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教材.教法》2016,(12):102-106
生命课堂提出的近二十年间,学者们在审思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对生命课堂的内涵、特征以及建构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表明:由传统课堂向生命课堂的变革,是实现课堂价值、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以及实现教师生命价值的必由之路。生命教育实践呼唤生命课堂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生命课堂研究需要高校学术力量与基础教育紧密结合,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需要将分散的科研力量整合起来,需要充分借鉴古往今来及域内域外课堂教学研究经验,需要国家做出顶层设计,共同助推生命课堂成为基础教育的课堂常态。  相似文献   

2.
朱清华 《生活教育》2014,(11):37-39
课堂犹如一艘生命之舟,承载着一个个高贵的生命体,呈现着一幅幅最可爱的生命画卷,生命教育课堂更应该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最美丽的绽放,这需要生命教育教师掌握引领生命课堂的技巧和方法,怀有走进学生生命世界的能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构建生命化课堂,需要克服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泛化""窄化"等现象,也要克服生命教育"神圣化"和"课程化"倾向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要抓住生命化课堂的基本特征,结合学科特点,从传递生命化理念、教授生命知识和技能、感受和体验生命历程的意义与快乐、培养生命践行能力等多维度来构建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4.
生命化教育关注到具体的人,关注到鲜活的个体生命,针对具体的生命,我们的教育就需要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就需要做到最大限度地个性化施教。个性化施教的课堂就必然催生了课堂个性化的评价。课堂个性化评价关注教育的三个层面,即关注知识的授受、关注智慧的启迪、关注生命的润泽。如何关注,进行例证阐述。  相似文献   

5.
从生命教育观来看,小学教育课堂应当尊重人个性的生长性、自由性、探究性、完整性,充满对生命的关爱,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而且还是数学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实现由“智慧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即实现数学教学向生命回归。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既是所有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生命教育应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地理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学科,拥有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实施生命教育,首先需要学校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其次需要地理教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提升生命教育能力,还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地理课堂和实践双向教学等策略推进生命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寄托生命关怀,渗透生命教育。具体探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路径,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唯有构建于尊重学生生命基础之上的课堂,才是学生需要且成效卓越的课堂。以生命教育理念重构思想品德课堂,是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为此,我们需要做以下改变:树立承载生命的教学理念,构建关注生命的教学内容,选择体验生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要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而主体参与生命课堂就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最佳载体,笔者将从问题背景、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流程、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阐释初中数学主体参与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要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而主体参与生命课堂就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最佳载体,笔者将从问题背景、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流程、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阐释初中数学主体参与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1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目标就是教学生主动去认识自我,协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从而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生命教育在学校的实践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管理制度的支持和课程的革新,需要采用从课堂到课外多种实践方式,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中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生态化的政治课堂是从生态学的视角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元素,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新型课堂。建构生态化的的政治课堂,就是要让课堂回归生活世界,促进学生生命活力的焕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生命自然地流淌;营造和谐共进的课堂环境,促进师生生命智慧的发展;形成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促生学生生命的自然成长。生态课堂使课堂充满生长活力,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5.
论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避生死是我们教育的一大误区,面对当代学生日益凸现的生命体验与死亡认知需要,谈生论死,教育责无旁贷。生死观教育不同于心理咨询,生死观教育要真正进课堂必须完善课程建设、重视学生课堂参与、强化生命体验并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多方联动。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体,可以说教师会直接影响到生命课堂教育的整体质量。而从生命课堂研究角度出发,不同人由于自身的社会经验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于生命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同,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我国对于生命教育的实际需求,基于此需要进行生命课堂中师生关系的重构,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独立的、具有个性的生命观,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华东师范大学叶谰教授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新基础教育的三性:“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主张关注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命质量,让课堂生活焕发生命活力,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本身的生长生成。所以我们若把课堂当作师生生命交互的场域,教师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想课堂将不会出现死气沉沉或乱成一片的局面。下面就地理课堂为例谈些个人感受和经验。一、建立生命活跃的具有公平秩序的对话课堂师生生命的迸发主要是通过对话的途径来实现的,所以教师不能象过去那样单独主宰话语的霸权优势。一…  相似文献   

18.
王贵燕 《考试周刊》2011,(54):54-55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但生命教育理念的实施相对还比较滞后。因此,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堂需要在这种背景下重新构建,建立起以课堂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本位、教师为主导的立体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叶澜教授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律动,焕发生命的精彩,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而生命的源泉是什么呢?是阳光!因为阳光代表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在教育中,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阳光一般的情怀。让课堂充满阳光,让阳光普照每一  相似文献   

20.
智障儿童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引导智障儿童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现实生活中,智障儿童由于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明显,生存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提高智障儿童的生存意识,使其获得发展技能是智障儿童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生态课堂是一种人文课堂,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