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社南昌7月9日电(记者胡锦武)5年前曾随中国南极科考队登上南极大陆采访的江西电视台记者郑忠杰,9日起程准备随队参加中国本世纪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采访活动。今年48岁的郑忠杰对此次北极之行充满豪情:"实现从南极到北极采访的跨越,是我20年来的梦想。"1998年、郑忠杰曾与江西电视台的另一位电视记者随中国第十五次南极科考队进行了南极科考的采访报道。此次北极科考是中国第二次进行的北极科考活动,国内将有包括中央电视台、国家海洋报、深圳商报、湖南长沙电视台及江西电视台派出的6名记者随队进行采访组织此次北极科考的目的是考察北极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反馈以及北极变化对中国气候环境的影响。此次北极科考路线为:中国大连港——日本海——白令海(穿越白令海峡)——楚科奇  相似文献   

2.
第六种跟踪追寻式采访方法这种采访方法也可顾名思义:它要求记者(通讯员)紧紧跟随对方(包括事件的发展或人物的活动)进行采访的一种方法。跟踪追寻式采访,大体上有这样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一次采访的跟踪追寻。比如,今年七月的一天,饰演青年“阿信”的日本著名(?)中裕子到北京,准备和中国演员合拍一部影片。有个记者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赶到首都机场,可是其他报社的记者们早已抢先一步。当“阿信”一出机舱就被他们围住,又紧追着她坐的汽车直跟到饭店,  相似文献   

3.
他抢拍的《警民奋力拦惊马》获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他拍摄的《北极的太阳》纪录片,成为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北极科学考察委员会”影视文件;他率领《睦邻》摄影队走遍中国周边21个友好邻邦,成为有史以来完整环绕中国周边邻国的一支睦邻之旅;他两次到北极和南极采访,成为少数能够涉足南北两极点采访的电视记者;  相似文献   

4.
今年十月二十四日,是美国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诞辰一百周年。斯特朗从一九二五年起,先后六次访问中国,一九七○年在北京逝世。她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九四六年七月,斯特朗从美国到莫斯科的途中,第五次来到中国。经宋庆龄的安排,她对解放区作了为期九个月的访问,其中在延安住了七个月。七月三十一日,斯特朗从北平飞抵延安,就在一个简陋而又干净的窑洞里下榻。斯特朗一安顿好,马上就找朱德总司令商谈她的采访计划。朱德表示可以满足她的采访要求。这使她实现了采访毛泽东主席的夙愿。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多次赴海外执行采访任务,例如:1991年的“西哈努克亲王重返战乱后的柬埔寨”、1998年的“美军‘沙漠之狐’军事行动—空袭巴格达”、1999年的“中国南极格罗夫山考察”、2004年的“中国北极第一个考察站—黄河站”建成、2005年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莫斯科红场大阅兵”等等。在这些国际采访中,我亲身感受到国内采访与国际采访之间的不同。诸如:语言不同、思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李栓科这个名字只与世界三极的极地考察有关。他登陆过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三极,也就是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并从事过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采访他,首先引起我兴趣的也是他那十多年的科研经历:他参加过中国第七、八、九这三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的时  相似文献   

7.
一年前的夏天,我作为新华社 记者随同国家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远赴北极采访,两个半月的海上和极地生活,令我至今难以忘怀。以下零零碎碎这些文字,希望读者任炎炎烈日下跟随我的回忆、体会一丝来自冰天雪地的凉爽和新奇的同时,能够对中国记者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中国考察船上的新闻记者 也许中国新闻的历史将会在某一页或显著或不显著的角落写上这么一句:二十世纪末,一艘中国考察船首航北极,船上有二十名记者,占乘客总数的四分之一,表现了这个时代中国人对这次科学考察空前的热情和关注。 如果有谁想要了解今R中国的新闻界…  相似文献   

8.
王迈是一位传奇式的记者。徒步考察黄河,单骑万里神州,把国旗插上北极点——从1982年起,王迈进行了三次长距离长时间的流动采访,发表数百万字的新闻报道,新闻实践触及到社会各方面。脚板底下出新闻,王迈树起了中国新闻界一绝,人称——“独行侠”。  相似文献   

