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目的论理论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目标文本的翻译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不同,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然后根据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对其进行目的论分析,分析其翻译的目的,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论指导下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倍受瞩目。通过三名译者对同一翻译文章所体现出的有声思维记录,比较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遇到相同的翻译问题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可以找到更为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和全球贸易化的发展,翻译的功能性原则在商品名翻译中有了很好的体现,人们在翻译中不仅注重了翻译的信达雅原则,也注重了翻译的功能性原则。本论文通过对几种商品名翻译所呈现的翻译的功能性原则,提出翻译要为实际所应用,商品名翻译要实现艺术性、商业性和社会应用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所翻译李白的诗歌《长干行》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一些不足。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其中所涉及文化信息的处理,应体现在人称翻译、习惯用语翻译、典故的翻译等翻译细节处。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翻译活动始终是人类各民族、各文化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以翻译为媒介所进行的交流往往带有社会与文化的痕迹,即翻译活动是受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而翻译活动所产生的译著也对社会有着一定的影响。因而,翻译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的时代背景、翻译目的、翻译标准、译者等及《天演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来窥探翻译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陈莹 《海外英语》2012,(14):52-53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教学中,语内翻译受到忽视的现实,该文从语内翻译及其影响因素入手,并结高职高专的学生翻译所产生的错误来阐述语内翻译缺失所造成的后果,论证在翻译教材的编写及课堂教学中需注重语内翻译之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在千年的发展中对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传统理论所体现的现代价值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所体现出的人文价值,与西方翻译理论的互通性,及和谐观念来简述其所特有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译者在中国大学校名的英译过程中所关照的翻译目的以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简要分析了目的翻译论的准则,发现翻译策略和方法事实上是由靶语语篇的目的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文言虚词意思多变,因而虚词的翻译往往是古籍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因此,古籍翻译与普通文艺作品的翻译相比所面临的困难是一般翻译人员所难以想象的。总的来说,通过荚国汉学家理雅各对《礼记》中介词“以”的翻译研究,理雅各一词多译的灵活翻译的风格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张静宜 《海外英语》2011,(4):173+175
翻译是一种改写,改写即操纵。傅东华所翻译的美国记者米切尔的《飘》所体现的正是这种思想。该文通过分析《飘》的语言风格来论述翻译的改写和译者的操纵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叶譞 《考试周刊》2011,(81):31-3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的入世,中国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大量的汉英商标词需要翻译。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桥梁,商标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国内产品能否成功走出国际市场,为目语国家人们所接受,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进而促使他们购买该产品。因此,如何准确翻译商标词使产品为目的语国家的人们所接受是翻译界的一项崭新而重要的课题。作者首先介绍了几种翻译的标准与原则,并举例分析了当今商标翻译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商标翻译所存在的不足,对商标翻译提出了几种方法和原则,认为运用这些方法,遵循这些原则是做好广告商标语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翻译理论的首要问题是翻译的本质问题,通过分析语言学派理论家对翻译所下定义,从传统与现代语言学阐释模式的角度探讨翻译的本质,最后指出:语言学派对翻译本质所做出的严肃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将会使这一学派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3.
对英语语言学学术著作进行翻译,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更能理解其中的语言转换和其中包含的内容,通常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所翻译出来的文本也就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要充分结合英语语言学学术著作的语言特点,从而使翻译出来的长难句子更加清晰,容易被读者所理解。  相似文献   

14.
钟慧连 《海外英语》2013,(4X):140-141
翻译的主体间性是指各翻译主体在翻译活动中相互交往所形成的内在关系。在翻译活动中,只有相互作用的主体(译者、原作者和读者)平等交流和对话,才会取得成功的翻译。该文通过对林语堂先生所著Moment in Peking的三个中译本进行比较,具体论述了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图在生态翻译学的视域下,分析林则徐为了适应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所做的一系列自觉的选择性的努力。文中对其翻译活动各个环节中的选择行为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作了一定的探讨;并进一步阐释了在这一系列适应与选择的努力下他们当时的翻译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翻译适应和翻译选择贯穿了林则徐翻译活动的各个环节,其翻译的成功正是由于作为翻译主体的人对于翻译生态环境成功地进行了适应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两首诗歌翻译的评论来阐述翻译评论的挑战性。这种挑战性包括对原文和译文的透彻理解,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符合一般的翻译标准等方面所具有的挑战性以及缺乏明确的翻译评论的标准所带来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两首诗歌翻译的评论来阐述翻译评论的挑战性.这种挑战性包括对原文和译文的透彻理解,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符合一般的翻译标准等方面所具有的挑战性以及缺乏明确的翻译评论的标准所带来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18.
<圣经>翻译在西方翻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王.从纪元初期直到今天,人们对<圣经>的翻译从未停止过.它所涉及的语种范围、译本种教及译本的使用频率等,都是任何其他作品的翻译所不能比拟的.本文回顾了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及现代<圣经>翻译的历史,勾勒出了波澜壮阔的西方翻译史上<圣经>翻译的发展画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开设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而对翻译硕士的学位论文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文对2015至2019年上半年期间,中国知网所收录的翻译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主要研究论文中所运用的翻译理论与其翻译文本是否紧密联系.通过研究分析,作者将总结近五年翻译硕士常用的翻译理论,以及使用频率较高的理论,即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交际翻译理论所指导的翻译文本类型,并分析理论与文本之间的匹配情况,旨在为以后的翻译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鲁迅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翻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自己的关于翻译的独特看法。从鲁迅翻译活动开始的原因,到所采取的翻译方法、翻译作品的选择、翻译的目的,多方面探讨鲁迅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