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教育适应学生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在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上,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学生服从教育、学生适应教育、教育服从学生三种关系。但在制度化教育中,延续至今的主要是学生适应教育。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出教育适应学生,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调整,这是对当代社会知识观变革、社会需要变革、人们对人的发展认识变革的反映。所谓教育适应学生,是就教育的个体发展职能而言的,主要是指教育活动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和多种可能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和促进其有效的发展。其实质是打破以往教育的统一性特征和模式化,实现教育本身的多样化和创新化。当前在教育适应学生上既应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明确认识,更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更新教师素质,加强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是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是教育的重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育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的教育理念大力提倡激励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越来越不被认可,惟恐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惟恐激化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进步。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有违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或说是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成为当今时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教育就是服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的意识,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良好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成长空间,积极开发每个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充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实践表明:要做好教育工作,首先应该做到接受学生、相信学生。  相似文献   

5.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普遍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遵循上述原则,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五大教育一、通过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品质,克服依赖心理。二、通过志向教育,培养学生进取性心理品质,克服心理上的惰性,预防心理颓废。三、通过乐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心理品质,防止心理封闭。四、通过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和谐性心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自由、健康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我进行了爱心教育的尝试。所谓爱心教育,就是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以情感为突破口,用爱心影响学生的教育。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爱心教育的做法和体会。一全面了解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全面经常地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结合实际,我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了解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李森 《师道》2005,(11):46-47
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不仅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让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自己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全体教师的职业追求和工作目标。因此,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引导学生自主教育,创设学生发展空间,开发学生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文章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入手,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分析当前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劳动素养,汇聚多方教育力量、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完善劳动课程体系、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等方面,对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论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学生自我认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宏秋 《教育探索》2005,(12):40-42
加强学生自我认知教育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学生的自我认知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定位,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学心理和就业心理,影响着学生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和就业后的工作状态。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应当贯穿始终,从新生入学的始业教育、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到毕业阶段的就业指导教育。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首先了解学生自我认知的合理度,在此基础上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论个性化成才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实质上就是个性化成才教育。个性化成才教育的前提,是承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要有针对性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个性化成才教育的关键,在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要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不要过度负责、过度导向、过度要求。个性化成才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孙文红 《大学时代》2006,(11):178-179
随着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期的完成,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对学生影响日益加深,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模式和主体的特殊性,也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难度。这些都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紧握时代脉搏,从高职教育特点出发,以学生为本,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中学生接受教育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进行学习。学校教育只有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才能体现时代的特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4.
关爱学生是教育成功之基;尊重学生是教育成功之本;信任鼓励是教育成功之法;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是教育成功之重。只有教师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就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相似文献   

15.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自主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教育。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6.
学生主体论与现代教育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应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取向。教育要“适合学生”,首先必须明确学生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避性和特点。现代人科学给予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以权利主体,独立主体,能动主体,发展主体属性的解释。因此,“适合学生的教育”,必须是以人本教育观,个性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造教育观为主导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这两句话实际上指出了教育工作的一种最高境界即无痕教育,这是一种基于相信学生性本善、学生具有道德生长能力的教育,它弱化说教、灌输,而是以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真实情境为教育载体,通过环境熏陶、榜样示范引领、对话沟通等方式,激发学生内心道德生长的需求,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观念,产生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行为。这种基于学生内生长力的无痕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其人生的价值。因此,我们要改革教育教学,实施人性化的教育。时代呼唤着新型的学校教育,也呼唤着新型的课堂教学。新型的课堂教学又是怎么样的?如何去实现?这是我们迈进新世纪门槛之后,必须作出应答的。  相似文献   

19.
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观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应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取向。教育要“适合学生”,首先必须明确学生是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属性和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独立主体、能动主体、发展主体等方面的属性,因此,“适合学生的教育”,必须是以个性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造教育观为主导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生本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教育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是为学生服务的。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章通过将生本教育运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提高人素质,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掌握语法知识与词汇的具体用法,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