9.
挺进北极!20世纪的最后一个夏天,中国政府派出的一支考察队第一次对北冰洋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为期71天的考察。在参加这次考察全过程的124名科考队员中,有一位普普通通却又格外引人注目的女性。她就是来自香港的李乐诗,大家都叫她阿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位采访北极、南极的记者,都是新华社记者.而第一位采访北极的记者李楠还是第一位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 首次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
从2014年12月中旬开始,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了"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进一步深化拓展了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作为河南报业市场的重要一员,大河报通盘谋划,制订详细方案,把"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作为媒体融合发展成效的一次检验、作为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一次练兵,努力构筑立体化、互动式的传播体系。在活动中,大河报新老媒体强化互融、互补、互动,实现素材一次性采集、内容多平台生产、信息多渠道发布、效果全方位呈现,创新讲好故事的采编方式、传播渠道、产品形态,实现讲好故事与融合报道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19日至11月5日,我有幸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组织的中国新闻代表团的一员赴美国考察采访。其间,除参加大量的采访、采风活动外,还主要考察了美国的两家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  相似文献   

13.
一位在大震中痛失父母女儿等10名亲人,却一直坚守在救灾岗位上的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女民警,5月19日13时45分,被某门户网站“请”到嘉宾访谈间接受采访。她坦言已经不记得多少次因为难受而晕倒——就在接受采访的当天上午,她还晕倒了一次。而在前一天晚上,她作为全国唯一一名前往北京的灾区民警,参加了电视台组织的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  相似文献   

14.
《信息系统工程》2003,(11):40-40
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此次科考将对北极生态环境变化进行更深入的考察,从而为全球气候和生态变化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13,(11):36-37
编者按:2013年6月,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项目奖经过缜密而严格的评审工作后于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网站(http://www.capt.cn/)公示并揭晓。今年参加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评奖的项目共有100项,是历届最多的一次,经评审委员会评定,获得第六届"王选奖"共73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27项。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共有221篇,也是历年来最多的,这表示王选奖及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这个平台越来越得到广大会员的认可和积极参与。本刊特采访了"王选奖"报业与广电评审组组长,并对一等奖获奖项目进行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2010的脚步匆匆走过,快得让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当我们驻足回望那一行坚实的脚印时,有些经典案例浮现在脑海——这里,凝聚着山东电视人的追求与奉献;这里,承载着山东电视人的角色选择与责任担当。一.全国网络媒体黄河三角洲采访考察活动:面向融媒体的一次强势起跑事件回放:2010年6月20日至25日,由齐鲁网策划组织的"全国网络媒体黄河三角洲采访考察活动"在山东举行,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全国40多家网络媒体的记者历经6天,行程2200公里,深入黄三角德州、滨州、淄博、潍坊、烟台、东营六市,下农村,进工厂,入学校,赴社区,现场采访,实地考察,对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黄三角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报道。据不完全  相似文献   

17.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前不久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该书是一部报告文学,是作者九次采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林秀贞的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普通记者,我参加了“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活动。 这是一次最深入的采访。特定的报道任务,把我们引向了以往很少有记者到过的基层。我所在的第  相似文献   

19.
三与一之间的互动第八届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约有五千人。来两会采访的记者约有一千五六百人。二者之比为三比一。三与一之间的交往是频繁的。假如按一位记者一天采访六次计算,一千五百名记者一天要采访九千人次。这就是说,平均每位代表或委员每天要接受记者一两次采访。倘按会期15天计算,每人在会上要接受27次采访。可见,与会者同记者之间的互动是大会的一个重要侧面。我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的  相似文献   

20.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16):2-3
"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举办5月13日,"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在济南启动。60余家全国知名网站和山东省内部分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以及传统媒体的130余名编辑记者分东西两条采访线路,到济南、青岛、烟台、济宁等11个市采访,深入报道山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本次采访活动历时7天,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承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