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华人学者林万菁教授的《论鲁迅修辞:从技巧到规律》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意义的鲁迅研究著作。其一,在鲁迅研究史的学术链条上,该著是一部最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鲁迅"修辞学"的集大成之作,迄今无人超越。其二,该著提出了若干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或学术名词,譬如统摄该书的两个核心名词——"内摄兼外铄"和"曲逆律"。其三,该著对鲁迅修辞中一些具有争议性问题的评价,譬如对于鲁迅所特有的"有乖语法"的评价,体现了作者辨证开放的学术立场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艺学习》文学创作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建构起当代人对文学的修辞认知与想象。从人称上看,"我"和"我们"既描述自我与外部的对话关系,又是个体与群体的权力较量,参与了新中国"工农兵"群像的塑造;从时空上看,创作者惯于借助各种"节日"政治符号,采用"现在-过去-将来"文本修辞结构,以及通过"荒野"、"车间"、"家庭"等空间类型的叙述,建构起人物的阶级属性与语篇的政治隐喻。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对于柏拉图哲学对话的解释可大致分为"分析学派"和"戏剧学派"。其中"戏剧学派"以利奥.斯特劳斯为代表,强调对柏拉图哲学进行反向解读,指出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并不是论证了理想国家的可能性,反倒是论证了它的不可能性,其中的核心策略便是对柏拉图对话中"反讽"修辞的分析。柏拉图的对话就是在对对话者进行"归谬"处理。在这个基础上对柏拉图的文艺对话中的几个重要篇目进行细读,能够对柏拉图对于文艺、诗人等问题的看法作出新解。  相似文献   

4.
施蛰存小说名篇《周夫人》的解读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是着意于它所描写的周夫人的“变态恋爱”,以为揭露了“一个守寡的年轻妇女内心的深沉痛苦”;一是着意于它感伤的抒情氛围,一种从“惘然”到“惆怅”的感旧情怀。但这两种观点都忽略了小说的修辞维度:叙事者“我”与“周夫人”一样,都有着寂寥的境况,也都经受着情欲压抑的苦闷,而“我”与“周夫人”在文本中的同情之理解,这或者就是这篇小说的修辞意图。  相似文献   

