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它体现着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推进程度,归结起来,就是体现着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实力与国民教育具有多方面、多维度的关系和联系,诸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增长速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就其生产力内容来说,首先是工业化和结构转换的共同结果;但就其社会文明形式而言,它是以市场秩序为特征的人文精神的社会反映,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以及集中化等构成了现代化文明的基本法则。现代化进程本身就是生产力发展与相应的社会文明的进化过程。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对不同国家而言,既在发展模式也在制度格局方面存在差异。尽管如此,但在生产力水平和工业文明方面显示出一定的趋同。因此,运用实证方法探索现代化进程与教育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客观规律,是分析认识和把握我国新时期教育社会功能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贯穿着一条以物质资源为基础,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为标志的生产力的解放与提升的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道路。在当前混合经济条件下,艺术设计教育正面临经济、文化、教育三方面改革任务,我们必须在观念、制度、技术三方面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初级段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特点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看,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生产力方面来,把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移到加强宏观控制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方面来。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把经济建设置于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是符合我国实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专门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所以,白年大计,以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经济思想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与他的教育思想相辅相成、交相呼应,不仅促使了中国教育的大发展,而且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前瞻性导向功能。  一、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基本点1.关于大力发展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思想。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  相似文献   

6.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教育的发展一般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自二战之后,由于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日趋密切,才出现了教育先于经济发展的现象。我国的教育学教科书一般把教育先行定义为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条件下,为了发展经济,必须注意首先发展教育。我们看到,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先行的目的,教育先行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这一定义的主要特征。为什么人们认为教育先行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呢?人力资本理论为这种教育先行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方面的投资,但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教育自身的特点及它同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阐述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又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联结经济与科技的纽带。现代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现代科技的进步,更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世界,信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独特的生产要素,信息业作为最积极、最有生命力的新兴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正日益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经济发展与信息产业的关系1.信息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加速调整,通信与信息业向纵深化、高级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逐步成为具有主导性的产业,世界经济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信息化成了全球性的话题.信息化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 2 0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空前大解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我们的科技和教育事业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要求。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通过实践推动科技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已是我们高教科技战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邓小平理论阐明了科技教育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生产活动是人类所有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前提。科学与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 :一、生产的提高需要有科学和…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将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将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我国的中职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中职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的特点。因此可以说,我国的中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1.
学习化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探索现代化建设与学习化社会的关系和学习化社会发展趋势与规律,自觉地向学习化社会迈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现代化建设与学习化社会的关系(一)学习化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发展实现现代化,必须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的思想,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劳动者的高素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持,从而最终达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对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2.
学制改革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制是国家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达成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制度上的保证。它关系着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关系着整个青少年一代的身心素质,关系着整个国家教育投资的规模和效益,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盛衰的战略性问题。学制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教育的要求。学制必须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并为其服务,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学制与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具有最密切的联系,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年龄和学习年限是否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相适应,是否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将直接影响整个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对重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是一个动态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由于课程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一般情况下它会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滞后常常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每逢社会和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之时,课程都会有质的飞跃.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反应最敏感,而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反应将最为剧烈、最为明显.在中国经济面对工业化和全球化双重挑战之际,出现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的课程理论和模式,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世界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世界历史进程丁泽霁一、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现代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由于现代化只能是以现代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这就规定了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和目的。农业...  相似文献   

15.
对于教育和经济关系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片面地认为教育要受制于经济,经济发展了,有了钱才好办教育,而忽视了教育作为生产力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因此,也就认为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是理所当然的。后来又认为教育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发展,这虽进了一步,但仍没有摆脱教育被动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观念,没有摆正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把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焦点集中到智力和人才上,这就使教育这项特殊的社会工程经历了由“后行”至“同  相似文献   

16.
一定社会的经济与政治,是当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反映。所以,教育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体现为教育同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任何社会的教育,都由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并为这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简而言之,即教育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本文仅就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国家强盛靠科技,科技振兴在教育。工厂生产先进的优质产品的是工业技术,那么工业技术是发展工业经济的第一生产力,利用的优质高产靠的是农业技术,那么农业技术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产业化已是不容质疑的现实,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靠的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是振兴教育的第一生产力。一、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就目前的形势看,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龙头的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美国、日本、英…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状况,而且决定着它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教育,科学技术革命必将带来教育体制的大变革,必将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促使现有的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以提高教育效果与效益。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封闭的“应试教育”模式,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劳动松散的结合,与经济发展呈现非相关关系。在经济理论中,众多经济学家把教育视为非生产部门,认为教育不是生产…  相似文献   

19.
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空间存在方式及它们的地域分布和配置关系,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极大。根据生产力因素空间组合规律,实现经济区域内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生产要素空间组合的一般理论 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就是生产力布局。生产力布局是生产力的空间存在和发展形式。关于生产力布局理论,不仅国内,甚至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对这一理论都进行过详细阐述,概括起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初期,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缓慢和物质财富的匮乏,社会上往往存在这样一种倾向:重商品价值,轻人的价值;重物质资本,轻人力资本;重经济发展,轻人的发展。 我国目前也存在这种情况。但这种情况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不适应的。我们必须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