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两晋南朝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佛教的发展给本就式微的儒学带来了危机,为了恢复儒学的权威地位,士人知识分子进行了不懈努力,柳宗元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提出了"统合儒释"的思想,吸收佛学精义以改造儒学,使儒学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如此,柳宗元的"统合儒释"思想还对后世影响很大,二程朱熹正是借鉴了这一思想,以"援佛入儒"的方式对儒学进行改造,建构了新儒学———程朱理学这一庞大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数百年来,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当今国际汉学界中,他的学说亦受到密切关注。毫无疑问,作为一位杰出的儒学大师,朱熹主要是沿着孔孟路线前进的。然而,在“三教  相似文献   

3.
朱熹与徽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徽商的古徽州是朱熹的父母之邦.徽商的"贾而好儒"、"一以郡先师朱子为归",对朱熹集大成的儒学思想精华的吸纳融合,突出了人生价值和商业理性的追求,表现了一种人文的自觉,实现了市场和自身的发展;同时由于程朱理学封建思想的束缚,徽商最终未能完成跨入近代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朱熹理学促成了一代儒商的辉煌,朱熹理学也从徽商的崛起时就决定了这一封建商帮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在探讨唐宋思想转型端绪和探寻宋明理学的端倪时,一般都注意到韩愈在儒学复兴方面的贡献,却往往忽视了柳宗元.事实上,与韩愈同时的柳宗元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唐宋思想转型和宋明儒学复兴的先驱.  相似文献   

5.
在程朱理学体系形成和完善过程中,道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北宋儒学家二程等人借助于道家本体思维模式对传统儒学进行新的诠释,创立了理学这一儒学新形态:南宋朱熹继续借助道家本体思维对原始儒学和北宋新儒学进行综合提升,使北宋新儒家建立起来的理学体系趋于完善.由于程朱理学体系是运用道家具有整体性的本体思维模式建立起来的,故能对先前儒学有所超越:一是较之先前儒学具有思辨性,能更加周全地看待问题;二是更具理性精神,能更多地从当下实际出发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程朱理学的这些新特色在其故乡古徽州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新安理学颇具理性精神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进而对徽商群体以及徽商文化的形成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程朱理学的理论是以原儒为本色,吸收佛、道的合理内核,将儒学教化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理论水平.儒家诗教在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经过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说和二程"作文害道"说的发展,到了朱熹"文从道中流"的观点明确了文与道的辩证关系.道学和文学实现了自然而非勉强的融合,文学从里到外成了道化的文学,标志着道家文学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7.
韩愈是中唐儒学思想的坚决捍卫者和振兴者,他对儒学思想的贡献具体体现在攘斥佛老、建立道统、领导古文运动与重视“师道”四个方面,宋人对韩愈的思想颇为重视,宋代儒学家对韩愈儒学思想进行接受自不待言,欧阳修、苏轼作为文学家对韩愈儒学思想也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接受,由于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他们在接受中又有创新,这种发展创新是北宋古文运动之所以能在他们的领导下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佛教的发展达到鼎盛,并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佛教的发展给本就式微的儒学带来了更大危机,为了恢复儒学的权威地位,这一时期的士人知识分子进行了不懈努力,柳宗元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积极吸收佛学精义,主张儒佛融会,使儒学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并对两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钱穆和张君劢都对宋明理学有研究,将张君劢作为参照,可以得出钱穆研究宋明理学的一些特点。从对比中,可以看出钱穆的看法:禅宗对理学有开启之功,理学兴起,实自禅宗启之;韩愈对北宋初期的学术有较大影响,但他不是理学的直接开启者;而宋初诸子则是将各种思想加以糅合,承上启下的关键;把朱熹置于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去考察,从多视角揭示朱熹思想的精神,突出朱熹的历史地位;认为王阳明是理学的顶点,他解决了宋学里面所留下的重要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北宋初期,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儒学家吸收佛道思想,发展出一种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即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经程颢、程颐兄弟完善,最后由南宋的朱熹集其大成,建立起完整的理学体系.两宋这些儒学家的主张,被人们称为"程朱理学".南宋时另有一儒学家陆九渊,在"心"与"理"的关系等问题上与朱熹分歧很大,形成一门新的流派,人称"心学".心学到明代由王阳明集其大成,因此心学也被称为"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属于理学这个广义范畴,两个学派有很多观点是相通的.然而,作为不同的理学流派,两派在哲学观和修养方法等方面却体现出了相当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韩柳与佛学     
这里试图探究韩柳与佛学的关系。韩愈立足于儒家,引释入儒,启后世道统儒学的先声;而柳宗元对佛学则是另外一种态度:他糅合儒释,游刃于中。韩愈等人的融释入儒与柳宗元等人的糅合儒释,构成了佛学对中国士大夫影响的两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2.
宋代楚辞研究上承汉代,又受到当时诗文革新运动和理学思想的影响、呈现出浓重儒学色彩。宋代的楚辞研究更重视义理的阐发。比较重要的研究者有晁补之、洪兴祖、朱熹等。  相似文献   

