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楹联文化能够成为导游素养形成的重要资源,这是由楹联文化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文章以此立论,从几个方面阐释楹联文化对导游素养形成的意义:增加导游的人文知识底蕴,培养导游精湛的专业技能,有助于导游学会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培养高尚的品德以"立人"。  相似文献   

2.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瑰宝。是华夏汉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辉煌璀璨的传统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珍视楹联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让孩子们在自由漫步楹联乐园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与滋养。笔者认为,楹联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侯艳 《钦州学院学报》2013,(3):35-37,49
楹联是最具中国语言特色的一种独有的文学体裁,楹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高校楹联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当今高校的楹联文化教育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通过对高校楹联文化教育策略的初步探索,提出引导学生自学基础知识;组织学生户外采风,积累素材、激发创作热情;聘请知名联家开展校园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广泛参与社会文化交流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院校推广楹联文化,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职业发展潜力有着重要意义。学生是楹联文化的最终受益者,培养学生学习楹联的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校园楹联活动,应该是高职院校楹联文化推广工作关注的重点。文章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剖析目前制约校园楹联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并从多个方面阐述具可行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徽州古民居楹联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徽州楹联的翻译必须要再现传递徽州楹联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徽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徽文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文章通过梳理以前学者对建筑楹联翻译的研究,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对徽州古民居楹联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古徽州楹联翻译的三个主要策略:保留形式和形象直译;保留形式和形象加注;改换/舍弃形式和形象释译.  相似文献   

6.
传统楹联可以成为阅读疗法的一个重要媒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部分,楹联文化的优点在于能将丰厚的意蕴包孕在短小的篇幅中,给人以启发,中国古代书院的楹联文化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白鹿洞书院中的山水楹联通过对书院及其附近的青山、泉水、流云等自然景物的描摹,婉转地传达出对某种人格美的向往与追求,对现代人的焦虑情绪有非常强的净化作用。白鹿洞书院中的格言楹联,通过简练的话语给人以启悟,以促使人们对人生做出积极的思索和实践,对读者有较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杭州素有“楹联之都”的美誉,而西湖楹联是西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楹联不仅细致描绘了杭州西湖自然景观之美.还折射出了杭州西湖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楹联对我和学生们来说是神秘的,认识楹联、走近楹联、解开楹联的神秘面纱,孕育创作楹联的自信心,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以传统文化楹联为载体,让楹联濡染学生,让生命走向厚重。  相似文献   

9.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是"全国对联教育基地"。学校注重办学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成立校内楹联名师工作室,开发楹联教学特色课程,开设青少年楹联社团,积极营造校园楹联文化学习的浓郁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挖掘并体验感悟中国楹联文化的丰富内涵,深深烙上"品赏楹联润泽品格、传承文化责任担当"的印记,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求量"向"求质"转变。传统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很难适应未来激烈的旅游人才竞争,其人才培养模式亟待革新。文章论述了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提出应当在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楹联文化教育,从教学观念、课程内容、师资培养等方面创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训课程开展效果不佳。这直接影响着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对综合能力实训课教学模式进行了开发。课程在内容上采取模块化设计。在组织形式上以项目驱动。在实训条件上设置了便于体验秘书“角色意识”的实训环境。在设计理念上以学生参与实训项目全过程为目标。通过文秘综合能力实训课程的开发。课程组在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马启西16幅对联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启西对刘智思想的吸收深入地体现在马启西时伊斯兰教修养之路——教乘、道乘以及真乘的理解之中。马启西对于这三个修养阶段的解释,或者是通过引用儒家思想对刘智思想给予间接吸收,或者是以对联形式直接再现了刘智思想。此外。对于马启西与刘智思想关系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伊斯兰哲学中浓厚的儒家思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秘书生涯以及文字在他漫长的从政生涯中发挥的作用,使他成为一位"名人秘书"。他卓越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精神,对现今的秘书人员来讲,都具有指导意义。从秘书学的角度来解读古代文人苏轼,也有助于对苏轼进行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楹联是悬挂或粘贴在柱上、壁间的联语。它是由古诗词演变而成的独立文体,字数虽无严格规定,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经重新配置后的万象山公园楹联,荟萃了当代省内书法名家的书体笔法,较全面地展示了丽水旧城秀山佳水的图景,蕴含着深厚的处州历史文化,值得大家认真解读。  相似文献   

15.
客家祠堂是客家宗族祭祖的首要重地,也是客家人的情感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三明作为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的重要地区,拥有大量的客家祠堂,其堂号、楹联、建筑格局反映了客家人崇祖观念之深;其族谱、祠碑、楹联反映了客家人移民道路之艰;其祖训、功能反映出客家人耕读思想之重;其选址、布局反映出客家人风水文化之盛。客家祠堂是研究与理解客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6.
保定作为一座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拥有很多新兴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优势。保定市应抓住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整合保定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打造和凸显古城文化符号为突破口。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保定文化的合力。扩大保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保定作为一座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拥有很多新兴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优势。保定市应抓住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整合保定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打造和凸显古城文化符号为突破口,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保定文化的合力,扩大保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秘书的主要办公手段。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提高秘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本文对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并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学院秘书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学院秘书在行政、教学管理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他们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也是联系各部门,沟通学院领导与教师、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省级电大学院秘书工作特点:繁杂性,辅助性,服务性;能力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现代远程教育中做好学院秘书工作必须:找准自我定位,发挥多重角色作用;培养高度责任感和良好协调能力,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强化四大意识,充分发挥秘书工作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