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停产注井越来越多。造成失控储量增多,水驱开发效果变差,严重影响油田经济效益,这种状况以断块油田尤为突出。以断块油田为例,重点研究了停产井单井损失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停产前指标、停产原因与单井损失可采储量的关系。并制作了不同油价、不同投资条件下,恢复长停井原油生产能力的经济界限图版,对避免低效恢复措施、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东辛油田部分套窜井出砂导致油井停产,影响单井开发效果的矛盾,应用套窜出砂井治理技术进行治理.2008年10月6日至2011年3月31日应用该技术共治理东辛油田不同区块的套窜出砂井4口,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100%.截止目前,正常生产下的4口井,恢复日产能24.3m3,平均日增油6.4m3,累计产油8 598.3m3,增油2 871.8m3,有效期最长的已超过937d且继续有效.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东辛油田同类井的治理提供了借鉴经验,并且具有货源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有效期较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主力断块均已进入“三高”开发阶段,由于断块复杂且小、构造和储层复杂,含有条带窄,难以实现一次井网对油藏的充分控制,形成了小断块局部高和井间、层间剩余油滞留区。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以及侧钻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应用开窗侧钻技术挖掘复杂小断块局部剩余油潜力无论从开发效果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4.
现河地区复杂断块油藏经过长期强化开采,剩余油高度分散,井况问题突出,原井网对于油田开发的不适应性逐渐表现出来.20世纪90年代前一般靠补充完善井进行调整,但近年来受投资效益等限制,侧钻井技术以投资低等特有优势得到迅速发展.根据现河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加大地质模型重建,利用油藏工程及动态监测技术分析剩余油分布,优化侧钻井的选井及标准化地质设计,形成现河地区挖掘剩余油潜力的4种模式.应用后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采收率,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许多油田的生产井都是多层合采,如何确定每个油层的贡献,对于增产增效,提高整个油田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通过特征峰选择和不同原油以不同比例混合的配比实验,计算了LN油田不同层系合采井的原油产量。计算结果表明LN油田X12井Ⅰ油层的贡献为76%Ⅱ油层为24%。计算结果与其它地质认识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老井经济极限含水计算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考虑不同类型油藏经营成本和单井日液的影响,制作出了胜利油田不同类型油田的老井经济极限含水和经济极限末产的界限图版,对于提高胜利油田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老井经济极限含水计算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考虑不同类型油藏经营成本和单井日液的影响,制作出了胜利油田不同类型油田的老井经济极限含水和经济极限末产的界限图版,对于提高胜利油田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油田普遍存在一些低产低效井,尤其对一些高压低渗透油层,用抽油机进行机械采油,通常是入不敷出,亏本生产,封井一段时间后时常有原油喷出地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原油损失,因此,时常有不法分子破坏井口盗窃原油,轻则造成产能损失,重则造成环境污染。根据目前生产现实情况需要,设计并制作一种高效能套管封井器。有效起到了阻止不法分子盗窃原油、方便油井恢复和其他作业施工的作用,有效防范了环境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留69—14井是华北地区冀中凹陷大王庄油田留69断块构造上的一口定向开发井,完钻井深3819m/3580m,最大井斜33.1°。此井存在长油层段、井底温度高、井眼质量差、井径扩大率大、顶替效率差、井下情况复杂不易压稳,固井后有可能导致层间窜流等一系列固井技术难题。文章针对固井技术难题,结合该断块地质特征,提出采用三凝水泥浆体系进行封固的技术思路,经过室内化验与在留69—14X固井中的现场应用,发现此技术思路可以取得良好的固井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增加了油藏的接触面积,具有单井控制储量多、泄油面积大、产能高、油藏适应能力强等优势,水平井开发技术适用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是提高油井产量、油田采收率和开发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某采油厂目前水平井开井98口,日产油水平358t,已成为该采油厂增产增效的重要支撑,而目前98口水平井平均单井日产油3.7t,表现出单井产量低的特征。通过进一步剖析水平井低产的原因,提出增产措施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往注聚区块转后续水驱技术政策并没有规范,也没有深入的研究,转后续水驱的时机和方法各不相同;部分区块转后续过早,导致停注聚后含水上升过快,转后续水驱过晚聚合物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该文对以往转后续水驱区块停注聚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转后续水驱的最佳时机,又根据以往转后续水驱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了停注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胡状集油田地处河南省濮阳县境内,区域构造位置上位于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中段,构造南北长约22.0km,东西宽约10.0km。构造形态为长垣断层上升盘形成的半背斜构造,由于西部洼陷(胡5—7洼陷)内部一系列东掉弧形正断层的影响,使构造形态扭曲变形。这组东掉弧形正断层把胡五块分割成三个断块区:胡18区、胡5—13区、胡5-15区。胡18井区位于这一组东掉断块的最高部位,在构造上位于胡5-6断层下降盘,胡5-1断层上升盘的南区,含油面积1.4km^2,主要含油层位沙三中4-6,9-10,石油地质储量125×104t,可采储量59×104t。  相似文献   

13.
