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丁坤 《家教世界》2014,(10):52-52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时时有语文。 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语文,感受到语文的存在,这种感受无处不在。大到世界宣言,小到窃窃细语。生活中有活生生的语文,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学语文是学生的事,老师的事,学校的事,只有在语文课上才是学语文,只有打开语文书才是学语文。当我们由呱呱啼哭到牙牙学语到能够说出流利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谁去学过语文,谁又有语文老师,“语文书”又在哪里?谁又不是在学语文?谁又没有语文老师?谁又没打开过“语文书”?当我们倾听一个人的诉说,当我们沉醉于激昂的演讲中,当我们倾诉自己的心灵,当我们复述一个幽默的故事,当我们聚在一起讨论一个观点,当我们评判一个人的形象时,难道我们不是在学语文吗?  相似文献   

2.
生活即语文     
正语文这门科目,往大了说是一个世界,就像咱们这地大物博海纳百川的中华大地;要往小了、往细了说,就是我们每天的生活。你一张嘴说话,就是语文;你一动笔写字,就是语文;甚至于你上大街上去买个菜,也和语文密切相关:你得说话,得与人交流不是。语文它扎根于我们每天的生活之中,升华于作家和同学们的笔尖下。因此,要想把语文学好,想把文章写好,还是离不开每天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语文素养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离不开语文的影子,由此可见,语文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可以让我们修身养性,也有利于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现如今大学生的课堂生活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大学生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大学教师在讲课时不会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大学课堂的氛围不是很活跃。每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步入社会后,都应该去学习,而学生时代在课堂的学习是轻松的,所以应该珍惜学生时代在校的学习机会,不应该浪费这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4.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语文课也要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的或不具有"语文味"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可谓是"删繁就简一树花""削繁去冗存真淳"。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就要做减法,减去那些附加在语文身上的种种"外加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太值得我们去认真体验了,比如亲情、友情,比如正直、宽容。人生中也有许多东西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的,比如生离或死别。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要以儿童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因此,让“体验”全方位走进语文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一、教学内容上要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的体验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活动又必须高于生活,必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超越。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内容上选准切入点,激活、丰富并提升学生的体验。1.激活学生已有的体验。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而在课堂上,这些鲜活…  相似文献   

6.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语文课也要尽可能地把不是语文的或不具有"语文味"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可谓是"删繁就简一树花""削繁去冗存真淳".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就要做减法,减去那些附加在语文身上的种种"外加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必须关照人,必须关注人的生活,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启发学生去主动获取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语文教学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实现"三个重心转移"。即,由"应试语文"向"生活语文"转移;由"课堂语文"向"生活语文"转移;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移。  相似文献   

8.
褚丽霞  宗文菊 《生活教育》2014,(11):119-120
正"生活作文",作为一种规律,揭示了生活对于作文的本源意义,告诉我们:丰富的生活是成功的作文的必要条件,所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意即在此。然而,生活作为作文的源泉,并不是纯粹的"自然"之源,并不是在你写作之时需要"生活"了,便能"开闸即来"、"伸瓢便得"的,而是需要我们平时有心有意去关注、点点滴滴去积累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培养他们开掘"生活"之源的良好习惯。生活作文的题材开掘主要有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普遍认为语文难学而不喜欢语文课,就是我们不少老师也认为语文难教而不喜欢教语文。虽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对"语文"二字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学语文不仅仅是学咬文嚼字,更不是学做文字游戏!实事求是地说,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孕育着语文,而人又在不断地享受生活,不断地创造生活,因此,语文与生活、与人是一个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里,没有人便没有生活,生活从属于人;没有生活便没有语文,语文从属于生活。因此,我们可以把语文、生活与人的关系形象地比作一棵树的枝叶、主干与根的关系,要想枝叶茂盛,我们得在根部施肥;要想学生学好语文,就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相似文献   

