬间的黑暗"这一宗教神秘主义意象,把最终的希望指向了主体内在化的自我相遇。这种自我相遇是乌托邦之灵对没有超越者的超越,是回归灵魂深处的自我救赎。布洛赫的这一思想,看似玄妙,实则颇具现实考量。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西方重要的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他的思想体系及学术观点虽然博大深奥,但却有着一致的主题——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拯救"。布洛赫高扬乌托邦精神,构建世界的人道化,以此期望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拯救而超越现代人的文化困境。他的学说以独特的术语、观点和表达方式体现着对人本主义文化精神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恩斯特?布洛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希望”思想和乌托邦哲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未来哲学”风格,其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丰富和发展。布洛赫通过对“希望”思想的阐述,提出了人作为乌托邦精神的主体,正是由于内在对“尚未”的不断追求,对未来的无限希望,才能具有外化的革命的行动力量,进而实现对具体乌托邦人性世界的追寻。  相似文献   

4.
布洛赫要求重建作为解放与革命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他发现人的希望、梦与美好未来的理想等事件是对一个自由的、非异化状况的预言,"尚未"逻辑揭示出当对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展开批判时,并不仅仅意味着解蔽与祛魅,它同时意味着显露与发现蕴藏其中的革命潜能。布洛赫对革命主观条件重要性的强调,可以看做是对客观经济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拨。他借助具体的乌托邦范畴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暖流"与"寒流"、社会主义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紧密结合在马克思的革命事业当中。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马克思都曾对宗教本质进行过阐释。布洛赫在分析对比前人宗教观的基础上,对"希望"这一概念进行了着力分析,并将其看作宗教的真正本质。实际上,布洛赫所谓的"希望",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幻想,而是意指一种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布洛赫重新回归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理解观是年鉴派第一代史家马克·布洛赫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理解观不仅包括对宏观社会生活的"理解",也包含有对微观的历史学研究实践的"理解"。将其与同时代的法国批判历史哲学家的理解观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布洛赫理解观的出发点是基于他对历史学功用的思考,其落脚点则是为了用以指导具体的历史学研究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代史学发生新变动的背景下,这一理解观并未中断并得以延续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历史有什么用”,历史系的大学生一再这样问难于我。这使我想到了法国的一本史学名著,马克·布洛赫的《为历史学辩护》(汉译本题名为《历史学家的技艺人我看不甚妥贴)。他与吕西安·费弗尔同为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在1941到1944年为反法西斯而战的最后岁月里,-4。既往对终生热爱的历史学表现出强烈的执着,从未中止书稿的写作,直到血洒里昂市郊而壮志未酬。这部未完成的遗著,正是从历史学功能的话题展开的,战后由他的挚友费弗尔整理出版。早先,是最小的一个)L子向布洛赫发问:‘“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布氏在本书开…  相似文献   

8.
在《封建社会》中,布洛赫系统地贯彻了他在《论欧洲社会的历史比较》一文中所阐述的比较史学理论的主旨。他把对封建制度的理解建立在对一个特定的历史空间(即处于穆斯林、拜占庭和斯拉夫三大集团包围中的罗马-日耳曼社会)和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9世纪中叶到13世纪前几十年)的历史现象所作的一系列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而获得了考察封建制度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宽广视野,展现了封建制度在欧洲社会中呈现的普遍特征和区域的独特性。这样的理性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其封建主义认识的深化,而且为中世纪史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尤其是他将西欧和日本的封建主义相比较,使得后来许多历史学家力图从比较入手来研究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以论证封建主义在全世界的存在。本文就旨在论述布洛赫比较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之一"一般的比较"。以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方兴未艾的比较史学。  相似文献   

9.
媚俗本来是作为对涉及艺术表现的虚假情感批判而出现的。在现代主义反抗传统和启蒙的语境下,以赫尔曼.布洛赫为代表的文化批评家们将媚俗做成了一个标签,涵盖了一切没能表现事物整体性的文化现象。这种观点贯穿了他的文学作品,缘起对唯美主义的批评,延展到对美学、存在、文学和政治的批判。这种极端的二分法的教训是导致了他陷入了辩证法的循环往复的悖论,为了不媚俗人们不得不媚俗。  相似文献   

10.
恩斯特·布洛赫提出了以“尚未存在”本体论为核心的乌托邦精神和希望哲学.希望哲学继承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批判精神,力求构建以“人道化的世界”为本质特征的“具体乌托邦”.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对现代人所面临的异化和物化的生存困境做了深刻的剖析,并通过弘扬人内在的批判性和超越性的乌托邦精神以实现世界的人道化.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和乌托邦精神对我们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运用密度矩阵运动方程,探讨了调频光场作用下二能级原子系统中的原子跃迁过程,并利用布洛赫矢量模型方法对其演化过程中的粒子布居几率振荡现象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调频效应使得系统粒子的布居几率出现了振荡现象.布洛赫矢量的演化过程表明,粒子布居几率的振荡现象反映的是系统粒子数转移、色散和吸收三者之间动态变化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晶体的结构特征平移对称性出发,得到了平移算符的本征值方程——布洛赫定理、晶体中电子的哈密顿算符的本征函数——布洛赫函数和晶体的能带结构,并阐明了晶体结构特征导致了晶体能谱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孙黎 《华章》2010,(20)
马克·布洛赫是20世纪著名的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历史研究中主张回溯法、长时段的视野、总体史、问题导向的思考方式、社会学与历史学的结合、比较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历史心理的描述.本文主要讨论了布洛赫的这几个历史学研究方法及其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恩斯特·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展开了全新解读。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并非简单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是一种以劳动、异化和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具体的人本主义思想。布洛赫的解读一方面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克服了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机械经济决定论倾向,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关注伦理价值,这种解读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立足现实追求人类解放的基本精神,其思想局限也是较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布洛赫在其历史研究中运用了很多涂尔干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范畴,《封建社会》是其方法论的典范。涂尔干的方法是有实证主义倾向的,但布洛赫保持了作为历史学家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只是用涂尔干的方法作为分析历史问题的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6.
西方两性关系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大众心态史、家庭史和妇女史一样,两性关系史也是当代西方新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探索的触角既面对当代社会,也反思和审视人类历史中的两性关系及其观念的演变,成为古老历史学中令人瞩目的新学科。两性关系史作为新社会史的一个分支而兴起,大约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在70年代以后,但其源头则可推及至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们认为,两性关系研究的开创者首推德国医学家伊万·布洛赫(1872—1922年)。他最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两性关系史的演变与现状,因而被称为“两性史学之父”。布洛赫的著作很快翻译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脉冲核磁共振实验时对自由衰减信号的形成较难理解,本文从布洛赫方程出发详细地分析分析了自由衰减信号的产生,加深学生对磁共振技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动力经典理论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动力经典理论新析吴学琴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关于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问题,一直被作为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问题而反复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作家也都有过深刻的论述。其中,以恩格斯在给布洛赫的信中就极完整地表述了这一思想,他说:“根据唯物史现,历史过...  相似文献   

19.
近日,法国史特拉斯堡马克·布洛赫大学克劳德·特鲁科特(Claude Truchot)教授呼吁,英文不该成为欧洲的单一语言,国际化并不等于英语化。  相似文献   

20.
珀塞尔(Edward Mills Purcell,1912-1997)和布洛赫(Felix Bloch,1905-1983)因发展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及其有关的发现,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