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考中,我的语得到116分。取得这个成绩的主要原因是:课外读的书多,从而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问者:龚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您曾在今年的“中国服装论坛”上讲:“时至今日,欧风东渐,中国人早已尽弃传统服装而改穿洋服了,时尚界更是唯欧美马首是瞻。把衣服当作身体的延伸,或以衣服创造出身材假象的观念亦早已‘全球化’,中国这种真正的服装文明观却乏人闻问。”我注意到您在公开场合总是身穿中式服装,这里面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相似文献   

3.
读书,大抵不是一件强按牛头喝水的事情,需要自觉。康熙时的朱竹归田后,时值荒年,邻居讶其日午无炊烟,乃叩门馈以豆粥,发现他还是书声琅琅不辍。方苞以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人家来探监,他便借此谘经诹史。狱友说:君纵忘此地为圜土,身负死刑,奈旁观姗笑何?判决书下来,方苞还在神态自若地读《礼经》。有人把书扔到地上,告诉他:要杀头了!方苞答:朝闻道,夕死可也。往前看,做官时的黄庭坚也是如此,刘声  相似文献   

4.
一、为生存读书记得古书上曾记载过这样一位仁惠圣明的君主,他嗜学好读,以期从古籍圣典中寻求治国经世之道,修身养性之奥秘。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劝勉他的臣民们要潜心读书,并饶有风趣地告诫他们:书中自有子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说这位君主的话语不免有些偏颇戏德,但品味把玩之后,我总觉得其中含义颇丰,韵味十足。细细想来,终于悟得:这位君主的话都是围绕着人类~个最根本的问题而说的,那就是:读书,会使你更好地生存。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文明在超越,究其目的,都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古代如此,现…  相似文献   

5.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10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10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作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读书如果彻底,那么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一样,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  相似文献   

6.
读书要多思     
三国文学家曹植说过:“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也指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里的“心”指的是思想感情即思维活动。只有好好思维方见感情,然后才有真情实感之言辞,才有扣人心弦的文章。读书要思,思要贯串于读之中。一篇文章上手时,一看到标题,就不妨掩卷而思之。先品味此标题之味道,既而想这个题目该如何入笔,该写什么,然后,带着这“腹稿”来阅读,  相似文献   

7.
读书三要     
书籍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打开书橱,面前展开的是一个广阔的宇宙,是一个浩瀚的海洋。足不出户,就能够徜徉于万水千山之间;素未谋面,就能够相对促膝款款谈心,如坐春风般将经历世纪风雨、贯通神州异域的传世之作,纳入怀抱之中。成人读书,主要为了用书,希图借助知识...  相似文献   

8.
读书要趁早     
读书并不能算是我的长项.因为,和一些学界的大师们相比,我读书的数量既少,记忆的也有限.  相似文献   

9.
读书七要     
青年学生致力于读书上进的不少,但真正懂得如何读书的却不太多。读书有七要,不可不晓。一曰爱书。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没有不爱书、不惜书的。高尔基从小就对书爱不释手,书籍不仅伴随他度过童年的流浪生活,而且伴随着他追求真理的一生。他说:“我爱书,我认为我身上一切东西都是书籍给我的。”英国大诗人济慈宁愿饿肚子,而将朋友资助的伙食费都用来买书。爱书与惜书,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先生在读书之前,先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然后拿书,可谓惜书如宝;当代著  相似文献   

10.
我要读书     
王冕(miǎn),元代浙江诸暨人。家里很穷,七八岁就去放牛。看到小伙伴们上学,非常羡慕(xiàn mù)。他跟牛说:“牛啊,你不要跑  相似文献   

