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援助机构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具有自己的特性:救助群体的特定性;法律案件的适用性;工作程序的规范性;救助行为的无偿性;司法保护的公平性;对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性。  相似文献   

2.
杨狄 《培训与研究》2010,27(6):90-92
随着国家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日益重视,我国残疾儿童的法律援助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残疾儿童法律援助制度也初步建立,残疾儿童法律援助制度均衡国家与社会利益冲突的价值功能也为人所重视。但是,立法的缺位和制度设计上的漏洞导致了残疾儿童法律援助今日的窘境。进一步完善立法与制度设计,将是我国残疾儿童法律援助制度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内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如今开放式模式替代了原有的封闭式模式,并从往期执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渐渐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随着这场社会根本性的历史变革的发生,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水准以及人文思想等各个方面也开始改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弱势群体并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泛指生活状态、生存状况、适应能力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人群.弱势群体以虚拟的形态存在,是最容易被边缘化和被歧视的社会人群.在我国,弱势群体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法律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为了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我国建立了弱势群体法律援助机制,利用法律武器充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援助机制发展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加以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又称为司法救济,是司法机关为弱势群体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过程中为其提供的相应法律救助途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利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已经初步探索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但是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去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姜鸿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54-55,46
法律援助解决了弱势群体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纠纷,使人们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开拓了中国社会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笔者从惠州市的法律援助工作的实践、探讨即体现我国国情、又符合法律援助一般规律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下为弱势群体提供的一个法律救济途径。残疾人受到生理原因的限制,长期以来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是社会上重要的弱势群体,也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主要的对象。虽然现阶段我国以残疾人法律援助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法律援助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这个机制在运行的过程中还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成为现代法治国家一项不可缺少的司法救济制度,其实质曼.保障社会贫弱者不受经济困难所制约,享有与其他人同等的法律帮助权,保障基本人权。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雏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要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多层次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多渠道地解决法律援助的资金问题,扩大法律援助的服务范围,实现法律援助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从事法律援助是法律诊所课堂外的教学形式。来自于美国的经验在中国被认可与应用不能证明诊所教育就是成功的,中国诊所教育有必要对诊所开展法律援助从根本上明确它的社会定位。研究诊所法律援助独特的风格,使之区别于政府的和其他非政府的法律援助,将教学目标与法律援助有机地结合,在教学研究与法律援助理论上有所创新,这对于在多种法律援助机制并存的现实情况下,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主体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种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司法救济制度,它是对需要利用司法机制但又缺乏相应能力的社会成员,由国家,社会,个人给予援助,使之克服司法障碍的社会现象,我国司法援助主体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应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的主体,性质等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12.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对老干部工作十分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这是党中央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转变观念,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方法,努力开创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法律援助制度是体现司法文明及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刑事诉讼涉及到对当事人的定罪及量刑,并且涉及到当事人的自由权的剥夺,甚至生命权的剥夺,一直以来,受到司法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在法制进程中,有些执法者的认识片面、意识淡漠、甚至可能抗拒,导致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执行的不尽如人意,并且使有些规定的制度形同虚设,严重阻碍了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推进.本文是作者结合工作实际,纵观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师法》、 《法律援助条例》、四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中有关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提出目前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着重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要为社会服务,要与社会实践、社会科研、地区经济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法律援助制度是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保障制度,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困难群众旺盛的法律需求,但是至今仍不完善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6.
17.
法律援助宣传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法律援助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存在覆盖面不广、在困难群众中知晓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对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和来访咨询受援人知晓率的调查,分析受援人了解法律援助的途径和法律援助宣传工作的现实不足,为进一步拓展法律援助宣传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口市法律援助工作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尽快解决,将影响张家口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这需要政府切实肩负起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认识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为贫弱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消除不安定因素,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9.
法律援助制度,也称法律救济、法律扶助制度,是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家对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这一新兴法律制度已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20.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援助组织,主要依托高校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服务。它是我国法律援助机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法治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在实际运行中并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实际运行情况,针对限制其发挥社会作用的主要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也为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体制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