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但综观社会课教学改革的现状,不难发现,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认识实践,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缺了教师有效的“导”,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体现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可以将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概括为导读、导问、导答、导评。  相似文献   

2.
所谓“导拨”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的,“教贵引导,点拨深入”。《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却不能忽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笔者在教学中是按如下方式进行导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教贵善导     
在语文教学中历来有一种误解,以为主讲就是主导,讲得越多主导作用发挥得就越好。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没有教师的讲,但是讲是为学服务的,应“以讲导学”,即用讲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学,而不是用“讲”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 教贵在导,它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规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职能主要是“导”而不是“讲”,更不是“灌”。实践证明教师善于诱导是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填鸭、说教毕竟不能称为教育,诱导才是教育。可以说诱导是教学的最本质特征之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好诱导工作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主导?"导"什么?我认为,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即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乐学、活学、会学。  相似文献   

5.
关于学案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众所周知,教有法,但教无定法。教法的实质应是学习的方法,根本点在于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教学以其学练结合、稳重实效的特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使学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与时俱进,实现师生角色转换,体现“研究性学习”原则,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性,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思考。一、学案应体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观念上,最核心的是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学案不应着眼于教师“讲清、讲透、讲完、讲得精彩与生动”,而应立足于学生“想学、会学、会用、会做”这一根…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诸方面能力的培养。在乡村小学,要培养好学生的各种能力,更多地依赖于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向“45分钟”要质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就像学游泳一样,单靠老师分析规律,讲解要领,有一定的效果,但真正要形成技能,还得靠学生自身的反复练习。因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设疑点拨。如果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什么,怎么学,能学到什么等全凭教师的“导”。以下,我想就阅读教学的案例谈谈教师“导”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一堂数学课是否成功,重在看教师导得是否到位,导得是否艺术。教师导得到位,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下面根据自己的体会谈三个方面的看法。 一、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作为教育者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是每个教师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如果教师喧宾夺主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不理解的“死”知识,也就谈不上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了。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如果教师只在复习…  相似文献   

9.
导得巧,学得就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在“导”上下功夫,研究“导”的艺术和运用技巧,必须着眼于诱导,着力于引导,着手于指导,着重于疏导,真正做到引导、指导、疏导、诱导并举,最后达到因势利导。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需要教师的导,尤其是导越(导人)、导读和导议的运用。“导”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遥控器”。  相似文献   

10.
宋海琛  王延芳 《学子》2014,(10):35-36
正一、教师应有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统一活动过程,具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越高,教学过程就会进行得很顺利,师生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导兴趣、导思维、导表达、导创新等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能真正得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如何发挥?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一、教师为主导教师为主导重在"导",所谓导者,引导  相似文献   

13.
自然教学改革的实践说明,能否以学生为主体,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尽可能启迪诱导儿童自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发挥自然教师的“五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共识。然而,小学生认知水平极其有限,是正在发展中的主体。这个发展中的主体尽管内存着主动发展的素质——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但若无人去引发,不给他们创造条件,其主体地位就无法得到体现。 如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呢?我认为,关键是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标志是能否调动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学生自理,既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主体”与“导”有机结合的关键,在于班主任要善于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意志。其含义有二:一是班级管理中必须要有班主任的权威,没有这种权威,教师的主导作用便无从体现,学生集体便失去了思想核心,班集体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二是班主任的权威不应表现为直截了当的“发号施令”,而应当以学生集体意志的形  相似文献   

16.
我们看到,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讲的多了,操作得多了。相比之下,教师讲得少了,演示得少了。教师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的许多教学现场呈现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需要时提供一些材料,接下去就由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最后的结论可以多样化,都可以肯定,学生皆大欢喜。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好像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仅仅是提出问题,提供材料吗?教师这么好当吗?答案是否定的。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越显得重要。所以,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使教师的课堂指导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17.
张义国 《湖南教育》2004,(11):29-29
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表明了亲身经历的重要性。历史是无法还原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教法怎样改革才能使历史教学显现活力呢?在具体教学中,历史教学改革运用得较多的是导学式方法。其核心是“导”与“学”,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式又称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弄清历史…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的主体努力来体现。在传统的“题海战术”、“满堂灌”的应试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得不到很好发挥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情商”至关重要。培养“情商”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始终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两者是否能有机地结合,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满足于自己的精辟分析,而应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而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那么,教师的“主导”该如何“导”、如何把握“导”的度,这是需要我们教师深入钻研的一个问题。若教师的启发或设置的问题缺乏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论上一直是没有争议的,是稳固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的“探索”,“合作交流”,“问题串”等少了些,“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本文通过一个课例再次展现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