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由基金会”礼赞 20多年前曾在《读书》上读到叶秀山先生的一篇《英伦三月话读书》,谈到作者在伦敦访书的情形,并必l在牛津讨论班上所见“同学”手中彼得·斯特劳森的《意义的界限》为例说明英国书价之令人咋舌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应奇 《政治思想史》2011,(2):184-192
一、保守之回归 如果说古典之“追寻”和“重温”至少对我而言似乎仅具有仪式性的意义,那么所谓“保守之回归”则在我工作的政治哲学场域中呈现为一种活生生的存在和对象。设想后人撰写近10年来中文政治哲学之历史,“保守(主义)之回归”一定是不可或缺甚至必须浓墨重彩地加以刻画的一章。  相似文献   

3.
应奇 《政治思想史》2011,(1):184-191
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我应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中心菲利普·佩蒂特(Philip Pettit)教授之邀在该中心访问;对于我这样年届不惑才第一次“远渡重洋”的“老童生”,“洗心革面”、“脱胎换骨”诚然是不可能的了,不过拜“路径依赖”之所赐,就“足力”和“财力”所及四处访书却也一定是我这样的“老书痴”必不可少的行程。  相似文献   

4.
论托克维尔“多数的暴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克维尔根据报对选民在民主政治中作用的认识,提出了“多数的暴政”理论,本主要从选民“多数”,选民在选举中的作用,选民对当选政治精英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多数的暴政”,提出“多数的暴政”不是政治领域中多数对少数的专政,而是社会层面多数对个人自由的压制。  相似文献   

5.
“迷宫书店”英文原名为LABYRINTH,我是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赫德逊河畔初识这家书店的,当时给我的感觉用“惊艳”两字来形容应当是毫不过分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如我已说过的,我刚到普林斯顿时就遗憾地发现那里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学术书店,NAssAU(拿骚)街上看上去一家很有品位的书店当时好像在装修,后来却再也没有开张,许是改卖普大的“文化衫”了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6.
一、保守之回归如果说古典之“追寻”和“重温”至少对我而言似乎仅具有仪式性的意义,那么所谓“保守之回归”则在我工作的政治哲学场域中呈现为一种活生生的存在和对象.设想后人撰写近10年来中文政治哲学之历史,“保守(主义)之回归”一定是不可或缺甚至必须浓墨重彩地加以刻画的一章.颇为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现在所谓“儒家自由主义”也放在保守主义的谱系中,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我在20年前就已经是一位“保守主义者”了.不过在我看来,晚近兴起的这一轮“保守之回归”无论在智识探究的深度上还是在价值诉求的力度上都已经不是一般所谓“儒家自由主义”所能够牢笼的了——价值诉求上的力度不论,这里所说的智识探究的深度当然是指对包括保守主义在内的西学之了解上的丰富性和系统性而言的.  相似文献   

7.
闵良臣 《语文新圃》2009,(10):40-42
生于1805年,于1859年去世的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30岁那年,就出版了为他赢来极大荣誉的《论美国的民主》。  相似文献   

8.
"记忆、遗忘和再回忆属于人类的历史构成,而且本身就构成了人类的一段历史和一种教化."--伽达默尔 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我应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中心菲利普·佩蒂特(Philip Pettit)教授之邀在该中心访问;对于我这样年届不惑才第一次"远渡重洋"的"老童生","洗心革面"、"脱胎换骨"诚然是不可能的了,不过拜"路径依赖"之所赐,就"足力"和"财力"所及四处访书却也一定是我这样的"老书痴"必不可少的行程.  相似文献   

9.
丁家龙 《考试周刊》2011,(33):235-237
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一段时间内后,写出了不朽名著《论美国的民主》。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描述美国的政治制度,下卷重点描述民主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托克维尔眼中的民主是美国式的,而不是古希腊式的。这种民主制度的形成得利于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相似文献   

10.
11.
章袭用《女神》众多思想特色中的两点:“自我”形象和“科学”精神。但与以往论述截然不同的是,章认为,郭沫若《女神》诗作中的“自我”为“群体的自我”,“科学”为“感性的科学”。这两组看似悖论而实际上存在的问题正构成了郭沫若《女神》诗作的两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2.
日前,美国著名的《大众科学》杂志评出了第五届年度十大"科学才子"。为了评选出这十大"科学才子",《大众科学》足足花费了半年时间,选拔出了那些在本专业并不算太出名的年轻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把造就美国民主制度的原因归结为三个:地理环境、法制、民情。地理环境和民情偶可被看作偶然原因,法制可被看作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14.
《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充满诗意的精神归宿一“香格里拉”。湘西的山水孕育了他的家因情结,人性眷恋中蕴藏着浓浓的家园情杯,使他成为诗意“香格里拉”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5.
很多并不起眼的小事,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谁也没有想到,“节奏”两个字让我悟了很长时间才觉得似乎走进了语文教学之门。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先生为《新青年》所写的《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那篇文章的时候,他说《新青年》犯了两大“罪案”。第一是拥护“赛先生”(science科学);第二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可是那时的陈独秀对“科学”和“民主”的定义却不甚了了。所以一般人对这两个名词便也很容易加以曲解。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其人其事 陶渊明(约365—427),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的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改为潜,自号五柳先生.去世后他的亲友将其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出生在九江柴桑.也就是现在的九江市。陶渊明最著名的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等。  相似文献   

18.
《嘉应学院学报》2015,(10):61-65
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变迁与价值观念多元化,不同程度地导致了社会成员的认同危机与身份焦虑。因此,认同与身份事实上是一个现代性现象。《家园》中的每篇小说都弥漫着现代性转型期的认同危机与身份焦虑,每个人都在为各种现代性的具体目标而身不由己地忙碌、奔走。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动性、不确定性、风险性与多样性使人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故土不再安宁,家园不再清晰。既然衰败、凋敝、空心化的物质性家园令人触目惊心,那宁静、平和、自足的精神性家园又要何处寻觅?  相似文献   

19.
许映霞 《考试周刊》2012,(51):135-136
本教学设计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网络环境,从而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在科学的学习环境和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0.
历代都有不少学者认为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待访”对象是清朝统治者,并据此认为其有失士人气节。其实,黄宗羲于明清鼎革之际,潜心著就《明夷待访录》一书,其目的是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阐明封建帝王制度的弊端,设计出理想的政治制度。黄宗羲在书中自道“如箕子之见访”,其真实意图是要寻找与他志同道合、追求“天下为公”理想的仁人志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