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梦见一只小蜘蛛掉在我面前的书本上,不停长大。接着,它把我的书本、台灯、书桌、我和房间里的一切都一一吞噬了!我害怕得发  相似文献   

2.
我的孩子在逸夫小学“三线结合,综合发展”语文实验班学习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了语文水平,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了学习兴趣   刚开始实验时,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家长还都持担心怀疑态度。课本以外的学习安排得这么多,势必挤占孩子的课外时间。我担心孩子学习吃不消,担心孩子对这种实验性教学不适应。开始,看起来孩子确实比较吃力,放学后又背古诗,又办手抄报,忙得不亦乐乎,有时还发点小牢骚。经过一段时间后,办报速度快了,学习兴趣也有了,并经常和我谈…  相似文献   

3.
感谢死者     
两年前女儿以全优的成绩跨入德国高校十大精英之一图宾根大学,主修临床医学。第一年有一门课是人体解剖。该校学医条件很不错,约五十多具完整的尸体有条不紊地摆放在解剖教研楼里供学生学习使用。因此,每位学子都有足够的时间,在完整的尸体上亲自细细地寻找、探查书本上提到的各种器官和组织。每年解剖学习结束后,用过了的所有尸体都会得到妥善处理。而下学年来的新生们,又将从全新的尸体上开始学习,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4.
一位伟人曾说过,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要亲口尝一尝。这就是体验。亲口尝一尝所得到的感觉,比从书本上得到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所谓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潜能的发挥等等,其实都不是靠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所能达到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学习也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行为才会发生。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积极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是新时期教师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式。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学生在生活中碰…  相似文献   

5.
施忠良 《云南教育》2002,(28):28-29
一位伟人曾说过,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要亲口尝一尝。这就是体验。亲口尝一尝所得到的感觉,比从书本上得到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所谓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挥,其实都不是靠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所能达到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学习也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行为才会发生。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积极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是新时期教师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式。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的问题,很多是数学知识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新学期开学,班里来了个叫"敏婕"的学生,性格腼腆内向,从不愿与人多说话,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显得很不自信。说实话,我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改变这个孩子的最佳办法,使她活泼开朗起来。偶然一次,我发现她所有书本上的名字"敏婕"写得有点特别,两个字的最后一笔都写得一模一样。凭着书法的专业直觉,我顿时眼前一亮,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心事解答     
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一个既聪明又阳光的男孩;在老师眼里,我是一个纪律比较散漫而成绩又很好的学生;在父母的眼里,我是家里最优秀的孩子。可我却觉得自己是个充满矛盾而又无奈的人:我的成绩好,可是很害羞,也很自卑,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我太爱思考,见到什么都思考,甚至连书本上的结论都怀疑。不管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问题,我都常常想得发呆,忘了别的事。我是不是很混沌呢?我到底是怎么了?来宾蒙达宇小学6年,一个人面对风风雨雨,没有一个人陪我。如今已读初二,仍然孤独一人。有人说我自闭,把什么都看得很重要。这个学期我和班长交往得比较多,…  相似文献   

8.
整天在书本上忙碌得天昏地暗的你真的应该出去走走,或许不用走多远,到附近的公园就会给你带来特别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在书本上,我认识了地球。地球真是很大,大得可以装下高山峻岭、江河湖海,大得可以装下整个人类。可地球又很小,小得能一眼看见土地的萎缩、空气的污染,小得能听到江河的哭泣、森林的呼喊。  相似文献   

10.
王亮 《教师》2010,(10):110-110
书本上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我觉得要提高物理课的教学效率,就得采取课堂与课外、书本与生活相结合的方法来设计物理课教学。我把这种方法叫作“生活联系法”。  相似文献   

