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头痛的一项工作,特别是逐篇的精批细改,如果按每节课评改6-8篇作文的速度,也要近30个课时,费时、费力。针对这个问题,我试行多层级交互开放式作文评改法,兼作文指导与批改为一体,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具体步骤和做法如下。一、改前指导1.制订“多层级交互开放式作文评改法”的评改标准。即向学生公布,并发给学生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细则表(标出各项分值),供其长期使用。让学生掌握此种评改方法,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积累作文知识,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去练习作文,摆脱盲目作文的处境。2.提出评改要求:(1…  相似文献   

2.
刘淑芸  徐艳夏 《教师》2008,(20):36-3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作文评改教学更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一件大事。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评改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人们的重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目前,作文评改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绝大多数老师选择的教师评改,另一种是学生评改。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师评改,虽然教师付出的很多,但是收效甚微。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背着学生改作文是“徒劳无功”。而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有人会认为,“评改”应该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去完成,这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可以形成学生“改”的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习惯。甚至有的教师会因为批改作文太耗费精力,便以“让学生在评改文章中得到锻炼”为借口,自己则因此少改作文,不改作文,让工作变得轻松一些。作文中的“评改”,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形成“写”和“评”的能力,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一切“评改”都毫无实际意义。学生用讨论的方式或“互评互改”作文能提高作文质量,形成“写”与“评”的能力吗?应该说,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评语三忌     
某杂志设有我的“评改作文”专栏,每月发一篇经我评改的学生习作。为此,他们每月都会发几篇习作过来让我挑选,发来的作文都附有教师评语。但令我惊诧的是,这些评语存在的问题比学生作文还要多,从中可以看出现在作文评语中存在的不良倾向,故在此提出评语“三忌”。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作文评改一直成为语文教师沉重的负担,虽然眉批、旁批加总批,环环相扣,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笔者认为,要提高作文评改的效果,关键是把作文评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当作文评改的主体,自己动手,评改作文。在评改中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缺点,领悟作文的写法。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步骤,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自查自改叶圣陶先生说过:“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一篇作文写成,学生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理上往往有成功的喜悦感,如果此时让学生查改自己的作文,显然不合时宜。因此,每写完一篇作…  相似文献   

6.
张春盛 《广西教育》2012,(10):50-50
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每一次好的作文评改,对学生具有指导的意义,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对部分高中学生做随机调查,发现学生对作文评改的积极性低下作文教学只剩下“一头一尾”。“头”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文题话题,“尾”是指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定等。中间的反复修改锤炼的过程荡然无存。这大大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本人认为在作文评改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贯彻审美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有效解决作文教学低效率问题。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作文评改自身的必然要求。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尝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放”权评改。 1.学生自评,优篇引鉴 首先在学生作文中找出写得较好的文章,请这些作者在全班朗读,同学们听后共同谈感受、谈收获,使学生在欣赏到较好的作文后,为修改自己的文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教育电视《写作与作文评改》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作文评改”这一编中的第一章第二节。作文评改的原则包括批改作文和评讲作文所应遵循的原则。作文评改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四项。 (一)文道统一的原则文道关系是我国古代文章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文”,通常是指文章,但往往也指文章的表达形式,主要是指语言文字;“道”,古代指圣贤之道,即儒家们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今天我们所说的“道”,则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系统中,评改是一个重要环节。叶圣陶曾说过,作文批改实为作文教学之“要着”。怎样才能科学准确地使用好这一“要着”,使作文评改在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过程中发挥其功效哟?这里谈谈我采用“三层面循环评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一点做法。所谓三层面循环评改法,概括地说就是由老师总领指导,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自己三个层次交换进行、循环评改的一种作文评改方法。具体做法如下:(一)一层面老师对学生的评改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有人会认为,“评改”应该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去完成,这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可以形成学生“改”的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习惯。甚至有的教师会因为批改作文太耗费精力,便以“让学生在评改文章中得到锻炼”为借口,自己则因此少改作文.不改作文,让工作变得轻松一些。  相似文献   

12.
一、中学作文评改的现状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教师费时费力地全批全改、精心评改,而学生拿到评改后的作文,却只是扫描一下作文的分数和评语,随即就把作文搁置在课桌里了,很少考虑教师在作文评改中为什么这样评改,等到下一次写作练习,摊开纸、笔,学生依然无从下手。如此循环,形成了目前众所周知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教师的“高耗”与学生的“低能”。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互相评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学生要能自己评改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训练过程。而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习作评改,如果没有一定的习作评改标准和要求,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评改习作。因此在每一次的习作评改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定出习作评改的标准和要求,让学生明确习作评改的一些要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作文评改的权力应该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修改、互动批改、合作探索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一、示范评改,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1、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或习作片段)在多媒…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加强了从写到改的实践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同时,学生要进行作文评改,必须对所选的材料进行再分析,再认识,然后根据评改要求,通过对自己和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提高认识能力。评改这一过程是学生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的教学思想。一般而言,学生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分为示例评改、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互评自改四个步骤进  相似文献   

16.
阎小龙 《甘肃教育》2023,(8):108-111
初中作文评改一直处在浅层次评价状态,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作业评改要尊重学生”的要求相去甚远。文章分析了初中作文评改现状及原因,指出教师要提高认知和改进教学策略,构建畅达交流的作文评改路径。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改是指导作文的延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推卸的一项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提高学生对作文评改认识,教给学生修改作文方法,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养成“文章不厌百回改”的良好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8.
黑板作文评改法,即是把作文抄在黑板上由师生来共同评改。此法同把作文抄在大白纸上的“字报评改法”有相近之处,但具体操作更具直接性、灵便性,可在作文连堂课上教师当堂命题,略作提示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巡察或在学生作文完成后抽查一组迅速浏览,以确定评改对象,然后把作文抄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集体评改,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归纳。下面以一篇微型议论文的评改为例:  相似文献   

19.
一、形式要多样,要新颖作文评改形式多样化,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评改效果。因此,要避免每次评改总是通读几个好同学的文章来示范,还应该经常挑“学困生”的文章作为评改材料。为此,教师除注意每次的评改重点外,还要灵活选用以下几种评改形式:1.欣赏式。选择优秀习作,引导学生围绕习作要求进行阅读欣赏,以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能力。2.挖掘式。选择中、下等水平的习作,引导学生“沙里淘金”,寻找闪光点,这是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的重要方法。3.对比式。选择优劣习作各若干篇,引导学生围绕本次习作要求,在分析比较中吸取…  相似文献   

20.
作文评改,要做到十分的公正、恰切、有效,是非常难的事情。作文评改的效果,会直接反映出语文教学的水平。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我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作文评改方法,我叫它“自注式”作文评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我的作法是:在每次作文之后,让学生自己附一“小注”,来说明本篇作文的写作思路。这样,在批改时,就会顺着他们的思路,加以评改、指导,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主观的影响,对学生来说也便于接受与提高。“小注”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详简随意,只要有助于对本篇作文的理解就行,不作统一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