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们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询问初中语文第六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疒计)”字的读音、字义。为了弄清这个字,我们信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答复如下:经查阅《红楼梦》的几种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和程伟元本均作“(疒计)”,戚蓼生序本作“(疒轸)”,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作“记”。“(疒轸)”即“疹”,是皮肤  相似文献   

2.
“汗青”原是“竹简”的别称 ,后引申为“成书”之意 ,亦特指史册 ,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蔡伦造纸以前 ,人们写书的材料是竹简木牍 ,故那时的“书”均被称为“竹简” ,因为古人选割下来用于写字的竹子是要经过处理的 ,先要有一道烤炙的工序 ,就是先以火炙让竹子“出汗” ,即现在所说的“蒸发水分” ,这样 ,竹子干后不但易于书写 ,而且可免虫蛀 ,于是就称“竹简”为“汗青” ,如《新唐书·刘子玄传》 :“头白可期 ,汗青无日。”“丹青”原为“画”的别称 ,后亦比喻坚贞不屈或忠贞之士的图像。“…  相似文献   

3.
平时储“米”。俗话说得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 ,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 ,大脑这个“仓库”里必须有充足的“米”。“米”从何而来?“米”来自生活。如果我们能随时把散落在生活中的“米”捡起来 ,见一点捡一点 ,养成自觉搜集素材的习惯 ,写起作文来就不愁无“米”下锅了。多年来 ,我要求班上的学生每人备一个可随身携带的“生活笔记本” ,随时把可能进入文章的“米”捡起来、积起来。这样做后 ,学生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没材料了。用学生的话说 ,现在愁的不是有没有“米” ,而是选“泰国米”还是“香米”煮饭的问题了。临时找“米…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闰”?其意有二:一是“余数”,二是“副、偏”,对“正”而言。就中国人的传统历法而言,古人认为一岁应是12个月,安排13个月是不得已,这是“闰余”,不算正式的月份,只能附在正式月份后,作为前个月份的“副月、偏月”,故称“闰×月”。今年三月份后的一个月只有一个节气“立夏”而无“中气”,故为闰三月。公历也同样。公历闰年是指“闰余”一天,这一天因加在2月份,故称“2月闰”,意思是  相似文献   

5.
古代没有纸,在小而薄的木片上写字。这木片就叫“札”,也叫“牍”。引申为书信,所以信叫“信札”、“书札”。亲笔写的信,叫“手札”。尊称他人的来信,叫“大札”或“玉札”。“牍”,“书牍”,都是指信。牍,长约一尺,故叫“尺牍”,也是指信。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语文”,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课”,这当然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的“自然联想”。其实,“语文”包含的何止“语文课”?我认为,“语文”的“语”是“语言”,“文”就是“文字”“文学”等。“语”用嘴,“文”用笔。今天人类之所以有高度发达的文  相似文献   

7.
有不少人只知道“蔓延”,却不知道还有“曼延”和“没延”,常在该用“曼延”或“漫延”的地方都错误地用上了“蔓延”。其实,“曼延”、“没延”、“蔓延”虽读音相同《都读mdRydD),但其词义和用法是不相同的。“曼延”的“曼’堤长或远的意思。“曼延”,即连绵不断。‘慢延”是形容词,常在句中作定语,也可作谓语的中心误。如“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山路曼延曲折”。“没延”的“漫”是指水过满,向外流。“漫延”,即像水过满向外流一样向外扩展。“漫延”是动词,常在句中作谓误的中心语。如“沙漠一直漫延到遥远的天边”。…  相似文献   

8.
“辨”、“辩”、“辫”、“瓣”这四个字最容易混淆,特别在运用时,会出现误用的现象。“辨”字,读bian,字的中间为一点一撇,意思是分别、分析。如课文《落花生》:“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  相似文献   

9.
“漫画”“动画”“卡通”“动漫”四个词意义非常相近而又共存并用,它们为什么没有被语言自然地淘汰而保留一两个呢?  相似文献   

10.
桂,一作“木樨”,一种常绿灌木,原产于我国。因桂花香气馥郁,尤以中秋时节为最,古人形容中秋佳景,便说“桂子飘香”。古时传说月宫中有桂树,便将月宫称为“桂宫”。如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又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月宫为“蟾宫”。如李俊民《中秋》诗:“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古时科举考试中,称登科为“蟾宫折桂”。《晋书第五十二卷·诜列传》载:“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世因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相似文献   

