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蓉 《出版参考》2005,(12X):31-31
新崛起的新加坡和它所代表的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融合了多元种族,但是华文和华人的影响力,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中国的华文书籍通过新加坡销入周边国家,如重拾华文热情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一时之间,一个以新、马为中心的海外华文市场已经形成,并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余楚娴 《出版参考》2005,(8X):40-40
近来被喻为海外华人一朵奇葩的大众集团,将于2006年在华文图书市场的第四块版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地大展拳脚,承办“海外华文书市”,势必在华文图书市场掀起一波热潮,引爆无限商机,成为瞩目焦点所在。六地书业业者将聚集一堂共襄盛举,共同为华文图书闯出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当代欧洲地区华文报刊研究黄煜引言欧洲地区华文媒体是海外华文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长期以来甚少开展,可以说付诸阙如。即使在寥寥无几的书刊资料中提及的一些欧洲华文报刊,亦有不少事实差错。①欧洲地区华文媒体的重镇是在英...  相似文献   

4.
欧洲是华侨华人主要的聚集地之一,欧洲华文报刊在海外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与中国虽然地域上相去甚远,但欧洲的华文报刊却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与中国国内局势和政治运动紧密相连的鲜明时代特征,并因此形成欧洲华文报刊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本文拟对此作一概述与分析。一、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华文报刊目前有案可稽的欧洲最早的华文期刊是1894年10月在英国伦敦创办的《中英商工机器时报》,又名《清韩英实业杂志》;最早出现的华文报纸是旅俄华工联合会的不定期机关报《旅俄华工大同报》…  相似文献   

5.
月箫 《图书馆杂志》2005,24(4):95-96
从“侨民文学”的淡出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称呼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视野,这一变化见证了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在形态和内容上的成熟。作为华文文学百花园中的新秀,它们以独特的视域和新颖的体悟获得了众多关注。占远清先生新近出版的学术随笔集《海外来风》(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l版),以其特有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海外华文文学的风貌。读来如临窗观海,凭海临风,不觉华文文坛云蒸霞蔚,景象万千。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5,(10):25-25
9月11日至12日,由中新社和武汉市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武汉召开。这次论坛,既是全球华文传媒的盛会,也是华文传媒比拼策划与采编实力的竞技场。在这次“新闻大战”中,承担主要报道任务的湖北日报武汉新闻部、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办、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等部门和单位,克服诸多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全球华文传媒代表面前,有力地发出了湖北日报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开尘 《出版参考》2005,(3S):32-32
在刚刚结束的台北书展上,两岸三地业者以“华文出版的现状与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未来的华文出版。他们从各地的出版现象和出现的问题,谈到跨界合作的可能,并提出了共创华文出版新未来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10日-19日,“首届海外华文书市”将在新加坡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此举立即得到华文业界的响应,仅大陆报名已超过百人。相信,六地书业业者聚集狮城共襄盏举,将推动华文图书闯出一片新天地。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新加坡大众控股集团,是此次书市的发起者、推动者。首届海外华文书市的举办,更是得益于大众集团庞大的网络以及对华文图书市场的透悉。在首届海外华文书市的帷幕即将拉开之际,本刊采访了新加坡大众控股集团的执行董事黄娴女士。[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研究华文报刊办好华文报刊──’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程道才增加交流,扩大合作,进一步办好华文报刊,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这是参加’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百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呼声。这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6,(3S):5-6,8
自中国加入WTO后,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华文出版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动,作为出版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新马等地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整个华文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华文出版融合程度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华文出版领域知名学者辛广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规模空前的新加坡世界华文书展田英'94世界华文书展于今年6月10日至20日在新加坡举行。这种世界性的华文书展,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每年举行一次,今年是第9届。有来自世界名地的160家出社和书商参加,展出的图书有5万多种,展厅的面积比上届扩大了1500平...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海外华文报刊的发源地,亦曾是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在海外进行宣传和舆论斗争的最重要的阵地。70年代以来,华人人口迅速增长,基辛格秘密访华打破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僵局,两岸逐渐建立并增加了交往……在这种环境中,华文传播媒介在美国大地上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从1971年到1978年,华文报刊相继复苏,华语广播电视开始起步;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竞相出局的“日报大战”中,美国华文日报初步达到“生态平衡”;待日报结束“战国时代”,周报开始迅速进步,华文传播媒介发生了全面变化和发展。在这里,作者以较长篇幅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华文传播媒介的具体变化和特征,其中包括:1.报刊的总体构成已基本上实现了新旧交替;2.社会报刊、专业报刊大批涌现;3.广播电视从无到有;4.舆论一边倒的局面有了根本变化;5.传媒的主要对象由老华侨转向新移民;6.跨越“落叶归根”,鼓吹“落地生根”;7.传媒的总体水准大提高;8.信息传输和排印出版技术实现现代化,9.迈向现代化经营管理;10.双语报和英语报获得新经验。  相似文献   

13.
安辑 《出版参考》2006,(10S):36-36
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走向国际化语言的舞台,华文出版也应走出国界。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指出,华文出版还停留在区域性的结合,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业务交流、版权贸易、合资书店、跨地区合作等层面。两岸三地虽然在同一群体内部,但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虽然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历史传承也相当一致,但由于客观原因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华文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06,(9X):29-30
近年来,简体版出版物在华文图书市场开始崛起,港台繁体字出版物开始受到冲击,压力大增。因此,关于繁简体字图书交融与竞争的话题一直成为两岸三地甚至整个华文圈谈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办公 《出版参考》2006,(4X):30-30
为了培养新加坡年轻一代人阅读华文报的习惯,新加坡最大的报业集团——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将于今年6月1日推出一份免费华文报,目前,该报还未命名,计划每周出版五天,主要目标读者群设定在40岁以下的的年轻人和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16.
傅兴汉 《出版参考》2007,(7S):28-28
马来西亚华文书店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有四大书局:上海书局(现称中图上海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他们不仅零售港台出版的华文书籍,也是马来西亚的进口图书分销商,同时也出版华文教材给华校子弟使用。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华文媒体“峰会”的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9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举行。五大洲约30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百余家华文媒体与会,就“面对新世纪的海外华文媒体”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据介绍,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旨在为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探索其生存发展并促进华文媒体之间及其与中国大陆传媒界的联系沟通及协  相似文献   

18.
曾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海水所到之地,必有华人。华人聚居之地,必有中华文化的滋长、茁壮。”此话不假。当我来到华人占当地总人口(约400万)70%左右的东南亚小岛国新加坡时,也就无须担心看不到华文报纸了。在新加坡出版发行的10家报纸中,华文报就有4家之多。它们是:《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星期五周报》。这些华文报章,对于在读者中传播、培养中华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以及成为人民与政府间沟通信息的桥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加坡的华文报,办得活泼、有生气。它们每天向广大读者提供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2月28日,由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省新华书店共同出资设立的贵州新华文轩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在贵阳挂牌,由其建设经营的贵州图书零售网络旗舰贵州书城于同日在贵阳市开业。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标志着四川和贵州两省的国有图书发行业紧密型跨省战略合作取得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5,(4)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马来西亚华文报纸齐连声作为赴东南亚的陕西省新闻考察团成员,所到之处,理所当然地要关注这里的华文报刊。马来西亚有近30家华文报刊,其中《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光华日报》三大报业集团覆盖着马来西亚的华人聚居区,并辐射到东南亚及港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