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老记者们一起谈负面报道这个话题时,常常能听到一个共同的呼声——负面报道吃力不讨好。的确,很多老记者曾经被负面报道弄得心情不悦,甚至是焦头烂额。面对负面报道反映出来的问题,或因采访写稿考虑的不够周全,记者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为此吃官司的例子时有发生。因此,有经验的老记者面对负面报道都会慎重对待,怕的是一不小心,不仅本人脱不了干系,  相似文献   

2.
所谓选角度,就是记者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的侧面。 同一个新闻事实,报道的角度不同,其效果大不一样。一篇新闻的角度如何选择,又直接受记者新闻思路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新闻思路产生什么样的新闻角度。乞新求异的新闻思路运用在角度选择上,就能帮你找到一个最佳角度。 本讲座拟将就这一问题分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角度,泛指观察事物的出发点。在绘画和摄影艺术中,大师们特别强调角度。新闻报道跟绘画、摄影一样,同样有一个角度问题。新闻角度,是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是从事物的某一侧面揭示主题的突破口,也是记者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 写新闻稿,必须注意选择最佳角度。事物本身都是多侧面的,而新闻事实一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内涵丰富、形  相似文献   

4.
新闻文摘     
梁衡副署长谈新闻评奖的七个标准新闻文摘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谈新闻评奖的7个标区。大,指取格。记者向读者传播信息,当然是要拣重k信息、有轰动效应的信息,在一定时间或地域内总目有一些为大多数人共同注目的事件。将这种信息传费出去是记者的首要选择。从评奖角度说,它占有天o的优势。新,有两层意思,一是刚发生的新鲜事,二是老事责新角度,由这个新角度所揭示的新内容。尽管我们强调新闻的客观公正,但从自然信息到所闻信息,这过程中已无疑有了记者的再创造。记者常常就是借这一点机会,这块用武之地在旧题材下换所角度,从…  相似文献   

5.
王志 《新闻知识》2002,(7):40-41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写作角度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记者在采访完毕之后,常常面临一个犹豫不决的问题:“这篇报道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写?”这表明,同样的题材是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来写的,并且随着角度不同,新闻报道所产生的效果也会有差别。记者当然愿意选取表达效果好的写作角度。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闻角度是指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是从事物的某一侧面来揭示主题的突破口,也是记者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在从事新闻工作中,由于记者和通讯员的眼力、阅历不同,即使是同一新闻,在不同的人眼里也会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新闻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新闻价值,收到不同的宣传效果。人们常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个道理。最佳新闻角度是指最能反映事物本来面貌,最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最能唤起人们注意的主题表现形式。笔者认为,选择最佳新闻角度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选择和运用新闻角度,是记者在采写过程中必须随时把握的一种实用艺术,角度把握得好,可使新闻表现得当,与文增辉,甚至作品备受青睐.可是有些记者天天在选择与运用,但并不了解角度的真正内涵.角度一词,本源于摄影艺术,而在新闻界新闻角度则指记者看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就是报道新闻事实选取的不同侧面.在具体应用上它包括采访角度、选材角度、选题角度、表现角度等多种.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发散性思维,体现了记者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发散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对于提高记者思维效益有着重要意义。记者的发散性思维,是指记者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从多方面、多途径寻找所遇问题答案的思维形式。多思路、多方面去思考研究问题,求得问题的最佳解决,这是记者发散性思维最根本的特色。记者在采访或写作过程中,常常要遇到使得采写不能  相似文献   

9.
练笔     
一遇到过很多初干记者的同志,大都有过这样的“苦恼”,开始采写一篇东西,常常蒙头转向,不知从何说起,有时一篇文章开个头,反复再三,真是煞费苦心。这样“启蒙”的过程,应该承认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虽然每人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个过程会有长有短,但是不经过一步步的艰苦实践,是难以登上高峰的。启蒙要有过程,提高更是一个长过程。干记者这桩事,做到老,学到老,现实生活日日在变化,写作艺术又永无止境。从这些意义上说,写作的“基本功”新记者需要练,老记者同样需要练。锻炼写作的“基  相似文献   

10.
搞新闻的人,坐在一起喝茶就喜欢谈新闻,谈新闻的捕捉、新闻的采访、新闻的提炼,特别是新老记者在一起,谈扯得更有味。一些年轻人问我采写新闻的秘诀,我的回答常常是一句话:善于突破"地平线"。太阳冒出地平线给人温暖,禾苗由种子冲出地平线给人希望,新闻冒出了"地平线"就让人觉得新鲜。从记者的角度讲,让新闻冒出"地平线",实际上就是突破"一般"突破"常规",抓出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新”,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时间的新近,一是指事实的新鲜。当记者的,谁都懂得新鲜性的分量。一篇稿子发到编辑部,如果编辑说“不新鲜”,坏了,稿子十之八九要被毙掉。因此,记者为了寻找一个新鲜的事实或新鲜的角度,常常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时真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但有的同志在追求新鲜性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赶“时髦”,这实在是对新鲜性的一种误解。赶时髦的新闻,常常与采写者的初衷相反,不但不会受欢迎,反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前一段时间,赶时髦在新闻界可以说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风”,影响很不好。鼓吹“高消费”便是典型一例。1985年,一位记者到某县采访,报道这个县  相似文献   

