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教养态度、观念和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的综合.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80名流动儿童,探讨其父母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类型有忽视型、溺爱型、专制型和权威型四种,有66.7%的农民工教养方式不恰当.(2)流动儿童父母权威性有较高得分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46.2%,农民工在子女眼中父母权威性未达到理想水平,有待提高.(3)流动儿童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较高得分的比例随农民工文化程度的提高、流动时间的增长、亲子交谈频率的增多而加大;“同时随迁”的流动儿童中,其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较高得分均大于“随后随迁”的流动儿童.(4)农民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做到以身作则,为子女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以此改进其教养方式,并在子女中树立较高的权威性,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构建和谐美好家庭的重要支撑。本文结合福州市一项家庭建设调研数据,从亲子亲合的视角分析亲子关系的现状及特点,指出福州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支持及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都有所欠缺,提出父母在亲子互动中的积极教养行为与主动建构;在亲子情感交流中的积极表达、理解接纳与温暖支持是实现亲子亲合的有效方法。建议大力提升家长特别是母亲的教养水平与情绪管理能力,才能有效促进亲子间的情感联结,从而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外现代亲子关系理论观点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鲍姆林德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内外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众多因素的重要中介。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D.Baumrind)对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她以“父母控制”为中心维度,以构建的方式建立了评价父母教育方式的体系。受社会学习理论、生态学和家庭系统理论的影响,鲍姆林德认为亲子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即在父母行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家庭受到极大冲击,亲子教育成为研究焦点。亲子教育是一种以负有教养责任的成人为对象的终身学习课程。通过教育父母获得教养效能,掌握教养理论和技能,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预防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出现,加强家庭的功能,最终形成和谐家庭,增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陆韵 《中学教育》2023,(2):78-89
“民办择校热”折射当今社会弥漫的教育焦虑,“规制—变通”格局下的治理狭缝为家长择校释放空间。家庭教养行动与政策导向的错位背后存在“韧性发挥”的行动逻辑,表现为结构伸缩、关系协调和资源拓展:首先,调整家庭人力结构辅助子女择校,呈现全员协作到一人独揽等多种教养形态;其次,通过施压、感化和诱导使子女配合高强度培优计划,形成亲子之间权力运作下的协调机制;最后,发挥家长潜能,拓展内外资源以提升择校竞争力。“韧性发挥”受到教育政策、家庭伦理以及共享价值和专家知识等制度要素的共同建构,体现家庭应对教育治理的能动性。把握“韧性发挥”的表现与成因,有助于为优化教育治理和缓解教育焦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他人”。父母与子女直接自然的亲密、频繁交往,便构成了亲子互动。亲子互动是指父母与子女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亲子互动对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社会适应性、性别角色等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亲子教育的实践先于概念的形成。”“有关亲子教育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以至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关亲子教育的规范、统一的概念。”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几种,如胡育学者认为“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发展,它包含有亲职教育和亲情教育两个主要部分:一为‘怎样做父母’的尽职教育;二为父母‘如何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的高情感教育”。赵晶学者则认为“亲子教育是以负有教养责任的成人为对象,以增进父母和子女关系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父母与子女往往会报告出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感知差异,整体来看,父母感知相对于子女更"积极"。研究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父母和子女注意到了相同教养行为的不同细节,给出了不同的归因解释;性别、年龄等个人水平因素,沟通、依恋等互动水平因素,家庭结构与功能、家庭背景等整体水平因素也会影响亲子感知差异。在测量分析亲子感知差异的过程中,研究者经历了关注差异模式、关注差异值、同时关注差异与个体感知三类方法的更新迭代,并以这些方法为基础,探索了亲子感知差异对孩子自主性发展、情绪与行为问题、社会适应、学业成就等发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家庭中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儿童快乐成长的重要条件。长期处在隔代教养下的儿童与父母关系紧张,良好有效的亲子沟通能填补父母在亲子教养上的一些缺陷,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文章通过审视隔代教养家庭中亲子沟通所显露出来的问题,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国家调整生育政策,全社会将面临独生子女家庭减少,二孩家庭逐渐增多的现象。二胎的出生,不仅会改变父母原有的教养方式,而且对头胎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讨二胎父母对二胎的教养方式,发现二孩家庭的父母在控制、成熟要求、亲子互动的清晰度以及关怀与支持四个维度方面均存在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更新教育观念;其次,父母在二胎出生后,对两个孩子的爱和关怀应平衡;最后,父母要加强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互动,教他们正确地表达关心与爱。  相似文献   

11.