13.
朱熹以其理学思想为旧本《大学》补“格物致知”传,延展与活化了自孔子开创、荀子接续,但却又为后世儒家所忽视了的知识论传统,使得宋代理学作为“新儒学”,在内容和形式(方法)上都区别于传统儒学,从而成为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朱熹格物补传意义进行再诠释,无疑有助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的再发掘以及中国哲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革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理一分殊"这一命题具有丰厚的思想渊源,具体提出是程颐回答他的学生杨时关于张载<西铭>的疑问时说出的,朱熹则做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一分殊"不但是程朱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理学中扮演着方法论的角色.程朱利用"理一分殊"解决了世界万物如何产生以及世界万物统一于什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了程朱理学的哲学性质和发展方向.正是由于"理一分殊"这一方法的运用,使得程朱理学大大超越了先秦儒学、道家哲学和佛学关于宇宙生成和万物统一性的论述,使理学成为更缜密、完善、思辨性更强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有统治地位逾七百年。由于程朱理学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研究程朱理学对于进一步发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剔除糟粕、汲取精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刊组发了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振宏教授、哲学博士徐仪明教授、南开大学哲学博士杨仁忠副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文章,就程朱理学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朱熹是宋代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一生著述颇丰,且对后世影响巨大。清代乾隆朝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书目的集大成之作,在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涉及朱熹的地方很多,对朱熹及其著作进行评判时往往抱着十分矛盾的心态,亦褒亦贬,时褒时贬,而且一种力求宽厚博大、公正平允的力量贯穿于这种矛盾心态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唐代的古文运动 ,不仅是一场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 ,同时也是一次文学语言的大变革。韩愈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和倡导者 ,只是柳宗元逻辑思维严密、性格谦和 ,文章以峭拔见长 ;而韩愈则好名利、有霸气 ,文章以气势和新奇取胜。在散文语言的革新上 ,韩愈的主张及实践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韩愈重文 ,他虽然说“文以明道” ,但事实上他更为注重的是文学传统 ,而不是儒学传统 ,这是历代古文评论家们都注意到了的问题。仅“文辞”二字 ,就在韩愈的诗文中出现了二十多次 ,可见他对文章语言的重视。朱熹在《朱子语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自孔孟以来就以为世事人生服务为立足点,可是自北宋以来新儒学的产生,却出现了十分复杂的局面,这种新儒学,我们称之为"理学"。所谓"理学",就是援佛、援道入儒,使传统儒学融入了一些佛、道的思想成份。许衡理学思想博大而精深,且亲躬教学实践,能够深入浅出。他的理学思想有导引北方思想潮流、指导社会实践、普及道德修养的作用。许衡的理学思想相比朱熹的"虚",更多带有实学倾向、内外交汇。  相似文献   

19.
清朝康熙帝玄烨作为一位程朱派学者和理学皇帝,在位期间(1662—1722年)不仅采取各种措施尊奉程朱理学,确立其官方哲学地位,而且大力提倡真理学,要求自己与大臣们言行守“理”,经世致用,为国计民生作出贡献,对清朝历史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众所周知,程朱理学是由北宋程颢、程颐等人创立,南宋朱熹集其大成的儒学改造流派。他们宣称,精神性的“理”(在现实社会中表现为封建伦常)是世界的本原,主张“格物穷理”,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等。由于程朱理学给封建统治的合理性作了理论总结,对其存在的根据作了精巧说明,更适于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因此形成…  相似文献   

20.
宋代中后期,朱熹、张栻等各立门户,理学呈现出鼎盛局面。理学逐渐成为宋代文化的主流思潮,与儒释道并称,发展到南宋呈现出繁荣的局面。随着理学逐渐发展,文人思想活跃,学派分立,传统儒学趋向于哲学,各种文学染上了较为普遍的理性色彩。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对辛弃疾产生重大影响,在稼轩词词学创作过程中,包含了对理学思想的初期接受到后期继承,将理学意蕴逐渐纳入词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