11.
我4岁来德国,之后有幸几乎每年能回一次中国。每次回中国都有一种特殊的心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两国之间的差别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感触。中国、德国两国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人口。不管在中国的哪个城市,总会有许许多多人在马路上走,热闹得很。但是德国就不一样,无论在哪个城市,马路上都是空荡荡的。只有在有特殊活动时,人们才从屋子里走出来,把马路塞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12.
在医院里     
也许是上帝妒忌我太聪明了吧,在八岁那年,我得了脑膜炎,住进了县人民医院。在那难忘的三十多个日日夜夜,我看到了许多平时不易看到的东西,也学到了许多从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东西。那一幕幕将是我人生之路上的一座座碑铭,永远激励着我!记得刚入院时,我发高烧达40.5℃,医生忙把冰块放在我的胸口和额头上。十几分钟后,来了几个医生,其中一个医生用一支手腕般粗的针筒从我的腰椎里抽出了半筒黄色的液体。当针头插进我的腰椎时,病得奄奄一息的我早已不知道痛,更不知道哭了,却看见按着我的手的妈妈泪珠一个劲地往下掉──这是我第一…  相似文献   

13.
与石结缘     
一 与奇石结缘,还得从1991年夏天说起。 那年暑假,儿子一岁多,我骑车带他来到松花江边,让他感受外面的世界。当初我只是带他开心地玩,捞鱼虾、兜蜻蜓、玩石子……  相似文献   

14.
天津中德培训中心创建于一九九0年,一九九三年达到满负荷运转。几年来,我们坚持中德双方的密切合作,坚持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坚持灵活运用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力求把天津中德培训中心办得更具特色,更有影响。截止目前,我中心的五个办学层次相继向企业输送了两千多  相似文献   

15.
女儿在一天天长大。随着她的成长,我也在不断见识和吸收新鲜的东西,不管是钢琴课上老师传授的乐理知识,还是从孩子书本上了解到的科普知识,我享受与她一同进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少年书呆子     
1970年,我们家随父亲的工作调动,从石家庄搬到了重庆。我进入初中。由于环境的彻底改变,童年的朋友一个也没有了,我变成了一个孤单少女,于是将所有的时间和感情,都倾注到了书本上。其实我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看课外书的。起初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去问母亲,问得太频繁了,母亲烦,就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来问, 先圈在那儿,看完一页再问。我就拿支笔画圈儿。刚开始的时候,满纸都是圈儿,后来圈儿开始减少, 再后来我发现,有些字把前后文连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走上讲台是在三年前.当我真正把书本上的东西应用到"实战"中来时,我慌了.面对台下穿着小裤衩、小凉鞋、瞪着小眼睛的"小不点"们时,我有一种只有面包却不给我牛奶的感觉--噎得慌,也不知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只知道拚命把自己的知识塞给学生.  相似文献   

18.
隐藏的财富     
我曾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里面讲了一个美国人的故事: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1845年,来到纽约谋生。这兄弟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弟弟太年轻,什么都不会。哥哥说,我们外乡人在纽约这么一个都市,太难生存了。我去加利福尼亚吧,我可以种菜,继续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后,我开始从事肾内科和血液净化工作。1987年由暨南大学派到德国进修学习,这一次机会让我了解到,在德国购买一台血液透析机价位居然仅是国内同类型进口机价格的十分之一。与德国优厚的治疗条件相比,  相似文献   

20.
我叫边永生,是1991年6月从静海成人中专毕业的。在学校学的是嘛?跟树木打交道─—林果专业。三年学下来,别的不敢吹,文化课、理论课我不行,要是讲果树剪枝,我不服谁!当时就寻思着,咱学这林果专业将来得看真本事,你总不能在书本上忙活,总得上树动剪子吧?可是,毕业前后,我这种想法变了。这一变就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等着分配那会儿,想先找点活儿干。一是挣点钱;二是练习着适应适应社会。本来我实习时跟一个果园老板关系弄得挺明白的,他也想让我过去帮帮忙,说工钱啥的好商量……但是,思来想去我还是想找一份更艰苦的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