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摩的侄儿”是一个极具深度的形象,“拉摩的侄儿”是他那个时代的重要佐证,在他身上体现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即主体性原则发展所带来的精神的分裂。也就是说,尽管在现代社会中,人摆脱了外在的束缚,自我意识已成为支配者,但人却没有因此走向自由,而是陷入了新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首先用微观分析眼光对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这一哲理小说中包含着辩证哲理的典型妙语与段落进行案例分析;然后又用宏观分析眼光,对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拉摩的侄儿》一书所作的评论进行辩证的再分析。全文以矛盾辩证法为元语言展开解释。  相似文献   

3.
阿Q和拉摩的侄儿是两个受尽批判的人物形象,但从作者的主观意愿及小说的客观倾向上来说这两个形象无可奈何的堕落其实是值的同情的。阿Q和侄儿只不过是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的小人物,在这两个悲剧人物身上,鲁迅和狄德罗分别寄托了对各自所处社会的深刻批判。阿Q和侄儿这种内涵上的相似性印证了法国启蒙时期一句名言:人是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阿Q和拉摩的侄儿是两个受尽批判的人物形象,但从作者的主观意愿及小说的客观倾向上来说这两个形象无可奈何的堕落其实是值的同情的。阿Q和侄儿只不过是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的小人物,在这两个悲剧人物身上,鲁迅和狄德罗分别寄托了对各自所处社会的深刻批判。阿Q侄儿这种内涵上的相似性印证了法国启蒙时期一句名言:人是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在《拉摩的侄儿》这部小说中,狄德罗通过对拉摩的侄儿这一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他对启蒙伦理的反思。狄德罗虽然反对“拉摩的侄儿”的处世原则,但又无法有力地反驳他,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局限以及狄德罗能够意识这种局限但又无法克服的内心矛盾。  相似文献   

6.
在18世纪,资产阶级个体以一种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拉摩的侄儿”就是其中之一。他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深知社会的罪恶却又主动投入其中,带着鲜明的价值相对主义和犬儒主义,是一个自觉的资产阶级个体。  相似文献   

7.
<拉摩的侄儿>从道德、历史、历史与道德的相互关系三个层面表现了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通过这种二律背反,小说深刻地表现了恩格斯所赞赏的意识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了它们的产生与消失,前进的与后退的变化.<拉摩的侄儿>之所以被誉为"辩证法的杰作",主要就在于它表现了道德与历史的这种深刻、复杂、相互作用的二律背反现象.  相似文献   

8.
《拉摩的侄儿》是狄德罗为数不多的哲理小说作品中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影响深远。本文联系狄德罗创作的具体情况,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及狄德罗的文学典型观,分析这部小说的复调艺术特色,同时作者深入挖掘小拉摩这个人物典型的内涵与实质,试图探讨其成功的内在奥秘。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没有亲生儿女,从投身革命的那一天起,他就把毕业精力贡献给祖国和人民。新中国成立后,几个侄儿侄女到了周恩来身边。周恩来和邓颖超一向视教育孩子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经常召开家庭会议或找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努力改造世界观。对周秉钧和周秉华参军,周秉建去农村插队,周恩来一次又一次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鼓励。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没有亲生儿女,从投身革命的那一天起,他就把毕业精力贡献给祖国和人民.新中国成立后,几个侄儿侄女到了周恩来身边.周恩来和邓颖超一向视教育孩子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经常召开家庭会议或找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努力改造世界观.对周秉钧和周秉华参军,周秉建去农村插队,周恩来一次又一次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鼓励.  相似文献   

11.
四、“你们小孩子不该享受,懂不懂?”周秉德12岁进西花厅,后来她的大弟周秉钧、妹妹周秉宜也来到伯伯身边,住进西花厅。秉钧、秉宜入八一小学读书,那是一所寄宿学校。 1952年7月,八一小学开始放暑假了。同学们都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在各自的宿舍里等着家里来接。学校院子里来了不少接孩子的车。当听到广播里通知谁家大人来了,孩子们就兴高采烈提起行李跑过去。当时,秉钧读3年级,秉宜刚读1年级。两天过去了,家住北京的同学都走了,却没来人接他们,秉宜  相似文献   

