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在初中阶段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效果,表明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品德素质具有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实际决定了民族师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造就一专多能、合格加特长的教师,学生必须具有能适应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特殊素质,包括特殊的知识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品德素质。对学生特殊品德素质的培养,跨文化德育是最有效的举措和最基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可分为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品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主要靠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活动来完成;技能素质教育主要由技能型教师和企业技师来完成;品德素质教育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完成.高等专科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技能素质教育和品德素质教育的方法相同,唯文化素质教育因生源智力基础的差异至使其教育方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物理素养,是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其关键在于破除陈旧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和教育观。下面就物理学科素质教育中的品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谈几点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提高各种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劳动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等等。其中身体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健,文化素质是前提,科学素质是核心,劳动素质是表现,思想素质是主导,政治素质是根本。素质教育所讲的能力,除体力和智力外,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力、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指理想的人格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密切结合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注重发挥人的智力、潜能,发展个性心理素质。人的“素质”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人的智力、体质、品德、才能的综合表现,是体现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质量和功能的基本因素。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一、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人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与中介,是素质中的素质。没有心理素质的提高,其他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则是一句空话。目前,在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在较优裕的环境中长大,先天素质较好,书本知识丰富,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同时,一些学生学习上有困难,绝大多数并非因为先天智力有问题,而是心理因素所致。因此,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二、“心理素质教育”实验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中专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1.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素质。心理素质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在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过程中起着中介和基础的作用。不论是知识的获取,还是品德的形成,无一不以认识、情感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为基础。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各要素中,是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它不仅可以在主客体互  相似文献   

9.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素质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等内容.语文教育必须依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寻找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心理素质是每个人最基本素质,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其他的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科技业务素质等不可能形成,因此,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的教育条件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其主要内容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四个方面。语文学科教育除了对其中的身体素质不能起到直接的作用外,对其他三方面素质的提高都能起到卜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文化素质。而传统文化素质则是文化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以实现其个性化、社会化为间接目标的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是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一、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1.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一般说来,一个人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其中心理素质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其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关系到…  相似文献   

13.
董士平  芮宁玲 《教师》2010,(11):29-29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素质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等内容。语文教育必须依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寻找最佳途径。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教育界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品德教养,并力求改变以往单一的、教条式的德育方法.从素质的视野来看,品德教养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综合性课题.素质教育具体包括了对学生进行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其中品德教养可分为思想品德、劳动技能、交往素质和审美素质等的教养.数学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用自已学科的优良品质陶冶人、启迪人、充实人,促使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以下笔者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探究数学教育的品德教养功能. 1 思想品德的培养 思想品德的培养包括了行…  相似文献   

15.
个性品德素质教育是除智力教育以外的所有教育。个性品德素质主要是指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审美素质。新课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为准绳。地理学科是蕴涵个性品德素质教育丰富和全面的学科之一。一、转变观念,为学生个性品德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传统的地理教学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教师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忽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道德行为和人格的养成;地理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发展的需要。课程…  相似文献   

16.
技工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性人才。技工学校学生的主要素质基础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奠定科学文化素质基础,并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思想、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技工化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化学学科素质主要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素质教育效果·55·的关键因素。通过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以前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就其内容来讲包括六个方面,即智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创造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品德素质教育、交往素质教育。素质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环境和学习形成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品质。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就是要使人的智力、心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教育。也就是要求我们全面培养人,培养全面的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那么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素质等。几方面的内容。其中民族文化素质是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个性心理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主导。在这几方面我做了如下偿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那么,什么是素质和素质教育呢?素质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觉器官的特点。今天,人们已经把素质提高到人的品质发展的深层内蕴。从静态上看,素质构成基本有以下五个因素: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从教育过程实施的动态方面分析,素质教育的实质乃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