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量均衡是对教育质量发展状态均衡化的要求,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优质与均衡的统一。教育质量是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特性满足不同顾客需要的程度,因此,教育质量均衡包括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方面的均衡。国家、学校、学生和社会民众等作为教育服务的顾客,对教育质量均衡三个侧面的关注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教...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走向质量均衡。质量均衡以提高和缩小教育质量差距为目的。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本文依据义务教育质量的特性,提出义务教育的输入质量指标、过程质量指标和结果质量指标框架,并通过具体的细化,建构起较为完整的义务教育质量均衡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应当重视幼儿教育的均衡,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是目前农村幼儿园在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例如,教育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家园合作等。文章针对农村幼儿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以希望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校际均衡发展的公平指向具有教育自身的逻辑,这一逻辑的起点是人性.从人性和教育系统两种视角进行考察,得出区域内校际均衡的公平逻辑,在于“基本”资源配置的完全均等和差异性均衡的有机结合.在对阻碍校际均衡发展的三个偏颇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校际均衡发展的路径:首先要实现所有学校在基本办学标准上资源配置的完全均等,同时要创建富有个性的特色学校,促进儿童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还要对薄弱学校和处境不利儿童进行一定的教育补偿. 相似文献
5.
均衡、质量、形象三者的关系,就像一个登山的人,先要掌握身体平衡,再学会登山步伐,才能彰显矫健的风采。对教育而言均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形象是品牌。一、校长要懂得大均衡和小均衡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要求营养均衡, 相似文献
6.
教育均衡,是社会对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一种价值期待,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教育差异,是教育人本化的要求,是由受教育者的差异决定的。中国当前正在大力追求教育均衡,这是走向教育公平的一个正确方向。但是,中国不能因追求教育均衡而扼杀了教育差异。要在教育均衡和教育差异中寻找平衡,首先需要确保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同时要探索差异化教学形式,更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让民办教育来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在制度安排方面,需要给予选择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均衡的享有公共教育资源的权利,可以完善、推广当前在一些地方实行的补贴制度,但更科学的措施应是推行教育券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张家港市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富有特色和竞争实力的港口经济城市,一个富有内涵和独特个性的生态园林城市,一个富有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文明法治城市的战略构想,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为抓手,坚持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全面推进,推动了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有必要对其内涵、途径以及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义务教育均衡是一个目标,更确切地说是一个价值取向;是提升区域内教育整体水平必然过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是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应定位在教育质量均衡;教学质量差距是导致教育质量不均衡的现实因素;要促进城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教育政策的重点应转向教学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制定切实地促进城乡教学质量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教育均衡包含多方面含义。主要指城乡教育均衡,区域教育均衡、校际教育均衡、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均衡、机会均衡和质量均衡,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应成为基层校长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期邀请几住校长就这一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2.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双重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强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可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的重大任务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更需要满足人民对教育质量的问责。随着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教育均衡也不断得以重构与发展。一、作为资源配置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教育资源是稀缺和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 相似文献
15.
16.
李星云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均衡发展和子系统之间协调运转的一种状态。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重点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的矛盾,尤其是经济与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均衡发展,首先应加大投入以缩小省内各区域及城乡教育的发展差距;其次要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整教育层次结构,使培养出的人才结构能满足经济结构的需要,使高校的科研能更快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福刚 《山西教育(综合版)》2011,(7):6-8
长子县位于上党盆地西侧,因尧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名,素有“尧王故里、精卫之乡、西燕国都、千年古县”的美誉。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始终坚持“规范是基础,课改是灵魂,质量是生命”的工作思路,在全县范围内多层面、分步骤、大力度地实施课程改革。经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全县课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推动基础教育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经历了从个人公平到国家公平、从优先发展到均衡发展、从机会公平到质量公平、从入学机会的显性公平到教育过程和结果的隐性公平、从物质公平到精神公平的变迁.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实现质量均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提倡基础教育发展的积极差别政策和横... 相似文献
19.
20.
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内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主要因素。我国现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足。有限资源又相对集中在城市,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地方教育科研机构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促进城乡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