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职业教育发轫于清末民初。1902年,安庆即已创设武备学堂。翌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以后,安庆、芜湖、阜阳、太和等地陆续创办10余所实业学堂,设有农、工、商、医、政法等  相似文献   

2.
安徽的高职高专教育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自清末高等学堂、高等专门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创办以来,相继经历了安徽高职高专教育的初创、衰落动荡、发展和巩固、稳步发展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时期。回顾安徽高职高专发展的这5个时期。以史为鉴,作出思考,将会更有效地推动安徽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安徽的职业教育始于清末安庆求是学堂的创办,20世纪初办有实业学堂十多所,开创了安徽职业教育的先河。北洋军阀时期安徽职业教育得到初步发展,但是动荡不定。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进一步加大了职业学校发展的力度,安徽职业教育也因而得到一定发展,但仍十分缓慢、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性质。因此,只有结束旧社会建立新社会,职业教育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4.
清末官、民广泛设置实业学堂是教育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清末官民兴办实业学堂目的明确,特色鲜明,且经过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和清末新政的历练,逐渐向规模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羁绊严重,清末官民置办实业学堂还存在诸多弊病。研究清末实业学堂的发展历程和弊病根源,对今日职业技术学校的营建和管理有历史借鉴功效。  相似文献   

5.
一、清末时期的江西高等学校(1902—1911年)清末废科举,兴学校,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江西始有高等学校,时称高等学堂。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江西陆续设有高等学堂10所,其中官办6所:(1)江西大学堂,1902年创办,1904年改名为江西高等学堂,1909年改为江西实业学堂,1911年改为江西工业学堂。(2)江西实业学堂,1905年创办,1907年改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1910年改为江西高等农林学堂。  相似文献   

6.
清末山东实业学堂的兴办者可分为官方和民间。官方为山东实业学堂筹集经费,并兴办实业学堂。民间不同阶层投身于实业学堂的兴办。作为兴办者,他们为山东实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式学堂教育在安徽的兴办、发展,不仅是清末教育变革在地方上的一个缩影,在内陆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堂教育经费的筹措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种种困境,使学堂的兴办呈现出发展与困顿二元并存的局面,制约了清末安徽教育变革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8.
清末虽然创办了诸多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新式教育机构,并形成了一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但实业教育思潮并没有破除"本末之辩",亦未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心理以促进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反,实业学堂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实业教育在"名"与"实"之间存在差距.清末实业学堂的名实之辩.实则蕴含了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近代矿业工程教育起始于清末,以出洋留学为其先声,嗣后国内多所大学堂和高等学堂相继开设矿学课程和专业。专门的矿务学堂在清末教育系统中隶属于实业教育,以1903年癸卯学制后兴办较为集中。清末矿业工程教育较明显地具有近代教育的特点,所培养的人才形成了中国近代矿业工程技术队伍的第一梯队,但受限于当时的师资、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其成效和规模均较有限。  相似文献   

10.
重庆的职业教育产生于清末光绪二十九(1903)年前后,建立最早的是位于合川县大河坝的"四川蚕桑公社民立实业中学堂".清末重庆创建的实业学堂共24所,基本上涵盖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生产领域,形成基本的学校体系,有-定的管理体制,有一个初略的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1.
<正>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伴随近代工业生产的出现和新教育运动的兴起,陆续办起了一批实业性质的学堂。1902年至1903年清政府制定的壬寅学制系统和癸卯学制系统,部分地吸取了新教育运动的成果,规定于普通学堂外另设各级各类实业学堂——职业学校的前身。自此,新兴的实业学堂正式纳入了我国学制系统。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公  相似文献   

12.
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末的实业教育.所谓实业主要是指农、工、商、矿等经济建设事业,有时也包括农业、铁路、蚕桑、森林、水产、医学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事业.而发展这些事业所兴办的教育,即为"实业教育".在近代中国,实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概念引入,到概况引介,再到实业学堂萌生的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师范教育的起始和演变 (一)创设师范院中国的师范教育制度是在清末建立近代学制时出现的。 1.自办师范的思潮。清末废科举办学堂,维新派人士就认识到办学堂则先要自办师范学堂,以造就中小学师资。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就列举了聘用外国人担任教师的五大弊端,提出自办师范学堂。维新派的革新被清政府的顽固派镇压了,但废科举办学堂,自办师范教育的主张为人们所接受,形成推动近代教育,包括师范教育发展的思潮。当时清政府掌管教育及实业的大臣,也认识到自办师范的重要性。盛宣怀、张百熙  相似文献   

14.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中,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堂的建立,留学生的派遣,以及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和女子教育的开启,都为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却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正是清政府仍想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目的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政时期是湖北实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超越了其他省份,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作为九省通衢的湖北省,商业学堂的发展相对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本商末"观念的影响、本省转口贸易特点的限制、商业中心城市少、商会经济实力较弱等等。  相似文献   

16.
安徽近代新式教育是维新主义教育运动的产物。清末安徽开办过11所具有高教性质的学堂,其特点一是开办较早,二是办学规模可观但专业结构失调,三是经费拮据,四是课程多而杂,学生负担重,五是学生的人身与思想束缚严厉,六是学堂封建色彩浓厚却又为旧民主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相似文献   

17.
清末浙江的兴学运动,在戊戌变法前后已初露端倪,到清政府实行新政、废科举、颁布学堂章程后形成高潮。民国时的浙江,提倡新学,民间办学的情况较为普遍,官办的为数较少。其中民办的当推浙江瑞安的孙诒让,他先后在瑞安办起了学计馆、方言馆、化学堂、女学蒙塾及温州蚕学馆等。几乎在同时,杭州知府林启也开始了兴学活动,他一上任即在省城筹备新式学堂。他们一南一北,互相呼应,拉开了清末浙江兴学的序幕,使浙江省的教育近代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清末浙江的兴学运动,在戊戌变法前后已初露端倪,到清政府实行新政、废科举、颁布学堂章程后形成高潮。民国时的浙江,提倡新学,民间办学的情况较为普遍,官办的为数较少。其中民办的当推浙江瑞安的孙诒让,他先后在瑞安办起了学计馆、方言馆、化学堂、女学蒙塾及温州蚕学馆等。几乎在同时,杭州知府林启也开始了兴学活动,他一上任即在省城筹备新式学堂。他们一南一北,互相呼应,拉开了清末浙江兴学的序幕,使浙江省的教育近代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近代矿业工程教育起始于清末,以出洋留学为其先声,专门的矿务学堂隶属于实业教育系统,多兴办于1903年癸卯学制后。清末矿业工程教育较明显地具有近代教育的特点,所培养的人才形成了中国近代矿业工程技术队伍的第一梯队,但受限于当时师资、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其成效和规模均较有限。  相似文献   

20.
以清末实业政策和新教育的产生为背景,铁路教育和铁路学堂开始兴起。铁路教育以派员留学、普通学堂开设铁路课程或附设铁路班、兴办专门的铁路学堂等形式进行。至清倾覆,包括铁路技术、铁路管理和铁路外交等学科的铁路教育体系粗略形成,最初的一批铁路人才得以培养,铁路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得以奠定。但由于学堂隶属关系变化频仍、经费困绌、师资短缺等原因,使清末铁路教育的发展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