10.
从《对抗语文》到《语文是什么》,当初的那个叶开还在。那是一个高举“对抗”大旗的现行教育弊病的批判者。更是一个充满理想情怀与人文关怀的正能量传播者。当然,对抗语文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反对语文,而是要去质疑,去发现,去矫正而《语文是什么》一书,则延续了这种质疑、追问与发现的精神,从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女儿的教育,到社会上各种教育现象的捕捉.乃至教育对人的成长的本质意义、普世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新教材,新理念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新教材更强调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就是用文字来表达人的情感与思维的,我认为语文应以人性为底色,语文课堂应当张扬人性美。张扬人性的美,不是人性的东西占课堂的全部,不是人性的内容充斥整个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自我表白、自我对人性的感觉,而是让我们的课堂打上人性的底色,不在于时间的长短,有时只是一两句话,有时是教师自知而学生不知的婉约与含蓄。让学生去体会作家的生命状态。通过文本去领会作家的情思,去感触作家的心灵之美,让学生用这种美感去看世界,看学习,看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新课程标准上明确提出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使一部分学生对语文不在然,认为学语文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走入社会用处不大。其实,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大街小巷各种叫卖、商店门口引人注目的招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处理、一首动听的歌曲、一次感人的帮助、一句亲切的问候……这些难道不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一一语文吗?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和生活密切相关,语文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培养学生用“心”去感受语文至关重要。在此,浅谈几点自己的教学体验。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目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由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社会与人的共同发展。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教育与生活应当融合,师生通过教育连结而共同生活。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使命,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培养学生这个“主人”,让自己的生命在新一代的生命里再生并与之共生,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全部塑造新生代的强健躯干,托举他们在明天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的语文教师的责任可就大了。我们应该把生存教育、终身教育、人生教育作为我们语文教育的价值目标。语文教育应该发挥“人文化成”的教育功能,在…  相似文献   

15.
杨世秋 《广西教育》2007,(7B):40-40
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困扰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学生为完成任务,为写文章而写文章,结果是一些干瘪矫情的文章充斥着学生的作文本、考试卷。曾听同行们感慨“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改作文是一项徒劳的工作……”学生则抱怨自己的生活过于单调,每天吃饭、睡觉、上学、放学,找不到有意义的生活素材,没东西可写。其实,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发现而已。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采撷生活浪花,从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干瘪矫情”的文章就会远离我们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学好语文可谓是: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必出成绩!所以,语文的学习绝对不是一日之功,故要学好语文就得把它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并且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时代感的。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语文这门学科呢?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的理论中指出:"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善于发现生活,善于提炼生活中的语文因素,才能用生活去解决语文课堂上的"疑",才能把语文课堂上的"知"广泛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生活化",回归本真生活很多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技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去寻觅他们的童真、童趣与童话;不是生活不够丰富多彩,而是没有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中去体悟他们生命的波澜、启示与意义;也不是生活太乏味,而是我们没有智慧引领他们去采撷生活的浪花,发掘生活的意义,感受生活的精彩。笔者比较闽台两岸小学作文教学发现两地作文教学异中有同,共同作文教学改革已经预示着小学作文教学的新走向,有利于教学改革和学生习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语文教学时,我们常常感到和学生之间有很多地方无法形成共鸣,感叹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偏低,追寻其因,我们发现,学生所接触的语言材料在总量上其实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会产生不同学生语言感受力的不同,是由于学生并未形成完全的"形象思维"能力。"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会学生如何去思维,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引导学生关注他们身边正在经历的点点滴滴,会不断提高学生对生命、对生活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语文素养必然会有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源自于生活。我读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是张老师,是位男老师。张老师以前是中学语文老师。他给我们上语文课总会不自觉地说到外边去:讲《桂林山水》,他会说他去福建旅游买香蕉的事,因为买了太熟的,所以在火车上的三餐都是香蕉;讲刘禹锡的《浪淘沙》,我们读着"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他便陶陶然讲着若是真如诗人所说,顺着黄河直上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