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基葡萄糖苷钻井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丙基和异丙基糖苷钻井液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对淀粉进行改性研制出的系列烷基糖苷.以室内合成的烷基糖苷为主要成分分别构建了烷基糖苷钻井液体系。对加量为7%的烷基糖苷体系的流变性、抑制性、润滑性和抗污染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烷基糖苷钻井液体系均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较高滚动回收率、良好的润滑性能和一定的抗CaCl2,NaCl,MgCl2污染能力;该体系还具有生物降解,保护环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分子抑制剂LS-YW的组成与作用机理。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以LS-YW为主的钻井液性能稳定,抑制能力强,防塌效果好,可减少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缩短钻井周期,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分子抑制剂LS-YW的组成与作用机理.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以LS-YW为主的钻井液性能稳定,抑制能力强,防塌效果好,可减少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缩短钻井周期,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有机胺型钻井液的防膨性、抑制性和润滑性与油基钻井液接近,且其抗温性、滤失性、流变性和稳定性较好。在胜利油田盐227区块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中,有机胺型钻井液使得六口井的机械钻速平均提高了39.5%,井径扩大率平均为3.18%,钻井故障率大大降低,促进了该区块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雷家地区普遍存在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夹硬脆性页岩,其微裂隙发育,易吸水膨胀、分散,易坍塌,且井段较长,在1 300 m以上,施工难度极大。针对雷家地区储层特性及损害机理,研发了一套具有强抑制效果的高性能防塌钻井液,即优选有机胺作为抑制剂,与聚合物包被剂实施多点“锚定”吸附,防止伊利石蹦脆掉块。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储层保护能力和携岩性能,其滚动回收率(130℃,16 h)达到了94.3%,能够有效减少钻井过程中由井壁坍塌、钻屑黏滞造成的卡钻现象。  相似文献   

6.
烷基糖苷被誉为"世界级"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在实践中有很多的应用,深受人们的关注.本文概述了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的优越性能及应用,综述了烷基糖苷的合成方法及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液体洗涤剂中的应用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体系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洗涤剂去污率变化的分析,根据正交实验数据优选复配比例,配方选用环保型洗涤助剂作代磷试剂,并对液体洗涤剂中甲醛含量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考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有效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提高体系活性。目标产品洗涤性能良好、温和、安全和绿色,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液体洗涤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金平1井是胜利油田为钻探上部沙河街组储层含油气情况部署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完钻垂深为592.90 m,完钻斜深为2 128 m,井底水平位移1 636.43 m,水平段长1 356.55 m,最大井斜93.20°,位垂比为2.803,针对该井上部地层成岩性差、造浆严重、造斜点浅等特点,优选优质乳化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提高钻井液润滑防塌能力.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以其良好的润滑防塌效果保证了该井钻井作业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纳米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钻井液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纳米乳液就是其中一种.因为纳米乳液在钻井液中所表现出的优良性能,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在室内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对含纳米乳液钻井液体系进行性能评价分析,同时对表面张力、润湿性等几个性能进行探讨,对其所表现出的作用效果和机理进行阐述,包括它的降低表面张力、润湿...  相似文献   

