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斌 《文教资料》2009,(8):72-73
山西省临县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临县道情便是其中之一.其风韵多姿多彩,极具艺术特色.但在今天,其处于严重的边缘化境地.本文对临县道情的历史发展与艺术特色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保护临县道情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山西的多元文化孕育了种类丰富的艺术形式,临县道情就是其中一种特色明显的艺术种类。临县道情从最初的歌咏道家经韵,到发展为世俗的音乐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临县道情地方色彩浓郁,剧目多反映道教故事。新时期,在戏曲市场普遍萎缩严重的情况下,临县道情剧团不断创新,这一小剧种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作为2006年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临县道情,历史悠久,曾在吕梁山上盛极一时,但目前生存状态堪忧,县剧团名存实亡,民间演出力量微弱,保护和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灵宝市靠近华山、亚武山和永乐宫道教圣地,深受道教音乐曲牌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整体效果繁丽而不_拖沓、简练而不空乏的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特色,体现出了民族民俗、民间音乐、工艺美术、民间文学、文化传统见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环县道情皮影孕育、诞生在环县这块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之上,2011年作为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具有显明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并以其原生态艺术群体繁衍至今而饮誉全国,新时代赋予古老的环县道情皮影新的内涵,它以崭新的姿态多次登上国际舞台再次证明它显活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就其民俗文化特色做以浅析。  相似文献   

6.
道情艺术的民俗化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情作为一种道教艺术形式,源于唐朝的道教经韵,是道教戏曲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在道教世俗化发展中,道情艺术多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戏曲的形式,传播道教教义,宣传出世思想。宋代以降,道情艺术在民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道情艺术从神圣的道教神坛走向世俗的民间舞台,逐渐失去了它本来的宗教色彩,演变为一种纯粹的民俗文化。从道情艺术的民俗化发展过程来看,其与道教的世俗化道路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右玉道情的历史渊源、音乐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并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现存的音乐形态及民间艺人的口传史料,分析研究了右玉道情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了右玉道情戏的音乐特点与音乐结构,以及借鉴其他剧种的板式,从唱腔曲调、演唱发声、乐器伴奏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9.
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的说唱形式.也是江西省重要的曲艺曲种之一。高安道情的唱腔音乐主要由《太平调》发展而成,它的发展经历了渔鼓道情、丝弦道情、戏曲道情三个阶段。为适应戏曲道情的需要,高安道情正朝着板腔体音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多.十九大会议当中,习总书记明确揭示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并且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对文化层次的需求不断提升.当前相...  相似文献   

11.
环县道情皮影有其独特的形成原因。本文力图从环县道情皮影对道教音乐的天然依赖、环县在中国历史发源中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农耕文化对环县道情皮影的影响、陇东地区的民俗氤氲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道情又称“渔鼓”,又名“黄冠体”(道人的装束),源于《九真》、《承天》等唐代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传出世思想,后经演变发展为我国民间曲艺的一种。陕北道情是以清涧道情为主体,吸收了陕北民歌及陕北说书的部分曲调,极吴陕北地方特色,成为陕北地区民间曲艺的重要形式,其曲调丰富,音乐优美,主要体现在衬词、节奏、唱腔、调式、过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道情是道教用来宣扬宗教思想的曲艺形式,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乐队是道情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奏乐器各有特色,它们与艺人们形影相伴,不离不弃,它们是道情艺术的象征,民族乐器的瑰宝。  相似文献   

14.
环县道情皮影戏流行于甘肃环县及周边地区,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打击乐形式独特、内容丰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将环县道情皮影戏中的打击乐分类,并逐一介绍其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山西临县方言中的舒声促化字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清理,并对这种现象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道情是我国目前尚存的最为古老、最为庞杂的民间艺术之一,是道教思想文化和民间音乐曲艺长期融合、衍变的产物。道情的发展历程可分法曲道情、俗曲道情和地域道情三个阶段,道情一千多年的发展流传历经了从宫廷到民间、从庙宇到乡野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发展的曲折延绵和深厚底蕴,展现了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7.
戏剧小品是新兴的戏剧品种。本文试图从戏剧小品的基础——剧本入手,从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两方面阐述小品得以形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左权,开花调始终引导着左权传统乡土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本文首先从左权民歌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通过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从而认识到开花调的独特性。其次从开花调的艺术形式来进行探究。开花调在传唱的过程中,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已经成为左权的一朵奇葩,并在2006年,它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20.
《商洛学院学报》2019,(1):45-51
徐大椿为乾隆时期的名医,受家庭出身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极有建树。其创制的《洄溪道情》承继以往文人创作道情思想,扩大了道情题材,发展了道情的内涵,探究道情的古乐。其真朴狂傲的性情、畅达优美的语言,言志言情,自成一家,体现了清代道情创作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