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馆员继续教育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必然性,“科学馆员”的高素质要求及目前高校图书馆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现状,提出馆员的继续教育是培养“学科馆员”的主要人才保障及为培养“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及方式。  相似文献   

2.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高校图书馆适应信息化环境的一种创新,是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条新途径,本文就这一论题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的必要性,“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及其所需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旨在明确这一制度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概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定义和建立“学科馆员”的现实意义。认为给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以恰当的定位 ,才能循序渐进地发挥其作用 ,也才能更加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校图书馆如何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杨丽馨 《情报科学》2003,21(3):258-259,262
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提出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观念,选拔好优秀的“学科馆员”,寻求院系的支持,借鉴他馆的经验。努力开创良好的工作开端,持续改进“学科馆员”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运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袁俊 《现代情报》2005,25(10):53-55
本文拟从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必然性、“学科馆员”的任职资格、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培养方案、管理制度保证等方面,探讨在普通高校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波 《情报杂志》2007,26(7):145-146
“学科馆员制度”是大学图书馆在文献管理中探索的新方法,也是近些年我国高校图书馆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管理模式。如何区别应用于综合大学图书馆的性质,突出专业院校图书馆的特点,以艺术高校图书馆为例,论述了“学科馆员制度”的运作现状、队伍建设及制度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一虹  刘玉峰  张荣 《现代情报》2007,27(12):128-129
本文在对学科馆员与“一站式服务“‘客观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指出了学科馆员与“一站式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二者的专业内涵和服务创新的外延将会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职责及应具备的素质,探讨了大学图书馆要顺利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初探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李红 《现代情报》2004,24(6):41-42
探讨了“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的工作方式与职责,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模式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介绍了“学科馆员”内涵及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科馆员”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包括“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智能管理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智能导航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合作咨询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用户个性化Web定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图书馆"一站式"借阅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一站式”借阅服务的意义,我馆“一站式”借阅服务的管理模式,以及“一站式”借阅服务对馆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学科馆员”岗位职责及其所需求的人员素质要求,在结合我国高校馆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管理创新,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的开放系统是培养“学科馆员”队伍的前提;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制度是“学科馆员”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人才引进是“学科馆员”制度能够深入发展的保障;科学的人才激励、竞争机制是实现“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学科馆员制度是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新举措,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学科馆员”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传统图书馆与二级学院资料室并存所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模式,即按学科构建集成化、专业化的学科分馆,实行学科馆员服务机制,旨在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开辟更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服务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汪全莉 《现代情报》2002,22(9):164-164,171
本文介绍了年轻馆员“边缘人格”在两个方面的表现,分析了年轻馆员形成“边缘人格”的原因,并简要地对如何矫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徐兴余 《现代情报》2004,24(4):110-112
文章论述了馆员应该具备的职业感情、职业理性、职业道德“三职”意识和同时要树立的向量、质量、容量、流量、较量、能量、计量“七量”意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论学科馆员素质的定位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产生的必然性;介绍了“学科馆员”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学科馆员”的素质定位,探讨了提高“学科馆员”素质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人才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凤琴  刘远翔 《现代情报》2007,27(7):115-117,120
我国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受到馆员队伍素质的制约,学科馆员工作需要的是“专家化”、“学者化”的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因此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用人机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使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信息社会的需求。本文就目前高校图书馆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非图情专业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应充分发挥学科背景优势,弥补图情专业劣势,在“双一流”建设中找准自我定位,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职业发展,成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推广者、专业化数据库的建设者、一流学科服务的推动者,更好地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文章从高校图书馆非图情专业馆员的SWOT分析,探究了“双一流”建设中非图情专业馆员的职业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