油井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生产中成本控制问题,将成本的核算单位详细划分到单井,并将其进一步细化分解,依据经济评价中的盈亏平衡点,建立油井经济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和成本预警机制,顺利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将成本投入与油田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可以实现油田开发生产的少投入、多产出,最大限度地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田生产中成本控制问题,将成本的核算单位详细划分到单井,并将其进一步细化分解,依据经济评价中的盈亏平衡点,建立油井经济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和成本预警机制,顺利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将成本投入与油田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可以实现油田开发生产的少投入、多产出,最大限度地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东辛油田套损严重问题,开展套损机理与预防措施研究。根据套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如提高局部套管强度,提高固井质量,断层附近进行完井优化设计,合理控制注水压力,防止套管腐蚀等。结果表明,断层滑移、泥岩蠕变、腐蚀、套管设计不合理等是造成该油田套损的主要原因。所提出的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减缓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套管损坏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欢西油田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部,其稠油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4,所占比重大。自1979年投入开发至今,已处于蒸汽吞吐开发后期。随着油田动用程度的提高,油田产能建规模逐年减小,已由“十五”期间的141口下降到2011年的25口,直井年产油由1475t下降到890t。近年来通过利用水平井技术,在稠油新区、老区、难采储量区块等区块共投产水平井71口,初期日产油982.7t/d,综合含水为53.1%,已累产油48.28×104t。通过应用水平井技术,欢西油田储量动用程度得到大幅提高、可采储量增加、经济效益显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其它类似油藏提供了借鉴,具有广泛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油田生产现场有一部分油水井采取了拔管后座简易井口的方法完井.停产过程中部分井口被破坏,并将杂物堵塞在井口附近的井筒里.由于井下压力不明等原因一般采取上作业等方法处理,投资大、周期长.采用井筒处理装置可以安全快捷地对井口附近的堵塞物进行清除.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快捷、安全无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断层多、构造复杂、油藏分割性强的特点,相控地质建模技术成为复杂断块油藏储层建模的技术难点。以王102断块区为例,分别进行多资料控制且多条件约束的高准确度复杂构造建模、以单井相为基点且平面相约束的高认识度沉积相建模、多相关性分析且多参数约束的高精度相控属性建模,结果符合油藏实际地质特征,这为后期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挖掘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风电主轴滑动轴承及其材料在实际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频繁启停和不同润滑状态下功能的滑动轴承摩擦磨损模拟试验装置,完成了试验装置中频繁启停功能实现的软硬件设计。上、下试件材料分别选用聚醚醚酮和GCr15钢。先后开展了试验机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验证试验、不同润滑状态下的恒转速摩擦磨损试验以及不同润滑状态下的频繁启停摩擦磨损试验,并进行了相应的摩擦力、磨损量和摩擦温度的测量,试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试验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停止状态的分布函数或分位函数,一个最佳选择问题改写的方法,一个最优停时通过嵌入定理可以从所得分布函数或分位函数中恢复.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用不同形状的回报函数和扭曲函数解决问题.应用该方法我们解决了一个资产销售的最优停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