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对流层大气主要依靠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愈接近地面,空气受热愈多,反之愈少。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递减规律是:每七升100米温度下降0.6℃。  相似文献   

2.
【精讲精练】考点1.大气的保温作用【精讲】例1.读图,回答(1)~(3)题:(1)在图示各项内容中,由于的存在,使大气具有“温室效应”(保温效应)。(2)请阐述地质历史上大气“温室效应”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3)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指出降低“温室效应”的措施是和。【解题分析】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CO2等气体成分,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没有吸收作用,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着较强的吸收作用,使得近地面的大气增温,并将吸收的大部分能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生物呼吸…  相似文献   

3.
注意点一:逆温现象的概念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  相似文献   

4.
一、逆温产生的原因当空气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时 ,大气污染问题往往会加剧 ,常见的就是逆温现象。在大气的底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每升高 10 0米 ,气温平均递减 0 6℃。因此 ,山顶的日照虽然更强烈 ,但气温却较低。在对流层中 ,逆温现象的存在 ,使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 ,降温变化率小于 0 6℃。一定高度存在一个相对暖层 ,即从地面向上随高度增加而气温下降 ,而后出现一相对暖层 ,在暖层内温度上升 ,而高度再升高大气温度又降低。逆温的形成有多种情况 :①辐射逆温 ,是地面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在晴朗无风的夜晚 ,地面辐射减弱 ,…  相似文献   

5.
专题三 :大 气一、熟练掌握层次 (基础知识选择题 )  1.1997年下半年 ,巴黎、圣地亚哥等大城市先后发生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其产生的自然原因有(   )A .城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CO2B .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大量排放C .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气温上下相近 ,甚至上热下冷的情况D .近地面大气出现了上冷下暖的情况  2 .3 0 0千米以上的高空大气层气温高达 10 0 0℃以上 ,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 ,主要因为 (   )A .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 ,能很好地散热C .该层大气稀薄 ,卫星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  相似文献   

6.
板书是一节课的脉络和骨干,板书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更好地掌握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因此,板书的设计也要费些心思。现代社会,高节奏的脚步,一切都在变化,板书也要常变常新,否则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本人在多年教学当中,总结了许多板书的式样,希望能供大家参考。一、要点罗列式例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板书(部分)(一)文字罗列一、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1)范围: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2)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7.
一、热力环流1.形成成因:冷热不均。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做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降)→同一水平面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产生气压梯度(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下降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热力环流形成。可见,大气运动首先是垂直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受热不均,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2.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如下图中A′处的高气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高度B′处和C′处的气压而言的。若A′处的高气压与近地面A处的低气压相比,气压…  相似文献   

8.
孙成永 《物理教师》2011,32(1):41-42
关于大气压强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第二;可以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因为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地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9.
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它由3个氧原子构成,大气中的含量不到空气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在近地面层含量极少,从离地面10公里起,臭氧浓度开始增加,至地面40公里的平流层里,浓度最大,称为臭氧层。到60公里高空,臭氧含量微乎其微。臭氧是大气中唯一的能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的气体,因而,臭氧层就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保护着地面生物不致受过量紫外线照射而死,只让极少量紫外线到达地面。而这少量紫外线对生物不但无害,还能杀菌防病,晒黑人的皮肤,促进机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有利于防止佝偻病。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热力环流原理是学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关键,又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学习思路归纳为: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  相似文献   

11.
鲍辉 《地理教育》2014,(1):121-121
一、从雾到雾霾再到霾 雾是悬浮于近地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相对湿度一般大于90%,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按成因一般有两种:辐射雾与平流雾。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形成条件:①近地空气中水汽充沛;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③风力弱,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而大气的主要过程可以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来概括.课标淡化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过程的要求,把重点放在大气从地面获得与保持热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地面上空气的范围极广,常称大气,离地面200千米以上,仍有空气存在,虽然空气的密度很小,但如此高的大气柱作用于地面上的压强仍然极大.大气压是由于地球周围大气层本身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压强,其大小与高度、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在纬度是45度的海平面上,  相似文献   

14.
气压随着大气高度而变化,这是因为空气本身是具有重量的,而地球对物质又具有引力作用,且中心距离越近,引力也越大。所以大气愈接近地面愈密集,愈向高空愈稀薄。气压也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作用,气温低,气体收缩,密度增加,气压增大;相反,气温高,气体膨胀,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4~2015年漳州市区蓝田、三中和九湖3个监测站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对近地面臭氧污染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漳州近地面臭氧浓度在夏季较低,而峰值主要出现在4月或10月。臭氧浓度与NO2浓度密切相关,在全年统计下呈正相关。当温度高于20°C,日照时数大于5h,风速小于2m/s时,漳州市区易形成臭氧污染天气。  相似文献   

16.
霍雨佳 《教师博览》2014,(11):64-64
众所周知,在一般情况下,气温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约降低0.6度,这样,大气低层温度高,空气密度小;高层温度低,空气密度相对较大,造成了“头重脚轻”的现象,容易上下翻滚而形成对流,这样就会使低层特别是近地面层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粉尘向高空移散,从而减轻在大气低层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7.
内能的利用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给人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因使用各种燃料排入大气的有害物质达数亿吨之多 ,这些有害物质不但影响了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而且对人类身体的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甚至直接影响到全球的气候 ,形成“温室效应” ,使全球变暖 .所谓温室效应 ,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而地面增暖后放出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 ,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 ,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除二氧化碳以外 ,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周小奋  刘熠 《物理教师》2012,(10):40-41
题目.为了测量太阳的辐射功率,某人采用如下简单实验.取一个横截面积是3×10-2m2的不高的圆筒,筒内装水0.6kg,用来测量辐射到地面的太阳能.某一天中午在太阳光直射2min后,水的温度升高了1℃.求:(1)在阳光直射下,地球表面每平方厘米每秒钟获得的能量.(2)已知辐射到大气顶层的太阳能只有η=50%到达地面,另外50%被大气吸收和反射,而未到达地面.请你由  相似文献   

19.
郑长伟 《新高考》2006,(2):50-55
[原理呈现]一、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如图所示 2.形成过程(1)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若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水平气压差异:A地上空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压差异相反,A地形成低气压,B、C两地形成高气压。  相似文献   

20.
弥蒙的雾     
近地面的大气降温时,便形成了低云一般的雾。来自陆地的温暖的大气经过寒冷的海上时,海上的雾气就形成了。在北极地区,雾就像从热水里上升的蒸汽那样从海面上升腾,称为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