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体操动作术语是说明艺术体操动作和技术的专门用语。正确运用艺术体操动作术语有助于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竞赛和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随着艺术体操运动的不断发展,艺术体操动作越来越多,术语也越来越丰富,为了更好地交流经验,现将目前在艺术体操教学、训练中常用的术语整理于后,以供参考。艺术体操基本术语一、场地的基本方位为了准确说明人在场上的运动方向和路线,借鉴了舞蹈中舞台的基本方位,把面向  相似文献   

2.
现代篮球运动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攻与守在高速度下进行激烈的对抗。表现在比赛中运动员体力充沛,观察能力强;场上奔跑、运球突破速度快,传球快而熟练,控制和支配球的能力强;能在快速跑动中起跳,利用时间差变换方向或在紧靠对方的情况下投篮,以及攻、防抢占有利位置的争夺上动作速率很快等。篮下的投篮和争夺篮板球常常在3.30~3.50米的高度;各队在发动进攻  相似文献   

3.
“两球练习法”,是我院排球教研室教师们在教学、训练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练习方法,是教学方法上的一项改革。经几年实践证明,“两球练习法”对提高练习密度、强度,增强比赛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一、什么是两球练习法? 两球练习法指的是在同一技术动作的练习中,每个学生每进行一次练习必须连续完成两次击球动作;在不同技术动作的练习  相似文献   

4.
一、排球规则、裁判法问答1.后排队员击球过网犯规,有几条规定?答:后排队员不得踏及和踏过进攻线;击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将球直接击过对方.这三条必须同时具备,其中有一条不具备,都不能判为后排队员击球犯规.2.甲、乙双方同时击球,球触及乙方场区上方或场外障碍物,应如何判断?第二裁判员是否可以鸣哨?答:应判甲方击球出界.第二裁判员可以鸣哨.3.在正常情况下,正式队员及替补队员在一局中各有几次上场机会和几次下场  相似文献   

5.
直拍推挡、搓球和正手攻球是我国传统推攻打法的基础技术,在体育学院乒乓球普修课中列为主要教材.由于推、搓、攻各类相近技术的细微动作变化,产生不同打法和效果.本文运用SMC-70GP微计算机电视形象创作系统,从描绘我国乒乓球世界冠军江加良、陈龙灿、郭跃华、张立等人的挥拍轨迹,比较快推与加力推、快推与推下旋、快搓与慢搓、近台正手攻球与拉球、中远台正手攻球与拉球、正手拉前冲弧圈与扣杀等相近技术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行较为精确的定性分析.乒乓球教练员可运用上述挥拍轨迹图,提高运动员对相近技术的动作分化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比较俯卧撑、仰卧起坐和俯卧转体180°3种徒手练习动作分别在地板、BOSU球、瑞士球和平衡板4种支撑面上的运动员核心区肌肉肌电数值差别,探讨稳定与非稳定练习对相关肌群刺激程度,重新认识核心训练的实质,为核心稳定性训练手段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15名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Noraxon 公司的Telemyo2400DTS16通道表面肌电系统对4种支撑面上3种常用练习动作的核心区肌肉肌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员在完成仰卧起坐练习时只有在地板上竖脊肌积分肌电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俯卧撑练习时BOSU球与瑞士球、地板与瑞士球、平衡板与瑞士球相比,腹直肌的积分肌电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后2种相比腹斜肌积分肌电值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胸大肌积分肌电值地板与BOSU球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地板与瑞士球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俯卧转体180°练习时,只有腹斜肌和竖脊肌积分肌电值在地板与瑞士球、地板与平衡板上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OSU球与瑞士球相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选择核心区力量训练手段时,仰卧起坐动作适宜在稳定支撑面上进行;俯卧撑和俯卧转体动作适宜在瑞士球上进行。因此,核心非稳定训练并不一定比稳定训练对肌肉有更强烈的刺激,取决于所选择练习动作和器材的组合,其实质是创设核心区肌肉共同协调收缩的环境,以提高人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教学步骤陈式简化太极拳由36个动作组成,每个完整动作都包含有一定的路线、方位、相对静止的架式结构、发力特点、意识及抑扬顿挫等要素.要使学员学会全部动作和套路,必须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一步一步地掌握.(一)第一步:要明确动作的方向、路线.陈式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以螺旋式、抽丝式运动为核心的由内及外的圆弧运动,动作路线多,往复曲折.所以,第  相似文献   

8.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其对手抢篮板球能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男篮争抢篮板球的过程中缺乏勇猛顽强的作风,没有每球必抢的决心,身体对抗性较弱,而且过分依赖内线队员抢篮板球,全队之间在争抢篮板球时缺乏配合。不能正确处理获得篮板球后的动作,导致了快攻成功率较低,以及争夺前后场篮板球时的冲抢、挡抢意识不足,导致中国队在比赛场上对篮板球的控制力较弱。  相似文献   