5.
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理论和修辞学史研究中贯穿着深刻的辩证理念.这既体现在其对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的概括提炼中,也体现在对修辞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各个方面.在注重言语交际全过程研究、多边缘学科理论融合及修辞学研究的态度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出辩证理念,为修辞学理论体系建构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理想国与大同社会是中西两位伟大哲学家首创的社会理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理想国"柏拉图政治思想规划设计的"范式"。它以辩论和对话的形式勾勒和描绘了一个作者认为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一个优越完美的理想国制。抒发了作者对完美、公正的理想国制的渴望。大同社会是中国孔儒思想倡导的最高的理想社会或者说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它以"天下为公"政治核心理念。设计了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虽然东方"大同社会"与西方"理想国"的创始者所追求的目的从某种程度或某些方面有着似乎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经历的不同,所以所创作出来的思想也有各自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依其正义观建立的“理想国”在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在正义原则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对和谐思想的历史追问为我们充分理解和谐范畴并进一步深刻领会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柏拉图首次将“和谐’’思想引入治国安邦的层面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和谐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个人和谐、灵魂和谐、社会和谐。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重新阐释柏拉图的洞穴喻,艾丽丝·默多克对隐喻中所蕴含的人作为认知主体与被看“客体”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以此来批评现代道德哲学对于人的道德现实状况描述的不足;与此同时,默多克对“善”的“现实化”描述肯定了它对于处理“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并且为当代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五卷中讨论了关于男女平等、妇女儿童公有的、哲人当王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古希腊时代,能提出男女平等实属不易,可是妇女儿童公有这一看似荒谬的理论后面,却蕴含着柏拉图关于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美丽的城邦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以妇女的地位为出发点来探讨妇女问题对柏拉图理想城邦的建立所起到的作用,从而理解柏拉图提出妇女问题的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论抗战时期周恩来对三民主义认识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由于抗日救亡思想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大力研究三民主义,周恩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对三民主义的研究成果,其逻辑起点是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三民主义的基本态度;其逻辑展开之一是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基本态度的历史根据;其逻辑展开之二是逻辑与现实辩证统一:研究三民主义是抗日救亡的迫切需要;其逻辑归宿:实践层面是为抗日救亡服务,思想文化层面是体现与发展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兼容品格,并推动中国共产党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先秦和古代希腊时期在修辞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从言辩修辞的角度出发,对这两种不同的言辩修辞文本进行对比分析。由于先秦和古希腊在修辞方面的共性,二者存在以下共同点:言者的智慧性、言辞的雄辩性和言效的理想性;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二者存在的不同点分别为:社会性和本体性、利益性和知识性、精英性和大众性。对先秦和古希腊言辩修辞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对整个修辞学体系系统性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从柏拉图到华兹华斯,西方诗论历经两千多年。在其漫长的建构过程中,围绕“什么是诗”这一命题展开的讨论从未停止。柏拉图以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把诗界定为“模仿的模仿”,华兹华斯以情感立论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外溢”。然而,无论诗的源头是出自“眼睛”还是出自“心灵”,对“什么是诗”的回答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变换喻体的方法。本文旨在揭示五彩滨纷的诗论背后隐伏着的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13.
果戈理的作品以揭示下层人物命运和巧妙运用讽刺著称,对鲁迅产生了重要影响,后者的同名作《狂人日记》在借鉴果氏作品的同时,在主题、结构、修辞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突破,然而却在肩负社会使命的同时弱化了作品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研究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几乎与政治学相伴而生,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政治学研究,但是这个阶段的政治文化研究还不具备独立形态。启蒙运动时代和19世纪的政治文化研究尽管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典范,但是依然充满哲学思辨和价值规范。实证性社会科学方法的出现、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影响及西方政治实践的需要使政治文化研究在上个世纪中期成为独立的学术空间。政治文化研究在当代西方的进展表现出"回归"传统政治文化研究的特征,但是这种"回归"是一种带来丰富新内涵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是古希腊第一个真正从理论上探讨灵感何为的哲学家,《伊安篇》中他将灵感比作“赫刺克勒斯石”,并以具有磁引力的“赫剌克勒斯石”为例详细阐释了灵感怎样作用于创作主体。柏拉图对灵感的解说,虽充满迷信色彩,但其中涉及的艺术创作“迷狂”现象、艺术思维的非抽象性等问题对灵感学说的发展深有启示。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的《会饮篇》体现了当时女人的社会地位——她们整体的社会地位都已经被定位在侍者、仆人等角色中:“爱神”是有性别的,完全变成了男性的特征;对男同性恋者采取赞美的态度;“爱”是对美的缺失和追求,是介于美和丑、善与恶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坚持最好生活的非政治特性,卢梭虽然要把人引入道德与政治,但仍然是以最接近于自然状态的最好生活寻找社会存在的惟一合理性,并展示出教育的最高可能性。因此,柏拉图和卢梭虽然就何为最好生活持有不同意见,但两者都展示了人性的最高可能性。特别是此种展示,一方面有赖于教育,一方面有赖于政治方案的设计,并以最好生活为最高探讨规划教育与政治。以赫钦斯和杜成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哲学把哲人或社会的自然人转换为好公民教育,寄托于政治及政治教育或者说在政治框架内实现人的普遍的幸福生活。现代教育哲学对最好生活的探索的放弃,表明了它的下降,并意味着它把人的幸福附加在政治以及教育的政治与社会功能之中。  相似文献   

18.
伯克的修辞哲学在美国以及全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通过对语言和哲学的探索,他为修辞学增添了一个新的视野,因而他的修辞思想被誉为一种“新”修辞学。本文主要简述了新旧修辞学的关系,并阐述了他的几种主要修辞哲学思想,即社会活动中所固有的等级性、分歧性、认同性、抽象性、否定性及动机性,从而有助于深刻地认识“修辞的无所不在性”的哲学主题。  相似文献   

19.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教育要使人的灵魂,从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教育家是走出洞穴的人,要把洞穴里的囚徒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灵魂看到善。当下,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与“民主”,“人”与“民主”就是这个时代的善。  相似文献   

20.
“梦”是鲁迅《野草》核心的修辞策略。《野苹》从《秋夜》入梦到《一觉》梦醒,这个“很长的梦”,把24个散篇凝聚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而人之存在困境则是这个结构体不变的言说主题及永恒的寓言。《野草》是鲁迅灵魂的诗,为了不把自己灵魂中的“毒气”和“鬼气”传染给读者,鲁迅不得不择取“含糊中止”等修辞策略,而其最可靠的逻辑基础则建立在“梦”天然含糊、朦胧和不稳定等特点上。此外,“梦”里言“事”,也彰显出多重的文体魅力。由于“梦”的独特设计,鲁迅关于人生困境林林总总的万千体验与思考才能够各得其所、各安其位,鲁迅生命哲学的大厦才能够最终落成。“梦”绝不是这座大厦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架起这座大厦不可或缺的钢筋和水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