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是互联网的一大革新产物,是随着快节奏的生活应运而生的一种网络互联网产物。其发展于2009年,成熟于2010年,是网络互联网领域的一大创举。据调查得知,网民的日常信息量来源60%-80%从互联网获得,而微博作为目前迅猛发展的一个新兴互联网业务,是网络信息传播和代言的重要信息宣传窗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更倾向于快速、高效、准确的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科技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互联网作为科技革命的产物,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传播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社会发展新时期,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媒体传播方式,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同时,其自身所具有的时效性强,适用范围广、内容丰富等特点为微博的普及提供了一大优势。本文旨对微博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其产生与发展给新闻传播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探究与总结,将针对其中的一些负面影响,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艾北芳 《新闻世界》2012,(7):156-15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形式不断更新,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新的传播媒介开始进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微博以其特有的传播特点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迅速吸引了四亿多用户,成为广大网民工作、生活、学习和交往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微博成为网络互联信息工具的同时,虚假信息、偏激言论频繁出现,并已成为微博传播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微博传播的正负效应进行分析,探讨微博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消极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微博作为新传播媒介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微博新闻:网络新闻传播的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至 《新闻世界》2011,(12):90-91
微博作为近些年兴起的网络新媒体形态的典型代表,是互联网web2.0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新颖的信息传播形态和便捷的传播优势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的信息需求。本文结合微博的历史和现状,概括微博新闻的定义,分析明星、媒体从业者和官员等传者的微博新闻价值导向,并根据具体案例阐释微博新闻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社会舆论监督效应。  相似文献   

5.
Web2.0时代下微博广告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因其良好的交互性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带给网络用户更加新鲜的体验,成为更具创意的网络传播应用模式.本文探讨在Web2.0时代微博广告传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技术的发展总会带来新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打通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的微博,成为人们及时传播信息和进行沟通的新宠。本文主要就微博的新闻性进行探讨。微博发展现状微博,是建立在Web3.0基础上的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互动以及获取平台。用户  相似文献   

7.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集信息即时发布、交流于一体的网络交流平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新产物.  相似文献   

8.
李伊莎 《视听》2016,(11):112-113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微博这种自媒体的发展,其及时性、共享性、互动性为互联网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博在给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网络极化现象的"温床"。本文从微博传播机制出发,探讨微博舆论极化现象与微博评论转发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选取2016年热议的王宝强离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微博用户评论转发行为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微博崛起及传统媒体话语权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集信息即时发布、交流于一体的网络交流平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新产物.  相似文献   

10.
王燕 《青年记者》2012,(35):73-74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一场信息传播变革正在发生,一个媒介新时代已经到来。特别是微博等网络新媒介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微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正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独特传  相似文献   

11.
汝艳红 《青年记者》2012,(20):82-83
自媒体时代,微博崛起.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传播载体,以其"碎片化"的信息蔓延渗透到生活的众多领域,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触动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在微博广受关注的同时,有必要对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扬利除弊,发挥微博的优势和特长,繁荣并丰富新闻传播市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空前勃兴,中国和世界同步经历着一场新媒体革命。随着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普及,新媒体已经并将继续深刻改变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舆论愈发彰显出前所未有的独特作用和巨大能量,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影响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3.
金莹  李阳 《传媒》2014,(9):33-35
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因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而迅速发展起来。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它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以其迅捷的传播速度和广阔的传播范围,给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微博不仅具有一般网络媒体信息海量、传播进一步突破时空限  相似文献   

14.
韩玄 《新闻世界》2014,(4):133-134
近几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革。而微博这一全新的社交网络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也迅速被广大的网民所接受,并且在社会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就从微博的定义、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微博在公共事件中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博是随着近年来媒介融合而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物,它的出现立即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使人民群众对于信息传播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由于微博天生具有传播优势,各家传统媒体迅速抢占微博平台进行新闻传播。本文立足于当前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对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微博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大媒体,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舞台。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比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的三分之二。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网络新闻成为人们及时全面了解时事的重要渠道。本文将从网络民生新闻这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微博是在Web2.0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下的时代产物,具有广泛的信息传播功能和独特的传播效果。微博不只是开创了人际传播的新模式,还为企业营销和信息传播开辟出一片网络新阵地。本文将关注的焦点定于议程设置在微博广告中的应用,通过对微博广告传播特征的描述,深入分析议程设置功能在微博广告中的效果,力图通过系统阐释和实例分析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微博广告应用图景。  相似文献   

18.
赵淼  孙亚靖 《东南传播》2012,(12):33-36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博已逐渐深入到国家政治与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今传播的一大特征。对于微博构筑的网络公共领域,许多学者已从微博议政、阅听人、传播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析与解说。本文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为契机,以"网络315微博投诉——315即将到来之际,新浪财经邀请您参与微博维权活动"为案例,对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微博参与情况这一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传媒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形式的日益丰富,由此不断催生出与受众沟通、互动的新渠道。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而构建的现代化传播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交流方式,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应用平台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充分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在受众意见表达开放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机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主导着舆论发展的方向。融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组织在进行信息传播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舆论引导偏差的不良现象。研究新传播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形成及舆情治理,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增强网络公信力意义重大。本期“组织传播”栏目立足“微时代”,深刻剖析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影响,阐述了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和高校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同时对现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展开探讨,力争对组织信息提供健康的传播环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给组织传播学的发展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也让受众对传播学以及网络舆情、舆情研判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由于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出现一种新的网络模式——微博,微博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获取和传播的固有认识,受众不再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传统媒体与微博相比,无论是信息传播速度还是方式都有所不足,本文以广播为例,阐述广播在"微"时代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分析广播本身存在的缺陷不足。从而研究广播与微博的结合,以此来谋求广播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