11.
仅就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范围,谈谈“如何”、“若何”、“奈何”常见的几种用法: 一、“如何”(其变式是“何如”),“若何”(其变式是“何若”)、“奈何”作谓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么样”、“怎么办”。例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老爷细想,此计如何?”(怎么样?)《廉颇蔺相如列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十二册第15课《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一些词语,如果理解错了,就会在解释诗句时产生偏差。“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里的“衣裳”是两个词:“衣”和“裳”。古人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chang)”。所谓“下衣”,也不完全像现代人穿的裤子,而像今天妇女穿的裙裤,不过古人男女都穿。而在现代汉语中,“衣裳”是一个词,泛指衣服,  相似文献   

13.
二·两·俩     
“二(er)”、“两(liang)”、“俩(lia)”是三个常用的字,但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忽视它们的用法而用错。例如: 1.他有二门功课不及格(“二”应改为“两”)。2.开会时,他们俩个人分在一个小组里讨论(“俩”应改为“两”)。实际上“二”、“两”和“俩”的用法是有细微区别的。  相似文献   

14.
“不禁”、“不仅”、“不尽”三词读音相似,“不禁(jin)”、“不仅(jin)”、“不尽(jin)”,在词性上几乎同属副词,词义上有相同之处,都与“不”有关,但它们在词义上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四人帮”有两件得心应手的武器:一曰“帽子”,“二曰“棍子”。就靠这两大“资本”,一伙阴险狡诈的男魔女妖,竟以“奴隶管家”自居,俨然成了“钢铁公司”、“帽子工厂”的大老板, “帮记”帽厂的型号繁多,动辄便将帽子扣过去。谁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就送谁“唯生产力论”的大帽子;老干部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都给戴上“民主  相似文献   

16.
融·熔·溶     
“融”字指某物本身消融,不靠其他溶液去“溶”它,也不必通过烧烤去“熔”它。比如人们常说的“春雪易融”用的就是“融”字。北方冬末的雪后,常能看到春雪消融的景色。除此之外,“融”字还有调和的意思,因此“融洽”、“水乳交融”就好理解了。有个成语叫“融会贯通”,是说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的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相似文献   

17.
沈德馨 《新读写》2023,(11):18-19
<正>这里不一样,我们认可“战争”,我们崇尚“和平”,我们因“战争”而“和平”,我们因“和平”而“战争”。欢迎来到九一班。九一班,可不是什么“就一般”。我们是老师在办公室里口口相传的优秀班集体,是入学考就极其突出的“精英”。不过,说起自己,我思来想去也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混进来的,生活在“精英堆”里也太不容易了些。  相似文献   

18.
反应·反映·反响“这一短剧反应了市民的现实生活。”“他对这件事的反映十分冷淡。”这两句话中的“反应”和“反映”都用错了。“应”和“映”在这里都念yìng,但“反应”与“反映”的词义是不同的。反应,泛指有机体对刺激的回答,即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引申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体育竞技活动的增多,学科竞赛之事的频繁进行,“夺冠”、“桂冠”、“问鼎”、“折桂”等词的使用频率也迅速提高。在人们的口头上及媒体的一些报道文章中,经常出现下面这一类句子: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常常见到“门客”、“食客”、“清客”这类名词,它们字面虽有些不同,但它们的含义却基本相同,指的是无固定职业而受聘于人、作些帮忙或“帮闲”的人。这类人的成分很复杂,有赋闲的小官僚,有失意的士人,还有贩夫走卒、“鸡鸣狗盗”之流。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蓄客之风很盛,如孟尝君等“四公子”就各养了一大堆“食客”。此后历代相沿,此风未泯。如大家熟悉的“毛遂自荐”故事中的毛遂,就是赵国平原君的“食客”。编写《吕氏春秋》的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这类人平时比较清闲,有的还故意装出一副“儒雅清高”的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