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座石桥见证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7月28日,日寇侵犯南苑,战斗到最激烈时,侵华日军已经在飞机的掩护下打进东门,敌我双方展开激烈的白刃战,我们都亮出大刀和鬼子拼杀。这时,有一个鬼子从我身后用刺刀向我刺来,当时我正左手提着机枪,右手握着大刀。忽听见后面有风声,我猛回头和鬼子打了个照面,只见白光一闪,他的枪刺已经扎进我的左肋一侧,说时迟那时快,我抡大刀将鬼子斜肩带背砍死在地上,血溅了我一身……”这是亲历卢沟桥事变的29军老战士付锡庆的话。时至今日,这位在战斗中失去一条腿的老人已离开人世,但是他对60多年前那场惨烈战斗的…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我出差去了趟延安,投宿于一家老式招待所。住所的设施虽简陋陈旧,但远离闹市的喧嚣,尤其是房屋四周,树木葱郁,浓阴匝地,环境幽静,倒很适宜我写作。清晨,我正准备动笔,忽听一首熟悉的老歌从窗外飘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抗[if救亡歌曲”就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救亡歌曲”也就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声响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播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应该说,抗日救亡歌曲不是因学校音乐的需要而产生的,但从当时学校音乐教育的角度看,抗日救亡歌曲却是在校园内广泛传唱的。这使处在受教育期的青少年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爱国反帝的精神素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当时许多青年就是唱着抗日救…  相似文献   

4.
大刀进行曲     
1=C%i一}她全选}鬼子们的头:}5一上砍6·6 565向去l一天。·|一的5一勇3一敢.2止通!:1过二1主全国武装的来到了,抗战一的战6鱼二通}5东北的义2前l刀l一大3弟66 13哩1过。卜后面百姓,咱们中国军队 勇}二 .6来6一卫遭里}亘卫边里。}11 .O一﹄,、6看准把他消灭生把他2灭,(喊)冲啊,大刀哪·鱼消︵二|{互二奥‘巨二选}向鬼子们的头刘矛一上砍去,一}6 (喊)杀,大刀进行曲@麦新~~  相似文献   

5.
我们小的时候家里没有什么玩具可玩,大家一放学就凑在一起做游戏。那时候我们看"八路军"打"鬼子"的电影看得很多,什么《地雷战》呀,《地道战》呀,都看得很熟,甚至连电影里的人物说什么话都背下来了呢。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就受了电影的影响,小伙伴们天天分帮玩"八路军"打"鬼子"的游戏。有一次,我们又分好了两帮,一帮小伙伴当"八路军",另一帮小伙伴当"鬼子",然后在村子里就开始疯玩。眼见在村子那边"鬼子"们进了村,嘴里喊着"八格牙鲁",一副不  相似文献   

6.
电教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具有形、声、色、光的特 点,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儿童乐于接受。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电教,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电教激发兴趣 在课的开端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气氛,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去,使学生进入最佳心理准备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力。 如教学《纪律在他心中》,在课的开始部分先播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反映抗日的歌曲《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把学生带到了如火如茶的抗日战争年代。此时导入新课,可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全国性小学阅读课堂教学大赛中,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歌唱二小放牛郎》三、四小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看看图,二小害怕吗?那个鬼子从口袋里拿出手表会怎么说?想一想。然后学着鬼子说说。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学着电影电视里鬼子说话的味儿说起来。教师又指名学生站起来说说,让其他学生评价他们说得像不像;接着老师又问:二小会上他的当吗?这两个鬼子会怎么说?又让学生学着鬼子那恶狠狠的口吻说说……  相似文献   

8.
炎夫 《初中生》2005,(16):34-35
"花鬼子"是我家饲养的一只精灵无比的猫.有一次,它一声不吭地守在隐蔽处,等候老鼠出洞.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一只老鼠开始贼头贼脑地在洞口四下观望.这时,"花鬼子"并不急躁,身子仍然一动不动,双眼却死死地盯着老鼠.这鬼精灵,它知道老鼠马上又会缩回洞里去.果然如此.原来,这只老鼠是个"探子",它是来侦察"花鬼子"是否在洞口或附近.当它将"花鬼子"不在的信号传到洞里后,不出两分钟,洞里的老鼠便会倾巢而出.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29军大刀队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通过电讯迅速传遍祖国各地,上海一家公司年仅23岁的职员麦新(原名孙默心)深受震撼。他的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大刀队挥舞大刀与鬼子拼杀的壮烈场面,禁不住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产生了  相似文献   

10.
千百年来,人们一致认为《诗经》中最有价值的是风,因为风是当时各地的民间歌谣,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况,是当时人们生活及心理最朴实、最原始、最忠实的记录。抗战时期,无论是《义勇军进行曲》还是《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