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恋对个体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依恋涵义的演化入手,介绍了依恋研究的国内外概况,并分别探讨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依恋的影响因素以及依恋对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等几个问题,最后提出目前依恋研究中存在的争议,试图从整体上对依恋研究有一个明晰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3,(A2):186-187
代际交换是家庭不同代际成员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代际交换研究是在广泛的社会变迁、快速的人口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逐步拓展的。本文运用类型学的分析框架,从代际交换的概念界定、交换模式的变迁、交换结构的变革、交换功能的转向和交换行动等维度对国内代际交换研究的贡献进行梳理,从社会学的视角回顾国内融会不同理论观点的代际交换研究在近30年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3.
成人依恋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恋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持续人的整个一生,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早期的依恋形式会通过内部工作模型影响到成年后的依恋模式,影响亲密关系的形成,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及人格功能。成人依恋已逐步成为一个跨越心理学各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心理动力人格取向的依恋研究验证了当代心理动力理论和依恋理论提出的假设。威胁无意识激活与依恋有关的表征,进而影响个体对有关依恋的材料的认知加工,并在依恋风格上表现出差异性。应对内部冲突的防御陛压抑和投射是去激活策略的特征。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把以安全感为基础的两种自我表征作为缓解压力、解除困扰的内部资源。  相似文献   

5.
不同依恋类型对个体发展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恋的研究是西方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领域的主导理论之一.依恋是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依恋类型一旦形成就会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探讨广义依恋类型对认知品质及应对策略、人际交往(同伴、恋人、亲子)、人格发展三个方面的影响.近20年来依恋研究在不断发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依恋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人探讨了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的智力,性格,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引起父母及幼教工作者对儿童依恋的关注,培养儿童的安全依恋感,帮助儿童络生向更好的适应生存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是20世纪以来教育扶贫领域研究热点话题.贫困代际传递心理机制主要包括贫困代际传递的认知神经机制、贫困的稀缺理论、贫困自我加剧传导机制、贫困代际传递的归因理论以及年龄———能力机制.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加强认知干预,把握贫困人口的心理特征,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增加积极心理资本建设,培育健康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8.
地方依恋作为“人—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旅游地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旅游者地方依恋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地方依恋的研究历程、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的进展进行述评,并揭示其对未来旅游者地方依恋创新研究的启示,得出结论: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概念已基本达成共识,地方依恋的二维度运用较多,其他维度未能得到广泛的运用;研究方法多以定量研究为主,质性研究或混合研究成果较少.今后应广泛运用其他维度深度探索适用于国内旅游者地方依恋感知的维度及地方依恋量表;拓宽旅游者地方依恋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从多学科视角出发,探寻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视角;从不同旅游情景出发,深入分析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代际正义研究在西方率先兴起,随后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代际正义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代际正义的概念与内涵、代际正义的原则、代际正义论证的责任义务进路、代际正义论证的权利进路等。梳理国内外代际正义研究现状,厘清代际正义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展望其研究前景,对于代际正义研究极具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家庭暴力代际传递表明了父母之间或父母子女间的暴力行为与子女成年后对配偶的暴力行为之间具有的正相关关系。它所表现出的严重性、性别差异及爱与暴力并存等特点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浪漫依恋也称婚恋依恋,是指伴侣间的一种情感联结。依恋模式的稳定性至今仍存在争议。在消极情境下依恋系统会被激活,同时引起相应的情绪,使伴侣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变化。跨文化研究显示,部分文化可能不适合用两种维度或四种类型进行划分,这当中‘涉及测量工具的等值问题。中国化的浪漫依恋研究须考虑文化的特殊性,中国伴侣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夫妻相敬如宾等传统儒家观点有可能是导致文化差异的原因。我们强调研究方法需更符合中国化,同时对未来浪漫依恋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依恋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依恋研究史为线索综述了依恋概念的提出、依恋形成发展理论、依恋评估方法的发展、依恋与个体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关系等几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在依恋研究领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依恋是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情感联结。研究表明,早期依恋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本文主要以依恋的研究历史为线索综述依恋概念的提出、依恋形成发展理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并简单提出在依恋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依恋不仅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开端,也是个体毕生社会化的基础。基于此,在回顾各学派视角下的依恋理论,指出毕生发展是依恋理论研究值得重视的取向的基础上,简析依恋的毕生发展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亲子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恋一直是研究儿童人格与社会化的重要课题。探索影响儿童依恋形成的因素是依恋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心理学研究的传统结论与最新进展,从母爱丧失、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家度与社会环境以及父母的内部工作模式等不同角度来阐述、分折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因素将给教育者以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7.
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风格,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都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父母抚养质量、儿童自身特征、家庭和社会文化对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影响,为培养儿童安全型依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贫困代际传递一直是国家扶贫工作中的难题。本文从环境复制、身份复制、文化复制角度分析成因,并通过提升家庭教育期望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两方面探寻高校破解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
宋玥  施佳利 《成长》2006,(4):85-85
身在学校的时候,也许你不会觉得学生时代的单纯。但你多年之后再回忆起学生时代的时候,你会笑着哭着怀念它。参加这个测试吧,测测你对学校的依恋程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