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八大后,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和关注。"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之间是内在关联的,存在一致性。"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应该用"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化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2.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多元性、不坚定性、现实性等问题。中国梦的提出实现了大学生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有利于大学生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中国梦的引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推动作用,探究了"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梦"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梦"存在着内在联系。为有效缓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教学主阵地、校园文化、网上阵地等方面入手,为实现大学生个人梦想和"中国梦"开辟崭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的内在一致性,应用"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之坚定理想信念,将自己的青春与祖国的繁荣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梦"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义重大,通过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及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勇气等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梦"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进一步提出了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营造浓郁的文化教学氛围等方法来深化"中国梦"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大学生党员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未来主体和后备军,能否很好地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因而,了解90后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中国梦"情怀,对开创祖国未来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倩 《河南教育》2014,(4):17-18
"中国梦"是当下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高校要以"中国梦"为统领,从重塑理想信念、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知行合一四个维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并结合当前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因而以"中国梦"为引领指导青年大学生为实现理想信念而奋斗,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对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姗 《教育教学论坛》2015,(10):260-261
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确保当代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础保障。农科类大学生是科学技术、知识、文化和信息的重要传播者,肩负着实现"三农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农科类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人民的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撑。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梦"的内涵以及其与农科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内在契合,根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问卷调查,详细分析我校农科类大学生理想信念发展现状,最后在"中国梦"引领下,提出针对农科类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的战略性工程。"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具有共通性,决定了二者内在而深刻的价值契合。"中国梦"的深刻价值内涵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对于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广泛,由此带来的多元文化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体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一些大学生理想淡化、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梦"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座,不断强化"中国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促使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梦"的理性认同,推动大学生群体树立科学而高远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表现在: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文化底蕴,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实践基础。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将“中国梦”精髓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形势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开放,使得各种文化思想交流碰撞,而社会稳定,民族繁荣的前提是主流价值导向的明确。正确价值导向的树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前提。在新的时代,"中国梦"的概念逐渐成熟,大国的复兴已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梦"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筑梦逐梦,奋斗在路上,才能让"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照进现实。本文以"中国梦"的时代背景,探讨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出路。在充分剖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存问题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再到社会实践的驱动,明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和策略,增强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引导服务社会,奉献自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科学内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大学生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内在契合性,提出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中国梦",在感悟中凝聚"中国梦",在实践中践行"中国梦"的对策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5.
"90后"大学生是充满个性的一代,是充满希望的一代,是乐于表现的一代。本文主要从"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标准、"90后"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四个方面着手,分析"90后"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渠道与价值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同时,它又可以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很好地契合,从而开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篇章。文章基于"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基础之上指出了它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正面影响,在"中国梦"的视角下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分析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主要内涵及其开展意义,并提出开展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措施。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主要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3部分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新的台阶,为实现"中国梦"输送高素质的圆梦中坚力量。高校可通过形成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推进体现"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园景观文化,推动贴近"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组织融入"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内文娱活动等措施深化主题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和当前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提高"90后"学生理想信念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总体而言,地方本科院校"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积极向上的,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政治立场不坚定、价值观人生观扭曲、社会责任感不强、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文章从教育方法、国内环境、网络媒体方面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地方本科院校"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中国梦"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他们走中国道路的理想信念;能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能激发大学生敢于筑梦、追梦和圆梦的豪情壮志,凝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可以在"原理"课中重点夯实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根基;在"概论"课中重点阐明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在"纲要"课中重点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弘扬中国精神;在"基础"课中重点激发和凝聚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