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蜂窝网和无线局域网(WLAN)的融合网络,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动态负载传递(PDLT)算法.呼叫接入控制的动态垂直切换由整个网络状态和业务特性以及终端位置信息联合触发.当蜂窝网络或WLAN中无可用带宽资源时,该算法能够将重叠覆盖区域中新的语音或者数据呼叫传递到尚有带宽资源的网络;同时,动态计算网络带宽资源占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FMIPv6)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无缝快速切换方案。该方案引入新的控制信息协议(ICMPv6)控制消息和多隧道的概念,同时将转交地址(CoA)配置和重复地址检查(DAD)过程提前至切换前完成。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FMIPv6协议,优化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切换性能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数据传输的时延约束,提出一种多天线系统的下行帧长优化方案。由于传统的物理层信道模型在评估服务质量方面的局限性,该方案应用有效带宽与有效容量概念从链路层对源数据模式与队列服务动态进行统计特性建模。该链路层模型分别描述了源数据产生过程、信道服务过程与服务质量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超时违约概率约束转化为数据传输速率限制,将帧长优化问题转换为求解多元联合不等式组。在块衰落信道场景中,求解满足多元联合方程的帧长域下界,得到超时违约概率约束下的最佳系统帧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最佳帧长设置下,用户数据传输的超时违约概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数据传输的时延约束,提出一种多天线系统的下行帧长优化方案.由于传统的物理层信道模型在评估服务质量方面的局限性,该方案应用有效带宽与有效容量概念从链路层对源数据模式与队列服务动态进行统计特性建模.该链路层模型分别描述了源数据产生过程、信道服务过程与服务质量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超时违约概率约束转化为数据传输速率限制,将帧长优化问题转换为求解多元联合不等式组.在块衰落信道场景中,求解满足多元联合方程的帧长域下界,得到超时违约概率约束下的最佳系统帧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最佳帧长设置下,用户数据传输的超时违约概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代理移动IPv6协议(proxy mobile IPv6,PMIPv6)与移动网络基本支持协议(network mobility basic support,NEMO-BS)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在城际公交上部署的FPMIPv6-NEMO移动通信快速切换方案.方案通过在移动路由器(moblie router,MR)中预先设置城际公交线路切换信息,根据域内切换和域间切换类型不同,提前建立隧道,这样缩短切换延迟并降低了丢包率,达到城际公交在路程中的无缝切换.实验表明,FPMIPv6-NEMO方案相较于PMIPv6具有更好的性能与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3G/ad hoc融合网络提出了一种性能分析方法.接收功率与路径的衰减关系基于路径的自然损耗与阴影衰落.首先,对3G/ad hoc融合网络的应用场景模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基于此网络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几种性能分析方法来计算融合网络的中断概率、掉话率、新呼叫用户拥塞率等性能指标,随后推导出相应的性能公式并与传统3...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自适应内容传输管理方案,为不同权限的客户提供不同优先级别的性能服务,并且各种服务相互独立,同时能基于请求率和传输带宽共享系统的资源。这种方案在传统的允入控制基础上改善了服务性能,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和服务质量需求自适应选择传输内容,满足了客户对网络传输服务质量的需求。该管理方案可以在三层模型的中间层实施,便于修改和维护,文中给出的实验结果显示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四部对讲机在同一电话线路上的时分复用功能,实现话路资源最大化利用。系统分为VOIP模块与主控模块两大模块组成,VOIP(网络电话)模块采用语音专用芯片CS6220进行语音信号的处理,主控模块以STC89LE52为核心处理器,将前置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与VOIP模块的通信,实现四部对讲机在同一路电话线路上的抬机检测、话路切换、梯口机呼叫优先处理以及频繁抬挂机的黑名单处理等相关功能,实现话路资源的充分利用。测试证明,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个基于超导量子比特系统,利用微波驱动交叉共振技术制备GHZ态的方案。本方案操控比传统方案更简单,量子比特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点,不需要额外的磁通来调节跃迁频率,避免了频谱拥挤,延长了相干时间。  相似文献   

