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教育》2011,(10):56
名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品学校收藏师生阅读的佳作由省教育宣传中心、省教育信息中心精心编辑的"《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即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本集共收录全省各级各类大中小学名校优秀赋文36篇,并附书法作品;省委教育工委  相似文献   

2.
名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品学校收藏师生吟诵的佳作由省教育宣传中心、省教育信息中心精心编辑的《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即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本集共收录全省各级各类大中小学名校优秀赋文36篇,并附书法作品;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高开华作序;开本豪华,装帧考究,用纸精良,印刷精美。  相似文献   

3.
4.
《教育文汇》2010,(6):63-63
名校,是教育的亮丽窗口、最佳名片,是实施素质教育、均衡教育、和谐教育的一流范本。为了展示安徽众多名校的时代风采,总结名校丰富的办学经验,传播名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宣传名校丰硕的办学成果,发掘名校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校园文化精髓,颂扬名校名师的创新奉献精神,加大名校的行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教育文汇》与安徽教育网联手,隆重推出《吾皖名校赋》征稿活动。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汇》2011,(1):59-59
2009年12月4日至5日,安徽教育网和《教育文汇》在肥召开《吾皖名校赋》撰稿研讨会。全省27所大中小学名校作者参加研讨。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副主任王光厚主持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7.
《安徽教育》2010,(6):56-56
<正>名校,是教育的亮丽窗口、最佳名片,是实施素质教育、均衡教育、和谐教育的一流范本。为了展示安徽众多名校的时代风采,总结名校丰富的办学经验,传播名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宣传名校丰硕的办学成果,发掘名校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校园文化精髓,颂扬名校名师的创新奉献精神,加大名校的行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教育文汇》与安徽教育  相似文献   

8.
何炳章 《教育文汇》2010,(11):60-61
学校是文化育人的领地。育人,人气当旺;文化育人,文气当更盛。《教育文汇》和安徽教育网发起《吾皖名校赋》征稿活动,首倡安徽名校以赋为体,自我写照,实乃导引吾皖名校传承文脉、提升文气之深谋之举,心裁别出,意蕴有加。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汇》2011,(12):F0002-F0002,F0003,F0004
2011年11月18日,全省50余所大中小学名校代表云集省示范高中庐江二中,齐诵共赏《吾皖名校赋》美文和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10.
名校的"真经"为什么总不能在西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文化很难复制、教育理念不易被感知、缺少教师信念的支撑。要想汲取名校经验,必须系统考虑教育的各个要素,不仅要抓主要矛盾,还要解决好矛盾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徽风铃 《教育文汇》2014,(16):42-42
2011年,本刊成功地开展了《吾皖名校赋》征稿活动。为落实省委教育工委有关校训宣传的通知精神,从今年8月起,本刊推出展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校园文化精品建设又一成果的专栏——《吾皖校训大观》。  相似文献   

12.
一本精美的《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摆在案头,虽是隆冬,眼前却是春光烂漫,姹紫嫣红;虽在静夜,耳畔却是春潮澎湃,百舸争流。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在《序》中说:“《吾皖名校赋》的问世,是一场‘知时节’的‘好雨’,是杏坛、文坛的一大乐事,更是书教育和名校大事,  相似文献   

13.
作为“名校”,尤其是“历史名校”似乎应该具备这些条件:其一,能承担振兴民族的历史重任并经受历史的检验;其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有独立思想意志的杰出校长;其三,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优良的校风和一批敬业的教师;其四,能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以南洋模范中学(以下简称南模)为例子,前身为南洋公学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学确实有不少真正的名校,这些名校是当之无愧的。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作秀”而成的 “名校”。这些“名校”的“名”往往体现在外壳,其实学校的思想和灵魂并没有明显的过人之处。如何培养和发展名校?这里涉及一个衡量名校的标准问题。名校的“名”,首先应该体现在它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思想上。这里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没有本质的区别。办学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思想的校本化产物,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特点而形成的、与众不同的、自成体系的有关学校工作和发展的思想。关于学…  相似文献   

15.
树立科学、长远的教育发展理念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育管理者仍单纯以考试分数、升学人数来衡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他们往往以抓重点学校(他们心目中的"名校")教育、提高本地教育知名度为由,为重点学校招生开绿灯,片面抓升学率,造成重点学校生源过剩、教育资源紧缺,其他学校招生困难、教育资源闲置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名校建设由来已久,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层次对名校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和价值取向,就义务教育阶段来讲,过去的名校普遍追求的是过硬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7.
历史检验 成为名校需要有必然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决不是个人意志下可有可无的鸡肋.教学设备等硬件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而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发展模式、人文积淀等没有一个逐步摸索、推动与发酵的过程肯定不会自然生成,没有这个过程的所谓名校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持久良性地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李亚敏 《教育》2011,(6):5-5
不久前,笔者和一位亲戚聊天谈到教育话题时,亲戚显得非常激动,她说她郊县的一位朋友,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读好学校,特意在中介那里多出了几万块买了重庆市南开小学旁边的房子。  相似文献   

19.
时下,争创名校已成热潮,"名校工程"蔚然成风.然而,何为名校,名校何为,何不为?  相似文献   

20.
杨穆 《教育》2013,(2):56-57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百年以来,一寸比新式学校的建立令北京成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源地,这些新式学校历经洗礼,见证了北京乃至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2012年,北京市教委依据《“人文北京”行动计划》,从全市百年以上历史的中小学校中评选并授牌首批33所“百年学校”。这些“百年名校”大部分是市民耳熟能详的学校,此次活动,为北京“百年名校”增添了新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