12.
周乘德是周恩来的侄女。1949年6月,也就是在小秉德12岁时,她来到北京,和伯父周恩来、伯母邓颖超生活在一起。先是住在中南海丰泽园,以后又随伯父搬到西花厅,共同生活了15年。后来的几十年间,她从未间断地去看望他们。至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老人回忆起伯父对自己和其他侄儿侄女亲切关怀和严格  相似文献   

13.
侄儿小三     
宝麟是大哥家的三小子,我们都叫他小三。小三6岁那年,得了流行性乙型脑炎,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从那时起,小三就再没上学。大哥家孩子多,日子紧,实在无力把他送去大医院治疗,只好找些偏方凑合。小三长到十四五岁时,每次病情发作,大哥只好用绳子把他绑在院子里的一棵小树上……有段时间,小三的病情日渐稳定,他想找点小活干,也好多少补贴些家用。大哥在西直门外一个工地上给他找了  相似文献   

14.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韶山冲。当他走进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的卧室,端详着挂在墙上的烈士遗像时,心绪难平。毛泽东当初离开家乡时,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抱负,又把自己的亲人带进了铁血疆场。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两个弟弟先后为革命献身,留下了远志、远大、远新三个遗孤。兄弟手足情深,毛泽东对侄儿侄女始终充满了关爱。  相似文献   

15.
八、“我们不能搞这个特殊,一点也不能搞。” 1968年夏天,周秉德的小弟弟秉和、小妹妹秉建先后去延安和内蒙古插队。临行前,刚满15岁的秉建来到西花厅和伯伯、七妈辞行告别。周恩来笑容满面地握着秉建的手说:  相似文献   

16.
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之所以拥有那么多的读者,在于他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于连.然而,长期以来,对于连的评价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放在现实生活中去印证,或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而颠扑.肯定他时,抬到英雄的地步;否定他时,便打入野心家、阴谋家、十足的伪君子的污泥坑.如何实事求是地用科学态度去评价这个形象,对我们批判地吸取外国文学的精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连是司汤达名著《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他的性格是复杂的,这在他的生命最后阶段尤其表现得集中:一声枪响,德·瑞拉夫人倒下了,于连琅珰入狱。枪响前后,于连判若两人:自幼就支配他整个身心的狂热野心如今灰飞烟灭;昨日还占有他心灵的对玛特尔小姐的爱情已换作厌倦冷漠;而对“出卖”他的仇人德·瑞拉夫人,却重修旧好,热恋如狂;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他贪恋着前所未有的爱情的欢娱,却又断然拒绝情人的恳求,不求赦免,唯求速死;此外,不久前还是统治阶级忠实走卒的他,几天后竟在法庭上慷慨陈词,俨如为民请命的造反英雄。如此复杂的矛盾集中于一人身上,无怪乎历来的评论家们对之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8.
19.
给侄儿取名     
小侄儿已5个月了,还没有取名字。弟和弟媳两口子把这一“重任”委托给了我,我只好搬来一部《现代汉语大词典》,准备显显身手。“爸爸,给弟弟取个笔画少的名字,好写。”6岁的女儿说。好!取个单名,笔画少,便于书写。很费劲地找了一大串,落到纸上,像蚂蚁排队。妻在旁又补上一句:“取的名  相似文献   

20.
七月的骄阳,把大地烤得一片灼热。家中开着空调还使我烦闷不安,5岁的侄儿和2岁的女儿仿佛不知热和累,他们不停地做着各种游戏。我躺在沙发上,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忽然,一阵吵闹声把我惊醒,只听侄儿大嚷:“不吃,就是不吃,我就要吃又红又大的苹果。”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