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援择主     
马援是西汉末、东汉初人,在西汉末农民起义和天下大乱中,刘秀和公孙述同时称帝。马援先见公孙述,公孙述与马援本是同乡,但搞了一套很繁杂的礼仪。马援看公孙述天下未定就大讲排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于是说:“子阳(公孙述的字)不过是井底之蛙,而妄自尊大,难以长久!”于是又到雒阳去见刘秀。  相似文献   

2.
登白帝城     
白帝城,建在奉节长江中的一座孤岛上,东依门,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地由西汉未年据蜀的公孙述所建,公孙述自号白帝,于是命外此需为白帝需.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白庙.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马援在东汉初年归附刘秀以后 ,协助刘秀征隗嚣 ,治陇西、平征侧等史实 ,结合马援亲自组织指挥的具体战例 ,分析马援的战略战术 ,实质上是深得孙子兵法思想而演绎成自己风格的军事艺术。马援不愧为古代名将之花  相似文献   

4.
东汉时期,名将马援有两个侄子,一个名叫马严,一个名叫马敦。他们都是马援哥哥家的孩子,但是从小就在马援的管教下成长。后来,马援军务繁忙,经常领兵南征北战,很少回家。有一次,马援带兵征战的时候,接到家里寄来的一封书信,信中说他的两个侄子渐渐长大,却越来越不学好,仗着自己出生在官宦家庭,游手好闲,还结交了一群不良的朋友,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这封信的意思是让马援管管两个侄子。马援得知两个侄子不学无术,心里很着急,却又不能从前线  相似文献   

5.
马援与关羽     
马援与关羽俱为名将,身后都被尊为神圣受人膜拜。马援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然名声则远逊于关羽。为更好地了解马援,弘扬马援精神与伏波文化,有必要在二者之间作比较研究。概括地说:二者在历史上的影响确有大小之分、其社会形象有真伪之分、个人的品质则有高下之分。马援在当今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主要基于历史事实,关羽的形象主要基于小说虚构;马援忠勇为国,廉洁爱民、乐善好施、刚介耿直的高风亮节,较之关羽的愚忠和义气,具有更高的价值,其历史地位远在关羽之上。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三峡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三峡的起点白帝城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公孙述于公元25年正式称帝,号“白帝”,并改子阳城为“白帝城”。公元37年,汉光武帝刘秀发兵攻蜀,公孙述战死。蜀人为记念这位“白帝”,在白帝山上修建白  相似文献   

7.
[题解]选自《后汉书·马援传》。题目是后加的。本段原是马援告诫子侄信中的一段。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人,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  相似文献   

8.
马援为东汉开国大将,其一生南征北战,安邦定国,功勋卓著.从东汉时期起,人们对其人品、事迹、言行、诗文的接受便已开始,历代绵延不绝,直至清代,留下了一部丰富的马援接受史.这些接受以口头的评价、职务的任命、书面的议论、记载,诗文的歌咏、纪念,祠庙的修建及祭祀活动的举行,官方的追封和祭奠等等为主,方式丰富多彩,内涵渐趋深厚.最终,以马援本人的事迹、言论为基础,以历代的接受为助力,塑造出了一位文韬武略、智慧忠勇、刚毅清廉、轻财好施、积极奉献的杰出人物形象,并形成了以马援精神为核心的“马援文化”.今天,对“马援文化”的弘扬,于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援是极有报负和担当的一代名将 ,因谋略出众、品格高尚、功勋卓著而受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宠信 ,因之要引起朝中关陇集团及南阳集团的妒忌与排挤。加之马援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故其悲剧结局也就不可避免。朱勃诣阙上讼冤书 ,可谓是对马援一生功业的最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10.
论马援精神     
马援将军对于子侄们来说,是一个美其道,慎其行的严父良师.马援的"择君"思想是对国家的高度负责任的政治态度.它不仅为历代志士仁人所效仿,就是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马援一生中表现出的"老当益壮,马革裹尸"和公忠为国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1.
一、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课本注释:“任,指他父亲的职任。”按:检《汉语大词典》中“任”字词条义项有:“保举,保任。《后汉书·公孙述传》:‘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也。哀帝时以父任为郎。’  相似文献   

12.
建武十六年(40年),交肚雒将女子徵侧等起兵反叛,汉光武帝派遣马援平叛。依据对史料的整理与分析,可确定马援得到南征命令的地点在皖城。  相似文献   

13.
建武十六年(40年),交阯雒将女子徵側等起兵反叛,汉光武帝派遣马援平叛。依据对史料的整理与分析,可确定马援得到南征命令的地点在皖城。  相似文献   

14.
马援是极有报负和担当的一代名将,因谋略出众、品格高尚、功勋卓而受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宠信,因之要引起朝中关陇集团及南阳集团的妒忌与排挤。加之马援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故其悲剧结局也就不可避免。朱勃诣阙上讼冤书,可谓是对马援一生功业的最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15.
马援诫子     
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人,是南征北战、辅助光武帝建国的功臣,号为“伏波将军”。他为人慎密守正,俭朴清廉,对待子女尤为自慎自重。马援有四个儿子,马廖、马防、马江、马客卿。马援经常教育他们不要学名门贵族的子弟,游手好闲,轻薄放荡,更不许依仗老子权势,养尊处优,姿意妄为,追求功名  相似文献   

16.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但他人小志大,独自一人敢去边关从事畜牧。长大以后,马援入伍从军,立下了不少的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马援的哥哥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马严,一个叫马敦。这兄弟俩都喜欢高谈阔论,喜欢结交朋友,有时行为不够检点。马援十分关心这两个侄子的成长。但他的军务太忙,不能当面  相似文献   

17.
马援南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南征过程形成了相应的政治文化,通过审视马援将军在南征过程中的政治主张,可以全面地了解东汉时期国家在边疆地区实行行政改革和民族团结政策,有助于推进东汉时期我国南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龙述 龙述,字伯高。东汉京兆人,与马援(前14——后49)同时。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通脱豪侠,喜讥时政。援征交趾时,写信告诫他们说:“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仗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母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骛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龙伯高时为山都(县名,当时属南阳郡,故城在襄州义清县东北,今名固城)尔汉光武帝刘秀看到马援这封书,遂擢龙伯高为零陵郡太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封建时代,以马供战斗之用,在战术上占有极为重要之地位。故马援曰:“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后汉书·马援列传》)而驯马以供战斗,追本溯源,则当归功于西北之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20.
马援崇拜的地理分布:以伏波庙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汉初期,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反汉,马援奉命率军南征,平定岭南六十余城,开辟道路,兴办水利,福泽深远,受到南征沿途各地民众的崇祀,形成特有的马援崇拜民俗事象。作为马援崇拜的主要载体,伏波庙的地理分布相当广泛,其北界可达湖南沅水、澧水流域,东至广东武水流域,南至广西南部沿海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左右江流域,其中尤以湖南沅水流域和广西的桂江流域、西江流域以及沿海地区最为广泛,并呈现逐渐向边缘地区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