家庭中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儿童快乐成长的重要条件。长期处在隔代教养下的儿童与父母关系紧张,而良好有效的亲子沟通能填补父母在亲子教养上的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文章通过审视隔代教养家庭中亲子沟通所面临的问题,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对亲子沟通问题做出合理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父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父母教养方式在大学生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两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亲子情感温暖的理解度呈高度正相关,父母要增强与孩子的沟通,突出父亲的教养作用,同时,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理性教养,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养模式,以增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亲子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恪  周焱 《早期教育》2008,(9):44-45
亲子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它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模式,强调父母与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向互动.以促进婴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也使父母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应该说,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与保障,对婴幼儿个体发展将会终身受用,对家庭幸福和民族发展更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有深远影响。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亲子冲突而导致心理问题、危机事件等屡见不鲜,综合考察认为,学生的原生家庭是他们最早接触的,父母教养方式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自我和谐、人际间信任、幸福感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冲突的关系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会引发隔代抚养家庭对立违抗障碍儿童的家庭教养行为及造成的对立违抗症状表现.方法:应用访谈法对29名符合对立违抗障碍标准的独生儿童、儿童家长和儿童教师进行访谈.结果:从祖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祖父母与父母间的教养行为、父母之间的教养行为这样一个家庭互动方式的角度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祖辈的溺爱,父辈的低父母参与度、过度严苛、简单、粗暴的教养策略,不良的亲子沟通,自身教养行为的不一致,不同养育者(祖辈与父辈、父母)间不一致是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儿童对立违抗障碍的家庭教养行为.结论:在对立违抗儿童的干预中,应加大父辈在儿童教养中的参与度,减少祖父母与父母异辈之间、父母之间的不一致教养行为,还应把祖辈纳入到干预体系中,并为家庭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养技能.  相似文献   

16.
金至妍 《考试周刊》2014,(17):194-195
本文研究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夫妻关系、亲子互动对幼儿情绪的影响。研究发现,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良好的夫妻关系、父母对幼儿情绪认知的积极引导和对幼儿情绪的积极反应对幼儿的情绪具有积极影响,反之,幼儿在个体发展、社会适应中则会出现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7.
智媒时代,家庭空间进一步媒介化,具体表现为场景化、区隔化与中介化。家庭空间内部亲子互动主体从身心俱在变为身在心离,互动形式从多方互动变为个体活动,互动机制从面对面交往变为中介化交流。智媒时代的亲子互动是“自己玩吧”模式,并出现媒介因素影响下的“角色缺位”现象,使社会面临家庭抚育功能失调和儿童身心异化的风险。建议有意识地融入或抽离智媒环境,构建亲子“一起玩吧”模式以规避家庭媒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臧楠楠 《成才之路》2010,(35):84-84
儿童期是人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家庭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场所,所以家庭人际氛围,家庭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对他们的期望等家庭因素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养方式包括专制型、溺爱型、严厉型、民主型、民主权威型五种,父母对儿童的期望有适度和不适度的。通过一系列的资料搜集与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民主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以及父母对儿童的适度期望都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双休日亲子教育作为目前一种主要的家庭教育模式正日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当前双休日亲子教育模式实施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父母受教育年限与是否制定相应计划、父母受教育年限与亲子教育实施频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不同家庭结构以及家庭经济条件下的双休日亲子教育活动亦呈现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特点.为发展双休日亲子教育,应突出其寓教于乐的休闲属性,充分挖掘资源,加大宣传,并按计划合理安排其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亲子园”的实施,有转变家长观念、创建亲子园、组建优质师资队伍、引导家长掌握亲子游戏的方法、创设富有特色的亲子娱乐活动等五条途径。亲子园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亲子班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幼儿园、社区、家庭进一步沟通,逐步形成了合力,启动了3岁前教育工程;指导者初步掌握了3岁前婴幼儿身心发展、家庭教养和指导的有关业务知识,从而提高了指导和服务家长的能力,增强了为社区家长服务的意识。在亲子园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的独立性、专注性、自主性、创造性、参与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家长对婴幼儿教养素质和教养质量都有所提高,由此,密切了亲子关系,增进了亲子感情,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