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姚鹏 《山东教育》2005,(33):41-42
多年来,幼儿园对孩子的饮食习惯培养较注意,但比较侧重于卫生习惯的培养上.如:饭前洗手,进餐时保持安静、不掉米粒,饭后漱口、擦嘴等,但在班级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剩菜、剩饭的现象,有的孩子甚至挑食严重,碰上不喜欢的菜几乎不尝.有的孩子觉得幼儿园的菜太单调不好吃,也吃不上几口.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2.
彭玲玲 《早期教育》2010,(10):20-21
家园之间相互合作、密切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音符。以幼儿园环境创设为例,有的家长积极响应教师号召,热情提供众多材料,主动参与创设活动,而有的家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或应付或不予理睬,甚至还会发牢骚。  相似文献   

3.
家长是孩子的保护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家长也是普通人,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有的家长可能不够关心孩子,有的可能会刻意与托幼机构保持距离,有的甚至可能有自觉不自觉伤害孩子的举动.托幼机构要提高保教质量,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就要研究、了解和理解家长,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园合作服务.  相似文献   

4.
何琼 《山东教育》2003,(23):82-82
以前,家长老是埋怨,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什么也没学到,每次问他“今天老师教的什么”,他总是说不知道。有的家长甚至对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一点儿都不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便布置幼儿记日记,记录自己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第二天交老师反馈意见。幼儿不会写字,怎么记?幼儿口述,家长笔录。因此,做好家长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主要给家长提出了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从家长的角度对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找合理的沟通方式或技巧进行探讨,希望对幼儿老师有所帮助。一、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1.老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从目前许多家长反映的与孩子老师沟通的感觉来看,家长始终处于被动的、要求按照老师意愿执行的一种地位。由于受这种地位的影响,在交流中一般是老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即便有的家长很想与老师谈谈自己对孩子的一些看法,想通过孩子在家的表现来分析孩子…  相似文献   

6.
要促进幼儿身心正常发展,必须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园环境,这就需要重视家园联系工作。而确定家园联系主导方式的依据应该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游戏。因此,在家园联系中,幼儿园应该重视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游戏观,重视促进幼儿家庭游戏的开展。这就要求幼儿园要把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计划,改革课程,精心设计游戏活动,使之具有一定的“家园共享性”。  相似文献   

7.
讲文明、好品德、担责任是感恩的象征,感恩应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良知,是做人的起码修养。点滴教育是感恩的起点,成人的榜样和示范是感恩的关键,感恩教育应该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陈鹤琴早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然而,现在仍有一些家长却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事,父母只要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行了;有的家长在幼儿教育上总是我行我素,缺乏与幼儿园的必要联系。结果家园双方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怎样转变这些家长的育儿观,增强他们与幼儿园的沟通,使家园双方经常交流教育方法和经验,促进家园同步、教育协调呢?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祝士媛教授。  相似文献   

9.
刘霞 《学前教育》2004,(1):34-34
我曾经在家长园地中搞过一个热门话题“交流家中育儿的好经验”,请每位家长写一份教育子女的经验。可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三个星期过去了,家长一份经验也没有交来。而且平日与家长沟通时,他们也没有提起这件事。面对“热门话题”不热门的尴尬,我很无奈。家长们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呢?是不理解热门  相似文献   

10.
王树红 《山东教育》2004,(23):74-75
在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愈来愈成为最重要和最实际的课题。基于这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实行了家园联系的书面沟通方式——家园联系表。我园的家园联系表是表格形式的,表格分为两栏:一栏为教师意见,一栏为家长反馈意见。一般先由教师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情况和教育建议,家长阅览后再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及自己的做法和体会,提出意见与要求。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从家园联系表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早期,中国知识分子“走异路,逃异地”,寻求新的生活方式的漂泊历程,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契机。而复杂的文化冲突,铸就了众多易地而居的知识分子人文价值取向的差异,这为20、3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群花竞放提供了源泉。生存漂泊在孕育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同时,又为其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写作资源。  相似文献   

12.
在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家园共育的效果。良好的沟通策略和方法有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青年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加以运用。比如有的青年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只是简单地汇报幼儿在园表现,丝毫不顾及家长的心理感受;有的甚至还引起了家长的误解和不满;  相似文献   

13.
朋友     
在今年第5期《长者家园》中,我读到了麦雪侣的文章——《我的第二本诗集》。文中提到的那本《期颐集》,成了我心中的渴望。但寻遍书店报摊,始终没有买到。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致信《长者家园》编辑部,希望与麦老取得联系。很快,我便收到了编辑部的回信,按照信上提供的地址,我写信向麦老求书。仅仅一周的时间就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密切家园联系 ,帮助幼儿园改进工作方式 ,提高办园质量 ,我园从前年开始 ,开设了“家园共育”专栏。“家园共育”专栏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一个纽带 ,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座桥梁。通过它可以促使家园双方在教育目标上达成共识与一致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通过两年的实践 ,我们感到 ,这一方法 ,确实能起到“桥梁”作用。如在一次自由活动中 ,孩子们正在玩积木。他们有的玩建高楼 ,有的玩过家家 ,忽然 ,“哇”的一声 ,有位小朋友哭了 ,我走过去蹲下身问 :“小朋友 ,你怎么了 ,为啥刚刚玩得好好的 ,怎么一会儿功夫就大哭起来”。…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眼泪     
一棵棵绿树慢慢倒下,从此没有了小鸟,没有了春天,没有了鲜花。家园在哪,家园在哪啊?家园在一片片荒沙之下。  相似文献   

16.
晏红 《家教指南》2006,(2):26-28
从一起家园矛盾说起 新学期招生开始了,家长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候交钱,有一个家长的手机响了,是公司有急事催他赶快回单位,于是他就跑到队伍前面,跟收款的老师解释了一下,老师问排在跟前的家长愿意不愿意让他加塞,这位家长同意了,可是后面的两个家长不愿意了,就问:“你们为什么不公平呀?”“这位家长有特殊情况,单位有急事!”“谁没有特殊情况?谁没急事?”“确实有急事就是急事,但如果说都有急事,不就乱套了嘛。”  相似文献   

17.
幸福在我心     
邱轶先 《教书育人》2008,(11):74-75
回望走过的路,我有过不少艾略特所说的“今天”,那些,就是我的幸福。当然,我沮丧过,甚至不止一次哭泣过,但是,短暂的休憩后,我依然在精神的家园里且吟且行……  相似文献   

18.
蔡静 《考试周刊》2009,(39):223-223
一、问题的提出 新《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对于家长和教师的自身来说,这也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不仅会碰到不同性格的幼儿,而且会遇到不同性格的家长.他们对于幼儿教育的看法不一:有的家长非常支持和理解教师的工作;有的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不配合,对完成布置的“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有的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不信任。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充满着攻城的渴望,但城市的严酷拒绝了来自乡村的歆羡者和闯入者,成了他们的禁绝之地。城市里人们彼此隔绝,演绎着人性的萎缩和堕落,而乡村则是封闭保守与野蛮愚昧。物化的都市和落后的乡村已非人类理想的家园,在现代与传统的夹缝之中,王安忆诉说着人们进退失据、无家可归的生存困境与无尽的悲凉。  相似文献   

20.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轻轻缓缓地点缀着这连绵不断的山。旧时的墨绿,新日的嫩绿,在绵绵的雨中,您成了一幅画,一幅令人陶醉的风景画。您的名字——“家园”,家园的名字——雅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