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字化媒体盛行的时代,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元化的新媒体形态出现在社会空间中,为大众的日常交流、互动带来了诸多便利。对于网络信息传播活动而言,网络平台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公开化、共享化的信息空间,大众的自由言论也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塑造良性的网络生态空间。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特征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传播与舆论引导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信息传播与引导的具体建议,旨在基于当下全民网络狂欢的背景下净化网络空间,引领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然而网络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问题。“网络暴民”成为网络传播中一个新生的词汇,而存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网络暴民”现象,在传播的舆论监督与引导上,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涉军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被蓄意或无意传播的涉及军队人员或事件的信息,引起网民关注,进而通过网络发声,表达诉求、观点。或是故意混淆视听、跟风炒作.制造带有特定目的性的舆论等。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与舆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超 《新闻采编》2000,(3):10-12
互联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它的发展,标志着新闻传播活动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时至今日,互联网络带给全世界新闻传播领域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集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体的功能于一身,并加以优化,从而在传播速度、信息量、覆盖面等方面,都对普通媒体提出了挑战。网络传播中的自由交互容易分散舆论的社会整合性,发布的新闻不能像传统媒体那样要经过编辑部的严格审稿程序,致使新闻信息真假难辨,而且在网上易出现大量导向  相似文献   

5.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其重要地位无不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彰显殆尽.新闻宣传工作历来是我党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加强网络传播舆论引导,才能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由信息传播工具嬗变为一种媒体形态。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网络传播媒体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与日俱增。传与受的互动化、全球化、即时化、匿名化,内容的海量性,形式的多样性等这些特点使网络媒体的价值导向问题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中舆论引导的特点分析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革命,不仅使新闻传播的地理区域极大地扩展,使新闻传播覆盖的受众数量剧增,而且在传播的内容、传播的功能、传播的效果上都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改变。而这一系列革命性的改变使得传统新闻媒体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这些课题的解决则需要在尊重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借鉴传统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后方能实现。网络传播引发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新变化在网络新闻媒体出现以前,所有的大众传媒都遵循着一种由点到面的单向的线性的传播方式,即由传播者主导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有组织、大规模…  相似文献   

8.
从高露洁“致癌”事件审视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构成和达到的传播效果主要来自两个版块:网站编辑签发版块与和网民互动参与讨论版块。前者的管理在于网站内部加强.管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于网站的性质、网站领导的重视程度、编辑记者的整体素质和网站管理制度健全与否等,而后者的管理效果好坏还需要网民的配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完善,传播途径已经进入新的时代,而微电影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本文主要通过对微电影的概述,讨论其艺术特征和传播机制,探讨艺术特征和传播机制对微电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林凌 《当代传播》2012,(5):27-29,38
移动互联网集传播工具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于一体,使网络舆论在网络"熟人社会"中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移动网络舆论具有随机性、碎片化和聚众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破坏事实真相的完整性;隐形舆论的隐蔽性更强。因此,难以用引导PC网络舆论的方法有效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必须加强移动网络舆情监测,及早引导移动网络舆论;用全面信息消除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渠道引导移动网络舆论,提高其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众多新的传播方式,这些新传播形式的出现一方面为公众对公共生活的关注和参与营造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传播管理与舆论导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目前人们对此的关注点还集中在以BBS为代表的电子论坛上,对网络传播中其他的传播形式和手段缺乏相应关注,比如有着广泛参与度的留言板。  相似文献   

12.
尹靓 《现代视听》2012,(3):77-78
网络媒体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其自身的开放、及时、互动等特点以及中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其成为信息制造、发布、交互的最大平台,网络传播使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应对危机传统媒体应该"敢说话","早说话","会说话"。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跨越了国界、地域、民族的界限,在全球任何地点连网的人理论上都可以连往世界另一端的网络媒体,进入一个‘文化共同体’之中。”  相似文献   

14.
网络问政是政府和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形成特定互动关系的政治沟通过程。为考察这种政治沟通新方式的传播效果,对国内媒体网络问政平台的留言量、回复率、回复质量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媒体网络问政平台在整体效果上处于"很差"到"一般"的状况;在性质类型上以民生服务型为主流,民主参政型相对缺乏;在互动参与上,网民与政府、网民与网民、网民与意见领袖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屏蔽效应"。提高网络问政效果需要包括政府、媒体、网民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合力。  相似文献   

15.
吕璇 《今传媒》2014,(5):31-32
随着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软件的日益普及,网络谣言激增,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势在必行。为了有效遏制网络谣言,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新时期的谣言特征,强化网络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网络自净能力,维护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16.
继承与革新的有机统一,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融合,是电视传播艺术的审美特征.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努力深入生活创新,宏观地把握时代,把握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的要求,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7.
维系网络传播与公共利益的协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合理使用是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维系网络传播与公共利益的协调依赖完善的合理使用制度。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不应偏离自己的立法目标。2005年国家公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规范了数字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条例》关于合理使用规定的方向是正确的,对协调网络传播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促进社会信息资源的广泛交流与社会文化产业的整体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微博的信息传播首先体现在由头信息的围观速度化,形成舆论势力;而微博的媒体性和微博客身份的多元化,舆论焦点易走进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事件相关人的关注范围,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实际解决;最后在微博的娱乐化传播中,权威遭到消解,事件的严肃性也被削弱,淡出公众的焦点视野。值得注意的是,微博的危机传播可能导致危机恶化,扰乱社会秩序和网络运营,应加强舆论引导和自媒体的新闻素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平台在国民认知中逐渐普及,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直线上升,日益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及观念,学界对网络流行语形成机制与传播影响的探究也越来越重视.从传播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具备传播性、奇趣性、时效性、社会性、典型性等特征.其传播机制包括新媒体时代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社会化的人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复制与再创造...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免不了互联网的深度参与,互联网对于社会的创新和进步作用越来越重要。艺术和传播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背景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变革后的艺术应该规避弊端,不断扩大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