9.
对2011年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20套个人成套从身体难度动作(原地和移动)、器械惊险性抛接难度(移动)、器械熟练性抛接(原地)和节奏步(移动)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总结归纳了国内外运动员在各种项目的成套编排中路线的使用频率、使用方式及各类动作与路线的配合方法特点。建议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应从运动员和欣赏者双方的视角考虑,以达到在保证起评分数的基础上,将艺术价值和表现效果最大化;在进行艺术体操成套编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员的个性化特点,为其设计适合的成套移动路线;应从青少年时期起全面的训练运动员的器械感、协调性、表现力和综合能力,才能为高水平成套的设计和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少儿乒乓球初学者在练习正手攻球中所容易发生的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并对怎样利用讲解、示范、表象等方法去纠正这些错误动作、提高少儿乒乓球初学者正手攻球水平进行阐述,通过用这些方法指导初学者纠正错误,以提高正手攻球水平到相当高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女子垒球投手快速投球投掷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家队女子垒球6名优秀的投手进行三维定点拍摄和录像解析,实验结果表明国家队投手对投球动作整体掌握较熟悉,动作连贯性比较一致.在整个投球过程中的各投手投掷臂肩、肘、腕关节点的加速--制动都有一定的顺序性,且各关节点速度变化的规律基本相同;其中各投手完成投球动作的伸踏时间、伸踏距离、重心下降幅度、球出手速度、球出手高度等运动学指标已达国际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发球技术是羽毛球比赛中制胜的关键。对少年儿童和初学者来说,应以正手发球为主,反手发球的技术可以适当向他们介绍。~是因为少年儿童腕力小,控制不了手指;二是反手发球动作难度大,少年儿童难以掌握。因此,在训练中应从发高运球、平高球、平快球、网前球等正手发球技术为主,以便于运动员掌握。各种发球技术不同,现将几种发球技术的要领及优点浅析如下:l高远球1.l自使:把羽毛球发得又高又远,使球往对方后场上方飞行;球的运行路线与地面所形成的仰角要大于45“;球在对方场区底线附近地面垂直而降落。1.2优点:发高运球迫使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对1传控球练习中运动员年龄阶段与练习场地大小的关系,为今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所中小学校4个年龄段(U10、U12、U14、U16)112名男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按年龄阶段平均分为4个组别,每个组别平均分成7小组,每小组4个人。每个小组受试者交替在8 m、10 m、12 m正方形场地内进行3对1传控球练习,统计每个小组在不同规格场地内的传球质量、传球速度、传球路线、接应、对抗强度等指标。结果:U10的传球成功率和连续传球平均次数均明显低于U12、U14、U16(P<0.01);U10在8 m场地的动作时间短于10 m和12 m场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U12在8 m场地和10 m场地动作时间短于12 m场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U10的接应角度小于U12、U14和U16,差异显著(P<0.01);所有组别的受试者将球传向开放区的比例都超过了60%;传球瞬间抢球人与球之间的距离,按8 m、10 m、12 m的顺序依次显著性增长;U10、U12与U14、U16相比,抢球人与球之间的距离明显短。结论:12 m练习场地对于U12年龄段和U14年龄段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过大,不能有效提高其传接球技术;U14年龄段是3对1传接球技术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U14年龄段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14岁到16岁这个期间的3对1传控球训练,8 m场地效果好于10 m和12 m场地。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俄女篮场上的技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女篮在罚球技术上优于俄罗斯女篮,在三分球、二分球、篮板球、助攻、抢断等方面较俄罗斯女篮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5.
从美学角度,对狮、龙舞的动作特点、编排技巧、动作格局、动作表现及音乐搭配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讨,认为狮龙舞美学价值的体现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完成的动作类型、难度、方向、路线、空间,以及音乐与动作的和谐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一个重要得分手段,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发球规则。文章以“球”为中心,从“球的运动状态”、“球的运动路线”和“球的空间位置”等三个部分来解读乒乓球发球规则,在此基础上对临场裁判法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广大裁判员在临场比赛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向全国286名曲棍球运动员分发运动损伤调查表,收集受伤原因、动作、时间、部位、诊断等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调查发现,曲棍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有如下特点:①因球、棍击打造成的头面部和手部的开放性损伤及股四头肌挫伤发生频率高;②他人侵犯、力量不足、场地护具欠佳是曲棍球运动员最常见的受伤原因.③曲棍球特殊的技战术动作让腰部,膝关节所承受的力学负荷强大而复杂,使得上述部位的急慢性损伤发生频率高.  相似文献   

18.
对篮球比赛中犯规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1)在各项具体犯规动作中,封盖投篮、防持球突破、防运球和防中锋等4项技术犯规动作出现的频数最高;2)犯规的时间,上半时多于下半时,而在上半时里又主要集中在前10分钟;3)犯规地点主要集中于进攻队的前场,特别是限制区附近;4)犯规的身体部位主要是手和上肢;5)防持球犯规明显高于防无球犯规。  相似文献   

19.
试论足球战术训练中的对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必须重视战术训练中的对抗方式比赛最鲜明的特征——竞争,决定了场上队员每一个动作都需是力图取胜对方的战术运用,它包含着激烈对抗的拚夺。比赛的胜利,就是在对抗下无数拚夺成功所凝集成的结晶。在现代足球竞技场上,  相似文献   

20.
尽管中锋队员的个人防守能力有所提高,但还不是令人满意的,往往在运用全场紧迫时常因中锋移动速度较慢而不得不暂时替换出场,这样使场上应战阵容颇受影响.足步动作的不清楚和掌握技术不好引起的漏人失守现象更是频繁地出现.中锋的犯规问题也不容忽视,常常是取胜和致负的主要原因,中锋犯规多半集中于篮下,犯规动作也不外乎是,打人,挡人,用腿部抵人,身体接触等几种.从153场比赛中,男女共24名中锋共犯规915次,平均每人每场犯规3.8次,这是可观的数字,应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