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乃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论题之一。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展现中国特质的现代化法治新路,有着鲜明时代特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彰显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蕴涵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积淀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法律文明的深厚文化沃土。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
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将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引向现实:在理论层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积极守正;在实践层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创新超越。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是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前提,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遵循的历史经验,实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民伦理作为现代法治的伦理基础,在独立主体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精神、契约精神、社会正义精神以及市俗伦理精神诸方面为法制现代化提供价值合理性和道德正当性的支持与引导。市场经济不成熟、民主宪政不足以及传统宗法伦理的消极影响严重制约我国公民伦理的发育,使得法制现代化深层乏力。实现法制现代化,须致力于培育公民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法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实现公民道德和法治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中,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揭示中,蕴含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内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与理论拓展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一致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总体进程中逐渐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问题以理性精神为核心,具有“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问题的发展演进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明确的逻辑主线。以现代性问题为理论基础,我国法制现代化所面临的现代化与西化、法的现代性与法律传统、法治与德治等许多问题都能得到的有力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外部环境条件权宜应变,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都要与本国的国情和文化相适应,扎根于本国的社会土壤和基本国情,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近代英国走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之路,其治理变革以不断做增量的渐进模式、间接控制与软性治理、多元共存的权变做法为主要特征,通过有秩序的改良和有节制的政府参与来实现。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根源于英国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社会思潮以及将之结合起来的法治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肩负着重要使命,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之路是与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国情密不可分的,是一条与我国的法治基础、制度框架和文化思想相结合的独特之路,是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的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道路,法治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而法治精神是贯穿法治社会建设的灵魂,因此,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呼应。当前,我国部分公民的法治精神还有所缺失,具体表现为盲目迷恋权力而轻规则、过度依赖关系而轻程序、片面追求权利而轻义务等方面。对此,应当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平台,培育法治自觉遵守者;以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引领,培育法治忠实崇尚者;以科学的普法教育为抓手,培育法治坚定捍卫者,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公民法治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道路,是基于“社会改良—社会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这一社会变革逻辑脉络进行的历史性嬗变,取得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及拉美、中东、非洲等区域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人本、民主、法治、文明和共富等价值理念的现代化,彰显了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必须牢牢把握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放置在世界现代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等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进行考察,建构古今、中西、内外等多个维度坐标的融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与时空超越,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永续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人的现代化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这直接关涉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性质、方向、水平和实现程度。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阐明人的现代化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时代要求,剖析当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形成因素,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批判、反思与超越西方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追赶型到自觉性的现代化、是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人民逻辑、以实现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现代化,从价值指向、发展理念、实现方式等方面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既立足中国国情,同时兼具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探索贡献中国方案,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制现代化视野中的行政执法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体现到行政法领域,必然要求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实现。而行政法制现代化的要求就是行政法治,如欲实现行政法治的目的,首先要求政府能依法行政。作为行政活动之一的行政执法,则是构成依法治国要素之一。通过一系列内外部监督手段,可将行政执法步入一个良性运转的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是多层面的社会变迁过程,具有整体性、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而法治是实现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实践中,总结出的历史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以法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法治保障人民分享现代化红利,依规治党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一、创建上海教育现代化的法治环境 (一)确立教育现代化法治环境建设的目标 本市到2010年建设教育现代化法治环境的总目标是:以宪法精神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指引,遵循"法制统一"原则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相适应的教育法律制度,为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人类走出传统,实现工业化、民主化和理性化的过程。既有的历史和经验表明人类的现代化的进程会呈现多样化的路径与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历史基础与文化传统,适应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符合中国人民期待,传统与现代交叠、物质与精神融合、制度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共轭的现代化。从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双重价值维度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制度化,并在理论建构上超越了选举民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破解超大规模国家治理的难题,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超越简单“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大国竞争和制度竞争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推进法制的现代转型过程中,需要确定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并以之作为衡量法制现代化作业成效的指标。西方法学史是循着描述性思路和规范性思路探索法制现代化标准的,前者是通过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的比较来揭示法制现代化的,认为从身份到契约、形式理性化的现代法律和普遍与自治的法律秩序等是法制现代化的主要标准;后者则直接集中对法治内涵和目标进行分析,认为良法、法律王国的建构与法治的具体细节等是法制现代化的主要标准。我们可以在揭示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差异的基础上,梳理出关于法治的最低限度共识,进而提炼出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即形式上,法律规范是一个门类齐全、层次分明、相互连接的严密体系;价值上,法律制度体现理性、自由、民主、绩效取向和权力制约等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生动演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以哲学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实践论上始终坚持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普遍性与实践逻辑的特殊性,在本质论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特质与创新驱动发展,在方法论上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价值论上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性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如何建设美好现代性世界”的时代之问,呈现出具有“中国式”特征的现代性理念,为建构美好现代性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和“现实的人”的发展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战略基础、战略目标和当然表征,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向,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人的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为重要特征和基本实现方式,它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又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为重要前提。人的现代化需要人的高质量发展,要通过铸塑高品质生活、牢固确立新发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和法制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体。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和法制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各自的历程来看,两者是同进同退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和法制建设的历史变迁历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富有启迪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程美东 《天中学刊》2001,16(1):20-23
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必须要有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理论为指导.近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之所以一直在步履蹒跚中徘徊,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实践之所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就是因为我们有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基本目标、宏观的方法论等问题都作了科学的规定,从而保证了中国现代化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领域的现代化,其中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不断变革探索的历史选择和经验总结,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准确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核心要义、中国特色、战略意蕴,对厘清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育现代化实现路径、引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