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金  李致 《出版参考》2007,(6):36-36
李致是巴金的亲侄子.李致从小丧父,过继与巴金。李致称巴金为四爸(巴金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在信函中称巴金为爸。李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主持过四川省出版局的工作.担任过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为四川省文联主席。巴金从1955年到1994年给李致的信件有300多封.除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拿走和丢失的50多封.还有250多封。李致将巴金给他的200封信函汇集成书出版.书名为《巴金的内心世界》,信函全都有影印件,从中也可看到巴金的手迹.其修改的文字亦显现其中。信函的内容流露了巴金的真情心境.反映了巴金对社会的观察和他的道德观念。这本书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材料.也是著名作家的重要文献。下面摘录巴金给李致一些信函的文字:  相似文献   

2.
度过了1960年代中后期的喧嚣,整个70年代,中国进入一个相对郁闷的年代。折腾了五六年后,“文化大革命”虽然没有按照毛泽东的意思“搞两三年”就及时刹车,但“文革”初期热情或不热情的投入者,开始被政府有意识地发配各地:那些在党和国家身居高位的人因林彪的“一号令”被遣散外地一文化界的“牛鬼蛇神”被发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而十七八岁的最热情的投入者,则被一场“上山下乡”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中国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是读着报纸长大的,60—70年代的人是听着广播长大的,80~90年代的人是看着电视长大的,21世纪的人则要在互联网上边读报纸、边听广播、边看电视度过他们的一生了。  相似文献   

4.
我与王子野同志的交往,始于20世纪70年代。“文革”期间,子野同志和他的爱人陈今及孩子全家都被发配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改造,而我爱人王龙娣因为大学毕业分配在被“砸烂”的文化部,当时也在这个干校“锻炼”,从而认识。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20年代“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至今,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五四”前后,比较的观念与方法由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介绍进来,并初步展开了中外文学与文化的比较研究与影响研究。但这一学科在中国进入现代转型和中西文化遭遇冲突时期而迫切需要比较的形式下,并未得到正常发展,反而阻力重重。经过一段低潮之后,70年代末又开始复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杰里·丹特斯科(Jerry Dantzic)被美国摄影界认为是美国20世纪中期最有影响的摄影师之一。他一生花费数十年时间研究艺术、音乐和冒险故事写作。在上世纪70年代,他成为宽画幅摄影的探索者。他的作品被美国的主要博物馆如大都会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国际摄影中心和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展览和收藏。他的作品集《纽约——聚焦50年代》被誉称为纽约上世纪50年代的视觉诗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着手在当时最尖端最神秘的航天领域进行探索,并秘密上马了第一个载人飞船计划“曙光号”。尽管70年代末“曙光号”因种种原因下马,但科研人员的辛勤探索仍为多年后“神舟号”的顺利升空奠定下了坚实基础。早在1961年初的时候,钱学森、赵九章等一些老专家就在议论,中国要探讨星际航行问题,并且组织了星际航行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50年代,裤子被时尚界接受,女装中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的生平有时只能用时间或其他概念来编织. 施嘉干,一个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中国人,在20世纪的二十年代去美国留学,归国后成为一名工程师.他一生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年代.他在不同的年代学习、创业,筑路建桥,设计工程.后来,他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成为一个七十高龄的"五七战士",直到1975年去世.他没有等到"四人帮"被打倒的一天,也没能看到改革开放,不然的话他会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近代中国百年沉浮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相似文献   

11.
福柯在中国     
20世纪80年代构成了现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氛围和知识氛围。此时,毛泽东所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由于“文化大革命”引发了一些悲剧性后果,这样,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受到了知识分子的质疑。“文化大革命”也在党内遭到了批评。邓小平倡导面向西方世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中国开始大量翻译西方现代和当代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12.
在1982年Magnus Pyke科学政策基金学术年会上,Eugene Garfield说,“明显地,印度是第三世界国家中科学研究的超级大国。“在SCll973年的引文统计中,印度学者单独发表的论文占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在研究论文发表量方面稳居第八位,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主流科学论文量的5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都是第三世界国家毫无疑义的领导者。此后.中国决心赶超印度。印度现在在论文数量上排在15位,并面临继续下滑的危险。实际上,中国、巴西和韩国的研究产出增长非常快.尽管他们原来都只是小字辈(见表1)。  相似文献   

13.
摸透传播的"心理"--与林之达教授谈《传播心理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教授,您好。首先祝贺您毕十余年心血的力作《传播心理学新探》问世。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才传到中国。传播心理学在我国的研究时间并不长,对于广大传媒从业人员还是一个不太熟悉的概念。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传播心理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4.
龚静  杰克 《出版参考》2007,(9):48-49
如果没有看过这本书,不知道她的人生/写作道路如此波折:如果没有见过她本人,即使已古稀之年,不知道她如此翩然和坚定。从20世纪80年代看了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望乡》起,山崎朋子这个名字就始终没有忘记过,纵使有许多作者作品纷至沓来,她的名字总是隐居一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比较研究八十年代出版的徐志摩诗集的版本,通过分析各个诗集所选的篇章,以及不同的出版目的,对图书馆工作者进行该类工作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志坚 《青年记者》2007,(20):39-40
文学期刊的困境扫描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曾经一度辉煌,发行量在几十万份甚至上百万份的刊物并不罕见。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文学期刊自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进入了彷徨期,它们被新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纪实、生活、时尚和实用期刊重重包围。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学期刊陷入质量下降、读者群减少、声誉日弱、经济拮据的重重困境之中。面对困境,文学期刊作出了三种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朱大可  菁菁 《出版参考》2004,(11):35-35
作为一个地道的南蛮,我跟北京好像有点说不完的事儿。每一次我都试图握住北京的灵魂,但它却如此难以捉摸,在我的游历和记忆中不断变换着其多变的容貌。  相似文献   

18.
笔者80年代末因工作需要,曾专题研究过“文革初期灵隐寺事件,特别在关键史料的查找上下过一番工夫,也采访了一些当事人,但终因受资料限制,进展不大。以后,一直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和当事人的研究进展和回忆文章,以及一些报刊的专题报导,总觉得在许多关键问题上,不少谜团尚未完全解  相似文献   

19.
1948-1955年.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的分歧、磨擦以至于冲突不仅恶化了两国关系,还震撼了整个欧洲和世界,甚至险些发展成战争。然而两国对冲突的内幕讳莫如深,即使关系正常化以后.对此也鲜有披露。斯大林是不是准备武装干涉南斯拉夫、推翻他当时的头号敌人铁托?如果确实如此,究竟什么因素妨碍了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摄影,天生来是沉默的,似乎是上帝专为沉默的人群备下的语言。因而,所谓“宏大”,所谓“主流”,之于摄影,尤其显得隔膜。钱瑜先生的镜头,始终都是对着这个“沉默的大多数”——沉默的人,和沉默的处境。沉默得想让你喊出来,但最终还是不宜喊;沉默得要让你笑出来,但最多是一丝苦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