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管理的方法很多,但要以实用为主,我在企业管理中,倡导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所谓的‘道’,就是路,是规律;德就是用,德者,得也,一德而之,百善从之;以德治企,就是建立众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样,才能‘上善若水’,使企业管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山东省“富民兴鲁”奖章获得者、龙口矿业集团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棣善这样诠释他的制胜之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周口师范学院校训、校徽及规范解释(一)校训尊道贵德博学善建"尊道贵德"语出《老子》第51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是事物生长的根本和遵循的规律;德是道的体现,是高尚的操守和行为规范。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  相似文献   

3.
圣人是老子推崇的理想人格,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要修身成圣就必须以道为师,以道为师就是取法道之德性。老子指明了天地之无为而化生万物、江海之谦下和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等特性类似道之德性,并将以上几种道之德性归结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相似文献   

4.
《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说,上天给予人性,顺应人性的规律就是道,能按照这样做好就是教育。人生的根本是德,正像《大学》里所说:"德者,本也。"立德树人应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沈阳市浑南区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开启了一条"尊规律、顺天性、启智慧,打造中国好学校"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5.
许博渊 《教育》2011,(34):59
人们对同一件事情或同一种行为看法各不相同,这种情况常常被说成"见仁见智"。这是一种简略的说法,稍微完整的说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还不是原话。原话出自《周易》,是这样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意思是这样:(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和阳互相转化的规律叫做道,(天)发挥此道创造万物就是善,(地)顺承此道孕育万物就是性。(但人们对道的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教育两个不同的名词,其本义却是相通的。按老子的《道德经》所释,"道"指自然运行的真理、规律,"德"指人世向善的品行、素养。按《说文解字》,"教"指上所施下所效也,"育"指养子使作善也。由此可推,教育应以合乎道的途径,至于德之目标。那么所倡导的"道德的教育",其要义就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而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点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基于以上认识,将地理教育置身于教育的道德体系中理解,合乎"道"至于"德"的地理教育应  相似文献   

7.
张劲松 《文教资料》2013,(14):77-78
老子的《道德经》并不是谈论道德修养的,而是谈他所认为的"道"与"德"的基本概念。老子所说的永恒之"道",就是个"无"字,"无"就是"道"。孔子讲的"道",不论是自然之道,还是仁爱之道,都是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老子所讲的"上德",说得完美无缺,一尘不染,实际上他是把"德"束之高阁,是谁也无法做到的"德";其"下德"看上去是在谈德,实际上已把"德"说得一无是处了。孔子所谈的"德"属于伦理范畴,重在修身。  相似文献   

8.
马路 《中国德育》2014,(21):38-41
正过去常说"真、善、美"。一般的概念是:科学求"真",宗教管"善",艺术负责"美"。而实际情况复杂得多,无法切割得那么清楚。广岛原子弹爆炸后,许多对原子能研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都感到震惊,良心不安。艺术也同样,下面再说。善,另外的说法就是"德",儒家把"德"细化为"仁、义、礼、智、信",常在前面加上"道",成了"道德"。"道"是天道、天理,人顺天理而行事就  相似文献   

9.
老子《道德经》中"依道立德"的道德哲学运思路线不仅向人们表明了"道"与"德"相异相通的内在关联,而且昭示出"德"之普遍存在的伦理本质;他以"玄德"、"上德"、"常德"等诸种具体形态诠释出"德"自然无为的普遍本性,并指出"物之德"与"人之德"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源于"道之德",即按照"道"的要求或以"道"为标准去行动。鉴于人们当时所处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一个"失道"之后的"下德"教化状态,老子否定了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之解决方案,提出了修"德"复"道"的道德修养理论,并以其"三宝"来应对人与自身、人与他者、人与社会之间的诸多复杂关系,以期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的"上德不德"理想状态从而使道德成为多余。  相似文献   

10.
儒家之道本质上是治国之道、管理之道.儒家管理智慧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重,以和为贵,以中为用.本文从"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修己安人"的领导方式、"义利合一"的经营方式等三个方面揭示了儒家管理智慧主要内容,突出了儒家管理智慧对于当代管理活动的独特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三纲八目     
《同学少年》2015,(2):54
<正>"三纲八目"语出《大学》。《大学》开头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后世称为"三纲"。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相似文献   

12.
<大学>为我们解答今天高等教育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来自传统文化的启迪.不管价值取向如何多元化,培养目标如何多样化, "明明德"、 "新民"、 "至善"仍然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素.重读<大学>,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给"三纲"、"七证"、"八目"以新的内涵,给"止于至善"补充现代意义,给"大学之道"注入外来优秀文化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3.
“明明德”与生活贯穿于“大学之道”的始终。“明德”既是宇宙-生活系统,又是人的生命本来面目。“明明德”既是澄明生命自身,又是“明德”的显发,“明明德”就是“亲民”、就是生活。在“明明德”中生活并在生活中“明明德”就是“至善”,“至善”既是“明德”照彻宇宙,是无限的,又是个体生命、特定时代对“明德”的特殊折射,是有限的,无限永恒地走在有限的途中。  相似文献   

14.
《道德经》第八章对水的七善德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任法融道长在《道德经》释义中是这样解释的: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云云业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于道。常言道:‘人向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总是喜欢奉上欺下,攀高附贵,青云直上,而水则总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  相似文献   

15.
"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年薪过百万的管理人员斯瓦伯的管理之道。有人问及他有什么本事使得老板愿意付给他超过百万的年薪时,他说:"我对钢铁懂得并不多。我最大的本事就是能鼓舞起员工,而鼓舞员工的最好方法就是赞赏与鼓励。"企业管理之道如此,教育之道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写作文评语时,也应该象斯瓦伯一样"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充分挖掘学生习作的长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语来源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蝓,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相似文献   

17.
宗锦莲 《教育艺术》2007,(11):55-55
"善"与"谎言"自古就被割裂得清清楚楚,"善"是温暖、涤沏心灵、高高在上,"谎言"是污浊、趋于腐朽、猥琐行为.我们用"善"的旨意权衡道德,从而以"善"成德,德自然也成为善的附属,对于德的教育也被引为对"善"的催促,德育义正言辞地将"谎言"重重地摔入悬崖,沾染上一些"谎言"的气息就是十恶不赦了.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中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可推演出古代的"目的价值等级体系",用以审视法学界的多元价值。基于老子的视野,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冲突时,应取目的而舍手段,这是为了回到本真德性,放弃表相、虚伪德性。对于法而言,也应遵循这价值阶梯,回归"道"(中国自然法)的至善本性。在无为的语境中,"上德不德"(及其"目的价值等级体系")是自然、本性之德,不反对德,但又不能说是"以德治理",否则就可能被误解成道德强制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如水——对教育自然之道的认识与理解。水乃自然之物,水有八德:奔流不息,进取之德;哺育万物,奉献之德;水滴石穿,柔韧之德;一碗水端平,公正之德;源头活水,创新之德;甘心处下,谦虚之德;流水不腐,清廉之德;以水为净,包容之德。"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及,深  相似文献   

20.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