10.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人们开始利用无线局域网进行网络视频Vo IP电话等多媒体应用.无线局域网具有速率高、费用低等诸多优点.但是,在传统的802.11协议无线局域网中,MS通过AP接入网络,而AP的数量和每个AP的覆盖范围都有限,当MS移动时需要在不同的AP之间进行切换.802.11协议中的切换机制优化不够,切换效率不如蜂窝网络,不能满足实时多媒体服务的服务质量.为了能够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切换效率,出现了新的快速切换方法.文中将列举两种新的切换技术,并且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提出了移动通信越区优先动态信道保留及排队算法(DCA-GC-QH)并加以深入研究,通过建立M/M/M/T马尔可夫链模型,以及通话阻塞率和越区通话中断率的动态建模,从而进一步优化信道分配。与固定信道策略相比,动态信道保留及排队策略的通话阻塞率和越区掉话率分别下降了约20%和30%。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提出了一种动态带宽管理分配机制.当移动节点从原用户站移动到新的用户站时,如何保证原连接的QoS需求.另外,在带宽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让实时性的服务具有较高的带宽使用优先权,以降低转移呼叫中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带宽管理分配机制,通过合适的参数配置,可以表现出应有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本移动IP协议虽然简单但只适用于大范围、低速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观移动IP切换方法——避免分组丢失切换方法.该切换方法通过在基站处增加缓存以及利用IP分组的标识,将切换过程中分组丢失减少至最小.并给出了该切换方法所适用的分层全IP网络结构及其切换过程,对基站缓存的大小、切换带来的网络负荷、切换延时等也进行了分析.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最小分组丢失切换方法适用于快速移动、频繁切换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邹斌 《教育技术导刊》2010,9(4):118-120
研究了智能技术中的模糊逻辑在下一代OFDM通信网络接入控制中的应用,分析比较了几种典型的呼叫接入控制法在不同的数据及会话类业务及不同业务强度的情况下的阻塞率。仿真分析表明模糊逻辑接入控制法与基于门限法及基于队列信息接入控制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在CDMA系统中,软切换发生在软切换区域。因此,对软切换分析过程中,软切换区域变得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软切换分析模型,在模型考虑了相邻小区的重叠区(即软切换区域),还有切换尝试率、信道占用时间和移动台速度。本文中,在不同的移动台速度和软切换区域大小条件下,对软切换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Future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ystems demandhigh data rates and spectral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o ubiq-uitous coverage . To simultaneously meet these require-ments , a frequency band with higher central frequency(well above 2 GHz) has to be conside…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Many emerging video applications, such as video-on-demand (VOD) and distance learning, rely on the efficient transfer of compressed video. For the same average bandwidth, variable bit rate (VBR) encoded video streams have higher perceivable qual- ity and greater opportunity for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gains compared to constant bit rate (CBR) video streams (McManus and Ross, 1996). However, VBR video typically shows significant burstiness on mul- tiple time scales, due …  相似文献   

18.
Cognitive radio (CR)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deem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pectrum utilization. This paper considers a spectrum underlay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in which the cognitive users (CUs) are allowed to use the radio spectrum concurrently with the primary users (PUs) under the interference temperature constraint. We investigat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by using the proposed joint channel and power allocation scheme under two transmit strategies to achieve higher data rates and performance diversity gain respective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provide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and spectrum efficiency of a cognitive wireless network.  相似文献   

19.
基于Davis提出的分形图象编码的小波理论,本文提出一种有效的小波域四叉树分形图象编码方案.在此方案中,利用小波系数的零树减少域块的个数,以降低表示分形编码局部信息所需要的比特代价;并对编码方案中采用的一组标量量化器、小波子树自量化器和判决树进行全面的熵约束最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比特率下,编码方案的峰值信噪比性能比已报道的结果提高了约1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