11.
我要读书     
我现在成了“孩子王”,我喜爱这一工作。每当我给孩子们批改作业,心里便涌出一种神圣庄严的情感,尤其是读到一篇学生的优秀习作时,我更会激动不已,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儿时读书的种种艰难。我15岁那年,父亲被错划为右派(其实后来平反时查档案并没有划为右派,是公社里擅自划的),并把父亲搞到一个偏远的生产队里劳动改造。这年,我刚好初中毕业,却无法升入高中,只好在家闲着。说是家,其实是住校,当时母亲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我随母亲住在学校。每天,我看到同学们一个个走进教室,心里好生羡慕,好几次我偷着去教室窗外听课…  相似文献   

12.
鲁迅、茅盾先生读书很有计划,他们读书很广很深。我读书大都是从兴趣出发,喜欢的书就反复读,不喜欢的书就大致读一读。回想起来,我年轻读书时最受影响的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从红学家来说,《红楼梦》中有许多道理,但我当时是看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先看到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他们怎样来往,又怎样分开,怎样生气。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些描写也很吸引我。林黛玉的葬花词我当时不大懂,可  相似文献   

13.
<正>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是一篇常读常新的励志经典,是伴我一路前行的精神食粮。主打文章《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时所写。是时,梁启超耻于西方列强对中国"老大帝国"的污蔑性称谓,愤于清政府媚外卖国之行径,痛于部分国民颓废的悲观情绪,纵笔不束,写下了这篇"激民气之暗潮"的震古烁今之作,以呼唤一个充满生机的"少年中国"尽快到来。《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全文给我影响最深的当属最后一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相似文献   

14.
读书要趁早     
读书并不能算是我的长项。因为,和一些学界的大师们相比,我读书的数量既少,记忆的也有限。  相似文献   

15.
16.
读书要趁早     
<正>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22岁她就写出了名动一个世纪的小说《倾城之恋》,曹禺19岁时写出了《雷雨》,朱天心17岁时写出了《击壤歌》,韩寒17岁也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三重门》。在最好的年纪,做最有意思的事情。他们是一群懂得抓住时光尾巴的聪明人。其实,读书也要趁早的。写出《活着活着就老了》、立誓"用文字打败时间"的文学  相似文献   

17.
读书要趁早     
徐博达 《小读者》2011,(3):45-45
开卷有益,对于年轻的人们而言,尤为正确。现在谈到一个学生聪明,往往要说他成绩怎么怎么好,是个神童或者天才。对此,我往往不以为然。现在的孩子,无论阅读还是思考,跟古人比起来,差距其实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18.
读书要缘分     
其实万事都是要缘分的。譬如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第一感就有“顺眼”、“不顺眼”之分。但原先一丁点儿恩怨也没有。佛家讲就是“阿赖耶识”在起作用。譬如踏破铁鞋无觅处,费尽千辛万苦找不到。突然一个极偶然的机会。碰到了,或是找到了——得来全不费功夫。譬如一项化学实验,绞尽脑汁就是不能成功,偶然发现一种催化剂,它就……譬如……我说的读书只是譬如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要读书     
“爸爸当大学生了,爸爸当大学生了!“   小女儿一边喊着,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上楼梯,把一个已经打开的牛皮纸信封交给我,上面赫然印着几个朱红的字,青海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省电大首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员,我被录取了.一种幸福的、甜蜜的,不,一种辛酸的、苦涩的思绪蓦地充满了我的脑际.我高兴吗?也不见得;伤心吗?也说不上,只觉得晶莹的泪花布满了眼睛,我把头扭过去,不让女儿看见我的泪,如果她看见了,还以为我高兴得哭了…   ……  相似文献   

20.
我要读书     
不知不觉,我已经初中毕业了,人生的选择摆在了我的面前。是继续读书还是就业,自己也无从选择。很早以前,我就已经有了打算,放假了就出去打工,因为我老家有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而且还都挣到了钱。这便让我不由得心动起来,整天想着出去打工,计划着是去广州还是北京.每日无心学习,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直到初中毕业思想还是没有转变。想着比自己小的人都去挣钱了,心里自然不怎么好受,就一直盘算着,“等有了钱,以后就自己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