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校里,没有哪一门学科的教师不评价学生的作业,可问题是,教师这样年年月月日日的作业评价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有多少学生每天精神饱满地完成作业,又有多少学生会面对困难的作业仍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呢?现实情况只能是:乖乖学生把作业当作“死命令”——必须完成,“中等生”则是在“玩票”——随便做做,捣蛋学生对作业最不“感冒”——想到就做,不想不做,总是忘做。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天真可爱的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许多教师都知道及时评价、鼓励性评价。可是,及时评价和正面评价有没有值得注意的问题呢?本期特刊发一篇富有启发性的文章,以便引起对课堂评价的深入研究,愿所有的课堂评价都能激荡孩子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刚开始接触反证法时,教师便引导学生用反证法证明定理“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内接于圆”,但有一些学生提出:能不能直接对这个定理进行证明呢?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笔者即予以肯定和鼓励:“大家问得好!我想这个定理一定也能直接进行证明,不过老师现在还没想出来,有同学想到了吗?”同学们都摇头,于是笔者说:“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后思考,下节课...  相似文献   

4.
如何开展有效的评价,使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呢?当我面对困惑无从下手时,想到的还是这么一句话——“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想学生们需要更多的还是教师的爱、教师的赏识和教师的鼓励。爱心是评价的前提,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赏识是评价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认可;激励是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李晓花 《四川教育》2013,(12):31-31
一、针对学生的发言有的老师喜欢这样评价学生:“你的回答真精彩!''‘‘你读得真有感情!”学生的回答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学生用什么办法读出了哪一种感情?被评价者听了如同在云雾之中一般,“这只是自己一次不经意的表现,为什么得到老师如此高的评价呢?”其他听的同学也没能从中获得启示。这样的评价能有多少价值呢?学生的发言在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如果不加比较、分析,简单评价,没有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那作为教师特有的引导、点拨作用就被弱化了,长期下去,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教 育部发出“减负”通知后 ,大部分中小学积极响应 ,根据自己的情况 ,拿出了“减负”的切实行动。如某小学决定二年级以下学生不得带书包回家。然而 ,“减负”之后的中小学生又会不会因课业负担的减轻而荒废学业呢?“减负”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吗?这些都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无庸置疑 ,中小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 ,特别是小学生。在“减负”之前 ,就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学生迷恋于“三室两厅” ,以致荒废了学业 ,有的甚至受“毒瘤”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减负”之后 ,课业负担减轻了 ,会不会有更多的中小学生进入“三…  相似文献   

7.
一、变模糊评价为准确评价 例1:有位教师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教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学生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就是聪明吗?  相似文献   

8.
略议外语教师的“魅力”李晓光(吉林工业大学)“魅力”顾名思义是指能吸引人、打动人。征服人的一种功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魅力”。那么外语教师的魅力又何在呢?一个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外语教师又用什么去吸引学生,感召学生,征服学生呢?如何能成为成百上千个学生...  相似文献   

9.
时闻大学生求职以教师为乐,一所学校十几个教师职位,竟有几百人求之,可谓“乐教”者甚众。然而,经常见诸报端的是学生不愿学,甚至有小学生对外婆说:“我什么时候也能退休啊?”为何乐于教的教师教出了不乐学的学生,乐教者又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呢?  相似文献   

10.
《学生电脑》2007,(2):11-11
现在的中小学生与以往的中小学生有哪些不同? “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恐怕是重要的一条。的确,这些“在网络上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恨不得什么事都通过网络解决。那么能不能因势利导,让网络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乐园呢?  相似文献   

11.
当谈到老师如何评价学生时.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想到了自己该如何评价如同自己孩子般的学生..儿子可以因为我是他的母亲.所以无所顾忌地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而作为长久接受师道尊严的学生是否也是心甘情愿地接受我的评价呢?由此想到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掌握评价的巧度。“巧度”讲究的是“巧”.这里借用几个武术招数来阐释:  相似文献   

12.
学生面对作文题,常常一筹莫展。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爱上写作呢?笔者在探索中发现把“聊天”引入习作指导,能收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谓“聊天”,就是教师寻找一个合适的话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学生聊作文,在聊天中学生能自然巧妙地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天职在于育人,在于培育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教师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称。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学识以外,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关心和心理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教师渊博的学识就会失去光彩。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常常对这样一些问题深感困惑:自己为学生付出了无数辛劳和汗水,却为何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呢?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而为何学生就是不领这个“情”呢?自己为教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为何不见学生学习的改善呢?我想也许教师应该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一下,是否有些问题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呢?有一天…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虽然这种教学方法有许多优点,但是还需要灵活应用,否则的话有许多学生是在假学习,所以在规范办学行为的情况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的学好物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逐步来入手: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入学伊始,就能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对数学感兴趣呢?我想到了“数学日记”这一切人点。让学生把在自己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有关情况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日记。  相似文献   

16.
郭颖芳 《考试周刊》2010,(7):144-14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课堂上的个性体现、人文主义教育逐渐深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能力成了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怎样让学生从“让我学”发展到“我要学”.既适应社会、家长、学校的需要,又照顾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呢?怎样较为完整地定义“开放型体育课”呢?一位学者说:“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障.以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主体接受、尝试、创造、改造、加工、转换信息的能力为最根本任务.在思想上教师放心,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关键,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民主型的,能吸取学生的意见.和学生交朋友,在对学生评价上尊重个体差异的现实为补充。”具体地说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评价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答问、作业、演示、表现所作出的评价性语言。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如上海的朱震国老师在教授《白色方糖》一课时,当有学生提出问题:“(老人)‘不愿意去’就说明女儿很想他去,他能喝咖啡就说明能去美国.他为什么不去呢?”其他学生回答“不想给女儿添麻烦”“人生地不熟”时.朱老师追问道:“如果是你,你现在也能喝咖啡.不会英语.也不认识周围那么多的人,你会去吗?”学生若有所悟地答道:“他喝咖啡就是思恋美国的女儿。”  相似文献   

18.
习作评价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能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习作教学评价期待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教师对小学生的习作评价要采用什么方法呢?本文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习作教学实际做出实践探索,对评价形式、评价活动、评价语言、评价动机等因素展开研究和设计,为学生带来更多习作指导和启迪,为习作教学注入丰富动力,助力学生习作的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为主,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剂”,作为教师,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评价,组织好学生的探究、讨论与交流,努力使课堂“活而不乱”,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做实验学生的兴趣很高,讨论学生也很喜欢,可是效果呢?课堂中可能会有点“乱”,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样的“乱”呢?又有什么法宝把课堂中的“乱”变“活”呢?我试教《寻访蚂蚁》第二课时后,老师们对我的课进行了评议、指点,我重新设计又上了这一课,体会到评价这种“调味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学生“减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那么,在国家如此重视和教育部门的严格规定下,学生负担有没有减轻呢?他们是否真的获得了健康、快乐呢?当我们走进学生,就会发现,中小学生负担“越减越重”,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