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有人说过: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也是一门千变万化的艺术,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设计:同一个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也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还有些时候,我们自认为考虑周到的教学设计,在真正面对学生时,却会出现那么多的“尴尬”和“意外”。因此,我努力研究教学现象,期望走近真实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导入过程 【第一次教学】摸球游戏,初步感受。前不久我们学校组织的游园活动,你们玩得过瘾吗?今天老师也带了几个盒子让同学们来抽奖。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案例(一)利用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都喜欢听故事,那么老师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有关阿凡提的故事。课件演示:(用flash动画呈现"阿凡提的故事",并配音朗读)时间一天天  相似文献   

4.
李芹 《湖北教育》2005,(11):36-37
《可能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不确定现象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质与量的高要求,信息技术逐步走入了传统课堂。根据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十二课内容《走近香港———幻灯片模板、母版和版式》内容,学会幻灯片的制作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将有很大的帮助,而香港作为我国的"东方之珠",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学生对它也充满好奇,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它、研究它,让  相似文献   

6.
《可能性》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可能性的感知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有些零散、杂乱,大多是建立在经验上,数学化的程度较低。因此,在教学时,我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贯穿全过程,创设生动、直观、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通过猜想——实验——统  相似文献   

7.
基于"探究儒家文化"的教学立场,笔者通过问题中探究、活动中对话、拓展中去蔽、还原中走近等教学策略,设计并实施了《沂水春风》教学,试图引领学生走近真实的孔子,进而对儒家文化生成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数学P111~113中的统计与可能性整理复习。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是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伊始,教师先播放一段录像,引发学生思索:为什么风会动?树木、小麦、大豆等植物为什么也会动?请学生猜想是什么物质使它们在动.然后将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在阅读教材后通过实验来证明他们的猜想,比一比哪组实验方案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理解掌握圆周角定理及推论,运用圆周角定理及推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景阳冈>的教学重点是"武松打虎".其中"揪"字看似平常,实则意蕴极深,富含精神和文字意味.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视线聚焦到这个"揪"字上,从而进发出学生极富灵性的感悟,使课堂产生了意味深长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上海市科学学科研修班学员,我有幸聆听了王洁博士"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研究兼谈科学课堂中的探索"的讲座.通过王洁博士对什么是课例及对"行动教育"的阐述,我理解了课例研究的意义.随后几个典型课例的介绍,更让我明白了课例研究该如何进行.当然,讲座对我们来说还不够.  相似文献   

13.
《景阳冈》的教学重点是"武松打虎"。其中"揪"字看似平常,实则意蕴极深,富含精神和文字意味。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视线聚焦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上海市科学学科研修班学员,我有幸聆听了王洁博士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研究兼谈科学课堂中的探索的讲座。通过王洁博士对什么是课例及对行动教育的阐述,我理解了课例研究的意义。随后几个典型课例的介绍,更让我明白了课例研究该如何进行。当然,讲座对我们来说还不够。  相似文献   

15.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的学习就是一项日常活动,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数学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究竟有多远?我们在课堂上所做一切的究竟是"走近生活"还是"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把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编入了小学数学课程,这是一项重大举措,它开辟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与研究或然性事件的广阔天地。大家随着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认识到这个领域中蕴含了丰富的统计学和概率论的数学思想。如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升学生对概率的认识,已成为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期我们介绍有关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教学,希望读者从中能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肃霜 《河北教育》2009,(10):32-34
【教学预设】 一、教学目标定位及教学策略构想 1.本节课学习哪些内容? 《可能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是事件的发生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其它两个课时分别学习“生活中许多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但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从生活经验来看,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可能性”,但作为数学中的概率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对小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把第一课时作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本课为人教版课标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可能性》的第一课时。片断一击鼓传花,老戏新唱师:古代有一种游戏流传至今,叫做“击鼓传花”。你们听说过吗?是怎么玩的,谁向大家介绍介绍!生1:就是很多人围坐在一起,圈外有一人击鼓,花球  相似文献   

19.
本课为人教版课标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可能性》的第一课时。片断一:击鼓传花,老戏新唱师:古代有一种游戏流传至今,叫做"击鼓传花"。你们听说过吗?是怎么玩  相似文献   

20.
一、我们的理念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式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经过多次教学尝试和专家指导,我们觉得最为有效的数学“生活化”不是将数学知识简单地还原于生活,而是要追求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真切体验,追求在体验的过程中自感自悟、提升思维的品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