10.
针对BZ25—1油田(中浅层)砂泥岩互层储层孔喉连通性好、渗透率高的特点,在钻进东营组与沙河街纽时遇到了井漏、溢流和阻卡等井下复杂情况。在一期作业时所用聚合醇钻井液体系(PEM钻井液)发现并不适合该油田,通过优选主剂和配伍性优化研制出了PEM—I钻井液配方。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配方抗温、抗污染能力和抑制性强,润滑性、储层保护性能优良。并且环保性能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BZ25—1油田(中浅层)砂泥岩互层储层孔喉连通性好、渗透率高的特点,在钻进东营组与沙河街纽时遇到了井漏、溢流和阻卡等井下复杂情况。在一期作业时所用聚合醇钻井液体系(PEM钻井液)发现并不适合该油田,通过优选主剂和配伍性优化研制出了PEM—I钻井液配方。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配方抗温、抗污染能力和抑制性强,润滑性、储层保护性能优良。并且环保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蜡质玉米淀粉的颗粒结构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Bra bender的粘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Broorfield旋转粘度计等现代仪器研究了蜡质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包括颗粒形貌、偏光显微结构、糊化特性、糊的透明度、糊的凝沉性、糊的冻融稳定性以及糊的流变性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蜡质玉米淀粉糊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属“剪切变稀”体系。蜡质玉米淀粉糊的透明度比普通玉米淀粉的要好,凝沉性弱,冻融稳定性好。这些为蜡质玉米淀粉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型阴离子型抗高温降滤失剂ALW的研制与室内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高温钻井液降滤失荆的性能要求为出发点,根据处理剂抗高温作用机理设计处理剂的分子结构。采用氧化还原反应体系首次合成了新型的四元阴离子型降滤失剂ALW。对其在钻井液中的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发现,ALW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抗盐抗钙性及抑制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廉价的环境友好的工业化生产的阳离子烷基糖苷作为模板剂,在弱碱性条件下水解正硅酸乙酯得到二氧化硅/模板剂的复合材料,利用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的高含碳量,通过原位催化碳化二氧化硅/模板剂的复合材料,在去除二氧化硅无机孔壁后得到一种具有狭窄孔径分布的介孔碳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介孔碳材料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二氧化硅/模板剂复合材料、浓硫酸、水的质量比为1∶0.07∶5,氮气保护800℃焙烧2h。该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合成成本低,所合成的介孔碳材料具有蠕虫状结构并对有机染料碱性品红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木薯淀粉为原料,CuSO4为催化荆,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并以钙离子配合能力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羧基含量、pH值、温度、钙离子浓度、配合时间等因素对木薯氧化淀粉软化硬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木薯氧化淀粉软化硬水的能力有显著的影响.由活化60min的木薯淀粉制得的氧化淀粉当羧基含量为0.49%及0.84%时,在体系pH值10、温度30℃、钙离子浓度4mmol/L、配合时间20min的条件下钙离子的配合量分别为106.7mg/g及136.70mg/g,而在相同条件下,由原木薯淀粉制得的氧化淀粉当羧基含为0.49%时,钙离子的配合量仅为48.0mg/g.  相似文献   

16.
酸变性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孔淀粉是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型变性淀粉,根据淀粉酸变性的反应机理,采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尿素用量等因素对酸变性微孔淀粉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产品对酶变性微孔淀粉样品的流度偏差为指标,得到了酸法制备微孔淀粉的最优化工艺条件:5%的稀硫酸用量为2mL/g淀粉,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尿素用量为0.75g/g淀粉。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了玉米多孔淀粉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产物成孔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酶解成孔的机理,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优化.在糖化酶和耐高温α-淀粉酶混合成的复合酶作用下,玉米淀粉水解制备玉米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为按照理论水解55%淀粉的30倍加入量,糖化酶与耐高温α-淀粉酶的配比7:1,反应体系pH值5.6,酶解温度60℃,淀粉浓度60%,反应时间20h.反应后玉米淀粉的吸油率由16.15%提高到了47.59%.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对以淀粉、磷酸、蜜胺为原料合成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方法和产品性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热重分析法、加热膨胀法和红外光谱法对产品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淀粉磷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小时,磷酸为淀粉用量的75%;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小时,磷酸与蜜胺的摩尔比为1∶1.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收率为51.3%。产物在398.5℃开始明显分解,温度升高到567.5℃时,失重为73.8%,膨胀率为119.4cm3/g。结果表明,目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膨胀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与烷基糖苷(APG)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进行复配,配制高效、温和、环保的浓缩型餐具洗涤剂。通过正交试验,以去污力作为优化标准,确定最优配方。测定目标产品的性能并进行了安全性检测。  相似文献   

20.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作氧化剂在拟均相体系中制备了双醛淀粉,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高碘酸钠的浓度、反应pH值、高碘酸钠与淀粉摩尔对产品中双醛含量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范围内,制得了双醛含量在64.1%~90.3%的双醛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