12.
新闻角度,简单来说,就是报道新闻所选取的不同的侧面,亦指记者在采写新闻时选择新闻事件的某一方面,通过着力表述,从而表达这一新闻的主题思想。新闻角度同一篇新闻的主题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主题是指一篇新闻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和体现的中心思想,它是选择新闻角度的主要依据。但是,好的新闻角度则能够充分、恰当地表现新闻主题,揭示新闻主题。我自己感到:在采写新闻的全过程中,选择新闻角度和确定新闻主题一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好的新闻角度对于表达和体现新闻主题有着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新闻角度,是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是从事物的某一侧面揭示主题的突破口,也是记者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新闻价值,收到不同的宣传效果。如果选择的角度平常,写出来的新闻就平淡无奇;如果角度新颖独特,写出来的新闻就富有新意和感染力。新闻姓“新”,而报道所选的角度也必须做到立意新,表现手法新,那么,这种新鲜脱俗的角度如何寻找、选择呢?笔者认为,它存在于新闻工作者深入细致的采访之中、认真开放的创意思维之中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之中。因此,探索和选择新鲜脱俗的新闻角度就应当贯穿于新闻…  相似文献   

14.
抓问题,对记者而言是个老话题——说得最多,听得最多;又是个新话题——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常抓常新;还是个大话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包含的内容很多,关系到军报指导性、可读性的强弱。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块“硬骨头” 到部队采访常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领导们滔滔不绝地向你汇报他们的工作,最后真诚地来一句“请给我们宣传宣传”,让你感到左右为难。写吧,找不出新闻点,不写,又怕时间长了成为“不受欢迎的记者”。于是,便围绕这些“工作”挖空心思选针对性强的角度,想“问题准”的点子。类似的情…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角度运用广泛,这方面的经验总结也已不少。本文所要做的,是就新闻角度由什么构成和它的基本功能,做一点理论探讨。 现在讲新闻角度,较多的说法是“侧面”。有的新闻学辞书也把新闻角度表述为“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侧面”。这种情况姑谓之侧面论。侧面论的一个突出不足,是只讲到了事物的横向联系,而忽略了纵向联系。因为这样,就不能说明仰角度、俯角度等问题。侧面论也不能说明角度的“度”即角度的大与小,因为一个侧面并不必然比另一个侧面大或小。 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是什么?《新闻学大辞典》将新闻角度表…  相似文献   

16.
记得有位老报人说过,发生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的同一事件,十位记者会写出十篇不同的报道。他说的是新闻报道的角度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采写报道,这很能反映一位记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一个上乘的记者在捕捉新闻“热点”继而采写时,除了选择最佳角皮外,还十分注意辩证法,善  相似文献   

17.
这一期,本刊发表的《新华社河南分社新记者座谈纪要》值得一读。这个材料向我们提出了应当怎样培养新记者的问题。最近两年来,我们的新闻队伍增加了一批新同志,这些新同志都是解放后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长大的。大多数人出身好,政治觉悟高,朝气勃勃,干劲很大,是一支新生力量,是党的新闻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对于他们的成长,我们负有重要的责任。怎样帮助新记者迅速成长?一种是由老记者带;一种是让新记者自己到实际中去闯。带和闯,哪种办法是基本的?闯。为什么说闯是基本的?闯就是实践,就是让新记者到革命斗争的实际中去经风雨,受锻炼。年轻人在实际斗争中,受几次挫折,跌几个跤子,不要紧,这样才能使他们锻炼得更坚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在斗争中吃过苦头也吃过甜头,才能直接得出种种经验、种种教训,迅速地成长起来。倘若我们对新记者不放手,长期地让老记者带着走,扶着走,搀着走,不但抵销了采访力量,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新记者的依赖心理,使他们不能迅速地学会自己走路,独立地担当一个方面的工作。但这并不是说,新记者根本不需要老记者的帮助,不是的。老记者应该帮助新记者,帮什么?要帮思想,传经验,带作风,大胆放手地让他们工作,使他们在实际斗争中受到锻炼。同时新记者也应该虚心地向老记者学习。这样,可以在闯的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新记者也要定期地把自己在实际斗争中闯的结果,加以总结,得出经验和教训,提高工作能力,提高认识水平。不断地闯,不断地帮,不断地学,不断地总结,是记者成长的一条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近来,常常听到“写评论难”的议论,特别认为报纸上经常宣传的老问题,写起来就更难,因为既找不到新论点,又找不到新词藻,颇有“意尽词穷”之势。写评论本来不易,写老问题的评论当然更不易。不过,是不是就难到了“意尽词穷”的地步呢?并不! 干部参加劳动应该是报纸宣传的一个老问题了吧!人民日报从去年到现在,关于这个问题写了大小  相似文献   

19.
田永杰 《青年记者》2007,(20):62-63
角度,就是人们观察事物的位置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是记者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的侧面,从一事物同它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去报道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凡是搞新闻工作的(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经常谈论角度问题。本文所要谈论的问题,就是结合电视新闻的特点,探讨一下什么是角度?怎样选择角度?选择什么样的角度等问题。(一) 角度,是事物的一个侧面。电视新闻角度是透视电视新闻事实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是电视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它具有很强的侧重性和具体性,是具有电视新闻价值事件中有别于同类事物的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