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写作素材。“小学作教学与学生生活沟通”是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的基本途径是:开放语课程,构建生活课堂;培养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改革作教学,激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一谈起作文大部分都为之色变。不是感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倍觉填充之物平淡乏味,难免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怎样在作文方面开出一条阳光之路,不再让老师、学生看见作文就“侧身西望长咨嗟”?我想还是要老生常谈两个字——积累。  相似文献   

3.
孩子们已经升入了六年级,期初开展了一次有关“生活笔记”的写作调查,反馈上来的情况,令人震惊。我清晰地感受到:独生、独门、独户的家庭生活圈定了孩子们的活动范围。他们除了跟父母交往外,很少能自主地与外人交往,做作业似乎成了唯一的活动。做练习册、做模拟题及上补习班、请家教是他们永远无休止的课余生活。同时,阅读习惯和兴趣正在变异。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因而,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语文课程标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相似文献   

5.
现在读孩子们的作文,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多了几分扭捏,少了几许纯朴的童真;多了几分造作,少了几许童趣;多了几分无奈,少了几许感动的快乐;多了几分枯涩,少了几许生命的灵动。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主要从生活实践中来。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引导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触摸生活、参与实践、表达真情就是新课程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视生活为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的兴趣。这样才能"陶冶学生的审美的情操","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笔者每次在习作训练前,为学生选取或创设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融入此情此景,他们会因"物"而发"情",因"情"而发"辞",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7.
生活与作文是相似律动、和谐共生的。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在学生眼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遐想和灵性的天地。生活为作文提供了绚丽缤纷的鲜活素材——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成为学生的笔下之物;作文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与超越,随时随地地记载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地采撷下飘荡在心头的片片花絮,随时随地地刻录下对生活、对人生的丝丝感悟——学生作文中的一切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生活与作文裹挟融合不仅给学生写作指明了通径,而且更强烈地传递着用作文表现生活、美化生活、体味生活的真切意愿。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作文存在内容陈旧空洞、语言干巴巴的毛病。问他们原因,总是说没东西可写。其实这就是学生缺少丰富的写作素材的表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丰富的写作素材来源于平时的悉心观察积累,唯有做到了"胸有素材",写作时方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一、关注生活,汲取丰富的素材1.从校园生活入手,感悟生  相似文献   

9.
费崇玲 《考试周刊》2013,(52):50-50
作文是生活的体现,贴近生活是作文教学的返璞归真之路,是培养学生习作习惯,发展学生语言,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意识地依据教材让学生积累素材,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现实出发反映生活,解决写作中"无米之炊"问题,使学生由讨厌作文变为喜欢、热爱写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辉 《青海教育》2006,(5):23-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诚然,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学生也是这样。但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却是千篇一律的套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童心是否被淹没在我们设定的作文的套路上了呢?为此,我认为应该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作文,把日常生活和作文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显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开…  相似文献   

11.
余祖俊 《成才之路》2009,(18):40-40
作文对于广大的小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许多学生“望文生畏”。这除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老师的教学方法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纸上谈文”。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必然无的放矢,要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应使作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之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积累素材.在此基础上才能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要有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要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其次才是话怎样说,怎样把具体内容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小学生为写作文而苦恼,主要是没有内容可写,其次才是不知道怎么写。有人认为,作文无非是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一篇作文写得好不好,主要是看用词是否确切,句子是否通顺,段落是否清楚,前后是否连贯,通篇作文是否成为一个整体。这样错误的认识贯串于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作文教学的三个弊端:一是使学生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为了达到老师提出的用词准确、句子通顺、段落清楚、前后连贯等要…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不歇。”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构成文章的一切材料都是来源于生活,积蓄于生活。当学生能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在生活中“采蜜”,那么,写出的文章内容就会充实、生动、活泼;反之,即使是花大力气去“挤”,“挤”出来的文章亦是苍白无力,缺乏生气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作文,在生活中思索,激起学生有话想说、有事想叙、有情想抒的欲望。用学生手中的笔写出富有情趣,富有时代气息,富有生活气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作文的总目标中指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作文要贴近生活,学以致用,这是现代作文教学的旨趣所在。然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原因之一,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害怕作文。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笔下的妈妈是别人的妈妈,老农是作文选上抄来的……这样的作文质量每况愈下,无疑也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探其原因——现在的作文脱离学生生活,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之外的一种虚构,是学生无法进入的世界。针对这种情况,让作文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观赏美景,考察特产,练学农活,探寻乡俗,从而达到作文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6.
时下,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生活作文备受青睐,学生喜欢生活作文,理由是:其一,生活作文写的是真话;其二,生活作文不用规定非要写什么内容,它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真实地表现他们的生活;其三,学生讨厌命题作文,有的学生讨厌《作文大全》一类的作文书,作文指导课老师读的优秀例文会把学生的思维框死。笔者欣喜地发现,我校的“漫画”教学来源于生活,发现生活的真谛,揭示生活的内涵,是融入生活作文的一条好路子。为此,笔者尝试让漫画与生活作文接轨,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漫画有“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漫画以其表现手法形象、生动、诙谐而令人忍…  相似文献   

17.
王春秀 《甘肃教育》2011,(16):86-8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作文教学要生活化。因而,教师在平常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从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作文的强烈愿望,同时将习作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习作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8.
19.
一、学会观察生活。积累材料 诗人何其芳曾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许多著名作家大多亲身经历了作品所描述的生活,所以写出来的作品能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学生写文章感到最困难的就是材料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春天来了,让学生们到大自然中放风筝、捉蝌蚪,  相似文献   

20.
许伟亨 《福建教育》2005,(10A):22-23
习作离开了观察,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